常见的碱及性质
知识贮备
注意:粉红字体为关键词,一定要记准记熟!
一、碱的定义和常见的碱
1.定义: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
2.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铜(Cu(OH)2)
氢氧化铁(Fe(OH) 3)
氨水(NH3·H2O)
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钙 | |
化学式 | NaOH | Ca(OH)2 |
俗名 | 烧碱、火碱、苛性钠 | 熟石灰、消石灰 |
、态 | 白固体 | 白固体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 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吸水性 | 在空气中容易吸水而潮解,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氢氧化钠的性质剂,但不可以干燥CO2等 | 几乎不吸收水分 |
腐蚀性 | 有强烈的腐蚀性 | 有腐蚀性 |
制取 | Ca(OH)2+Na2CO3===CaCO3↓+2NaOH | CaO+H2O===Ca(OH)2,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
用途 | 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石油、肥皂、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生活中可用于除去油污,如炉具清洁剂 | 作建筑材料,中和酸性土壤,涂刷树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
【特别提醒】
①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②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而发生变质,质量增加;氢氧化钙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而发生变质,质量增加。
三、碱的化学性质(碱“四条”)
碱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不同的碱具有个性的原因是阳离子不同。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 |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 使紫石蕊变蓝;无酚酞溶液变红 |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吸收二氧化碳)(写化学方程式,下同)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 |
与酸反应(复分解反应) | 氢氧化钠与硫酸:2NaOH+H2SO4===Na2SO4+2H2O 氢氧化钙与盐酸:Ca(OH)2+2HCl===CaCl2+2H2O |
与某些盐反应(复分解反应) |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Na2SO4+Cu(OH)2↓,现象是有蓝沉淀生成 氢氧化钙与硫酸铜:Ca(OH)2+CuSO4===CaSO4+Cu(OH)2↓,现象是有蓝沉淀生成 |
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变质探究
1.猜想溶质:在了解变质原理的前提下,从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和完全变质三方面入手。
2.实验设计
(1)氢氧化钠的变质
①变质原因:2NaOH+CO2====Na2CO3+H2O。
②探究过程:
检验是否变质 | 方法1:取样,溶解,加入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氢氧化钠已变质[ |
方法2:取样,溶解,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 产生白沉淀 | ||
方法3:取样,溶解,加入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 | |||
检验是否完全变质 | ①取样,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目的是除去碳酸钠)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②过滤,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
溶液不变 | 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 ||
(2) 氢氧化钙的变质
①变质原因:Ca(OH)2+CO2====CaCO3↓+H2O。
②探究过程:
检验是否变质 | 取样,溶解,加入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氢氧化钙已变质 |
检验是否完全变质 | 方法1:取样,溶解,过滤,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 产生白沉淀 | 氢氧化钙部分变质 |
无现象 | |||
方法2:取样,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氢氧化钙部分变质 | |
溶液不变 | 氢氧化钙完全变质 | ||
(3) 氧化钙的变质
①变质原因: 氧化钙与空气中的水反应 , 生成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②探究过程: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过程。
方法引领
1、Ca(OH)2与CO2反应时有明显的现象,适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但由于Ca(OH)2微溶于水,不适合除去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2、NaOH与CO2反应时无明显的现象,不适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但由于NaOH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少量的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3、NaOH和CO2、盐酸反应时,由于无明显反应现象,因此无法肯定反应是否发生,所以需要借助简单的实验,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4、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的原因是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拓展延伸
1、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故可作某些气体如氢气、氧气、一氧化碳等的干燥剂。
2、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得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 Ca(OH)2,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3、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都会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也都必须密封保存。盛放碱溶液的试剂瓶应使用橡皮塞。
1.下列不属于碱的是( )
A.熟石灰 B.氨水 C.纯碱 D.苛性钠
2.氢氧化钙的俗称( )
A.石灰石 B.生石灰 C.石灰水 D.熟石灰
3.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4.工业上广泛用于石油精制、造纸、印染、制肥皂等,则该物质是( )
A.硫酸 B.氢氧化钠 C.熟石灰 D.氯化钠
5.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 )
A.H+ B.OH- C.H2O D.H
6.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盐酸
7. 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及生石灰干燥的是( )
A.H2 B.CO C.CO2 D.O2
8. 将浓H2SO4、NaOH、盐酸三种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则溶液中原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不会有变化 B.浓H2SO4和NaOH溶液变大,盐酸变小
C.都会变小 D.浓H2SO4和NaOH溶液变小,盐酸变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