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模拟头盔保护脑的实验记录实验方法实验现象
我做的模拟头盔保护脑的实验记录实验方法实验现象
为了更直观地向市民解释头盔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头部的保护作用,现场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将两个西瓜从2米左右的距离自由落体扔下,其中一个包裹在头盔里,另一个则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实验证明,虽然戴头盔的西瓜也有轻微的裂纹,但是跟另一个被摔得完全碎裂的西瓜相比,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主任刘欣表示,佩戴安全头盔时并不能百分之百的不受到冲击,而是将冲击降到最低,从而给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头部带来较大的保护,这也是不少市民对头盔存在的认知误区。而且头盔具有防穿刺的功能,当电动车驾驶人头部碰到利刃、钉子、尖石时,能够保障头颅不被撞伤。当驾驶人从电动自行车上摔倒时,重力加速度导致头部的速度相当于20公里每小时,再加上车辆本身的速度,非常容易对头部造成较大伤害。据公安交管部门事故支队法医邢鑑琨介绍,人类颅脑起到保护作用的主要有8块骨头,其中较为坚硬的为枕骨、额骨、顶骨,较为脆弱的是两侧的颞骨和颅底的蝶骨,一旦人骑车时向两边摔倒时,很大可能伤到较为脆弱的颞部,即使是较为坚硬的骨骼受到撞击,也可能通过挤压导致较为脆弱的骨骼受伤,从而造成颅脑损失。
合格与不合格头盔对比:保护作用差别大
安全帽的作用为了通过更专业的数据对头盔的作用进行介绍,刘欣主任专门进行了碰撞能量吸收的实验:将一块带有传感器的模型放入头盔中,通过专业的实验器材测量,了解到头盔从高处坠落发生碰撞时能吸收到的碰撞能量。实验要求,头盔从0.8米高的距离呈自由落体向下掉落,届时会产生600G的碰撞能量,头盔就是对这些碰撞能量进行吸收。实验开后,头盔被缓缓上升到指定高度,然后猛地掉落在撞击砧上。根据检测到的数值,头盔发生碰撞后内部传感器接收到的碰撞能量仅剩130G,由此可见头盔已经缓冲大部分碰撞能量。随后,工作人员又拿出一个不合规的头盔,进行了同样的实验。根据测到的数据,头盔发生碰撞时传感器接收到的碰撞能量仍为600G,没有任何碰撞能量被吸收,而此时实验用的头盔已经破裂、损坏。
随后,刘欣主任再次进行了相关实验,证明合格头盔和不合格头盔在事故发生时对头部起到保护作用的情况。实验中,工作人员先为模型带上了一顶安全帽,并用绳子固定在模型的下颚部。可是在工作人员给了安全帽一个10公斤的力后,安全帽被掀开,根本无法对头部起到任何保障作用。随后,工作人员给模型带上了一个合格的头盔,并将带子系好,并将一个10公斤的力作用在头盔上,头盔并没有脱落,仍然对模型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安全头盔该怎样选?
如今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头盔多种多样,究竟该选择怎样的头盔才最合适?刘欣主任表示,目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的较为常见的头盔包括:摩托车头盔、运动自行车头盔、安全帽。刘欣主任表示摩托车头盔有国家强制标准,必须进行相关认证,目前分为两类:A类和B类。其中A类按照规定重量不低于1.6公斤,主要种类为全盔及四分之三盔,这类头盔挡风效果、视野效果都较为突出。根据相关规定,骑行摩托车排量达到或者超过125CC时,需要佩戴A类头盔;而B类按照规定重量不低于1公斤,主要种类为半盔,这类头盔较轻便、通风效果较好,但安全系数略低。根据相关规定,当骑行摩托车排量未达到125CC时,可佩戴B类头盔。达到标准的头盔内部设置有缓冲层,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碰撞时产生的能量,起到保护作用,所以是市民的首选。还有部分市民选择佩戴自行车专用安全头盔,这种头盔虽然也设置有一定的缓冲层,但是为了透气,这种头盔存在很多镂空设计,对于防止尖锐物体穿刺保护的作用较差。个别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为图方便,选择佩戴施工工地的安全帽。这种安全帽仅有一层塑料,根本没有设置缓冲层,所以无法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头部起到任何保护作用。所以选择头盔,一定要选择有3C认证标志、设置有缓冲层的合格头盔。进入夏季后,部分市民觉得佩戴摩托车头盔有些闷热,为此刘欣主任建议,如果觉得佩戴全盔及四分之三盔过于闷热,可以选择佩戴半盔,达到轻便、通风的效果,但还是应该以安全为重。
安全头盔正确佩戴方法
如何正确佩戴头盔?头盔正确佩戴的方法是:第一步:打开束带;第二步:将头盔水平于头上,缓慢收紧束带直到感觉舒适;第三步:调整束带置于耳朵下方;第四步:束带调整好之后,拉紧束带紧贴下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正确佩戴头盔优先保护的是前额,所以头盔前沿要压至眉头之上,不要露出额头;在选择头盔时,要选尺寸适合的,或者使用头盔配送的不同厚度的内衬进行调整,尽量减少头部和头盔之间的空隙;旋紧头盔后部的调整旋钮,让头箍给予一定压力束紧头部,用双手试着左右转动头盔,以基本不能转动为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