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标解读稿.
初中语文  课标解读案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薛店镇一初中 薛慧霞
科目:语文      年级:九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章(节)或单元:第五单元    课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一、课标描述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共有六个单元,前四个单元为现代文阅读,后两个单元为文言文阅读。《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是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三、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选文范围是先秦诸子散文,其代表性著作阐述的思想和主张系统、完备、深刻,因此可看作哲学著作,而从文学角度看,它们又具有一定的文学魅力,被尊为难以企及的文学典范,因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
1、加强诵读,感受先秦散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了解各篇文章阐述的思想主张。
3、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已比较清楚。初步具备了朗读文言文的能力。朗读能读准字音,读得流畅。但对感情以及语气的把握不会很到位,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也基本上能疏通文意,只是个别词句需老师点拨指导。
五、分解课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是第五单元《孟子》两章中的一篇。结合阅读教学和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我认为加强诵读应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诵读时要求学生能读准语句的节奏、重音、语速、语气。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重点文言实词,疏通文意,这是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最后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准确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这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六、学习目标的叙写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单元教学要求、教参建议和课后习题的设计,以及学习目标叙写的要求(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结果),我设计本课的学习目标为: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准确说出课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通假字(“畔”)的意思,
3、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能结合语境辨别、说出一词多义(“以”“之”“利”)的意思和古今异义词(“去”“亲戚”“池”)的准确含义。
4、通过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能够把重点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能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5、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并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
七、教学评价设计
《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评价要求是: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要求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朗读和古诗文教学的评价要求,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我制订本课的教学评价任务与设计如下:
1、评价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并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目标达成度作为评价的基本任务。
2、评价设计:把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点呈现在导学稿上,在课堂教学流程中,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达成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
3、评价的形式:
1)积累文言词汇环节,学生做在导学稿上,小组评价。
2)朗读环节,个人朗读,有学生老师共同评价。学生齐读,由老师评价。
3)合作研讨部分,小组讨论得怎么样由老师评价,小组代表发言情况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价。
4)“课堂检测部分”学生当堂完成后,由老师评价。
八、教学流程设计
科目  语文      设计者薛慧霞  单位(学校) 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授课班级  九六班    学生人数 42         
课题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课型   新授课                       
一、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准确说出课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通假字(“畔”)的意思,
3、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能结合语境辨别、说出一词多义(“以”“之”“利”)的意思和古今异义词(“去”“亲戚”“池”)的准确含义。
4、通过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能够把重点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能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5、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并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
二、评价设计:
1、评价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并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目标达成度作为评价的基本任务。
2、评价设计:把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点呈现在导学稿上,在课堂教学流程中,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达成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
3、评价的形式:
1)积累文言词汇环节,学生做在导学稿上,小组评价。
2)朗读环节,个人朗读,有学生老师共同评价。学生齐读,由老师评价。
3)研讨课文内容,小组讨论得怎么样由老师评价,小组代表发言情况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价。美伊战争
4)“课堂检测部分”学生当堂完成后,由老师评价。
三、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根据《新课标》、单元要求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交流等形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辨析一词多义及古今异义词。
我主要采用朗读法、讨论法和师生交流法来突出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交流,准确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并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这是教学难点。
了分散这个教学难点,我主要是采用讨论法和师生交流法来施教。
五、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准确说出课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通假字(“畔”)的意思,
3、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能结合语境辨别、说出一词多义(“以”“之”“利”)的意思和古今异义词(“去”“亲戚”“池”)的准确含义。
4、通过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能够把重点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能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5、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并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
(三)了解孟子与《孟子》(3分钟)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
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