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现实生活中,民事法律关系纷繁复杂、变动不居,而民事法律规范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这导致有些民事纠纷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不到特别合适的民事法律规范作为依据。但一些民事行为不符合社会公德,有违善良风俗,如果因为没有民事法律规范作为依据而不处理,就可能在社会上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带来“破窗效应”。处理这些民事纠纷,应运用好公序良俗原则,即民事行为不得违反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科学运用公序良俗原则处理民事纠纷,对于惩恶扬善、维护正义、保证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序良俗的含义非常广泛,并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公序良俗原则在许多国家的民法典中都有所体现。我国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使用“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等词语来表达相关法律精神。2017年通过的《民法总则》在总结现有民事立法、司法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民法典立法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民事立法中首
次明确了公序良俗原则。《民法总则》中的一些条文直接涉及公序良俗。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其中第三项规定的条件就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总则》将公序良俗原则上升为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是法治精神在民事法律制度中的体现,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立法中的彰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对意思自治进行必要的限制。民法尊重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但意思自治必须以公序良俗原则为基础,即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如果违背公序良俗,其民事法律行为理应无效。二是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补充。现行法律法规不可能预见所有民事法律行为和关系,法律条文可能滞后或存在漏洞。公序良俗原则作为一种弹性条款,可以起到补充完善法律条文的作用,在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时候用以判断民事行为的效力。三是有助于更好地弘扬社会公德,保障民事活动在良好公共秩序中进行,并引导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当然也要看到,公序良俗原则毕竟是具有一定模糊性的民法原则,在司法实践中主要依靠法官自由裁量进行运用。为了避免法官随意运用这一原则可能造成案件裁判结果的不公平,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公序良俗原则应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应穷尽法律规则,即对于民事纠纷如果有具体民事法律条款加以规范的,应优先适用具体条款,不能随意选用原则性一般条款。在各个具体领域,公序良俗原则应作为兜底条款适用。其次,对于什么是公序良俗也需要结合社会道德观念以及一般常识加以判断,从而确定具体民事行为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还可以运用司法大数据进行公序良俗原则类案适用方法研究,为法官裁判提供依据。我们要科学合理运用公序良俗原则,既协调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又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摘编自侯国跃、常亚楠《科学运用公序良俗原则处理民事纠纷》
八省联考有哪些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些民事纠纷不到特别合适的民事法律规范作为依据,使得民事法律关系纷繁复杂。
B.我国1986年、2017年通过的民法中皆直接涉及公序良俗,对维护正义有重要意义。
C.《民法总则》将公序良俗原则视为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有助于弘扬社会公德。
D.公序良俗原则可能造成案件裁判结果不公平,故民事纠纷应先适用民事法律条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充分运用事实论据论证了论点“科学运用公序良俗原则处理民事纠纷”。
B.文章既分析了为何要运用公序良俗原则,也分析了怎样运用公序良俗原则。
C.将公序良俗作为民法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民法规范与社会道德规范的高度统一。
D.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序良俗原则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弥补现行法律规定的缺陷和不足,协调各种利益冲突。
B.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如果违背了公序良俗,将不会得到民法的尊重,其民事法律行为也
是无效的。
C.在各个具体领域,民事纠纷最终都会得到解决,原因在于将公序良俗原则作为兜底条款适用。
D.在彭宇案、许云鹤案这类因搀扶倒地老人而引发纠纷的案件审理中,不一定要遵循公序良俗原则。
【答案】
【1】C
【2】A
【3】C
【解析】
3.C(强加因果)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题干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本题考查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单纯的信息筛选要大。考生要在通读若干句子或者一两个段落乃至全文后,才能进行判断。本题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
A项,“某些民事纠纷不到特别合适的民事法律规范作为依据,使得民事法律关系纷繁复杂”错误。由原文“民事法律关系纷繁复杂、变动不居,而民事法律规范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这导致有些民事纠纷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不到特别合适的民事法律规范作为依据”可知,“民事法律关系纷繁复杂”为因,“有些民事纠纷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不到特别合适的民事法律规范作为依据”为果。选项属于因果倒置。A错误。
B项,“我国1986年、2017年通过的民法中皆直接涉及公序良俗”错误。由原文“2017年通过的《民法总则》……在我国民事立法中首次明确了公序良俗原则……一些条文直接涉及公序良俗”可知,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尚未直接涉及公序良俗原则。选项曲解文意。B错误。
D项,“公序良俗原则造成案件裁判结果不公平”错误;原文是说“为了避免法官随意运用这一原则可能造成案件裁判结果的不公平”。D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