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悬疑电影《电话》中无意识的呈现与意义
博德里曾提出电影的发明并非对现实的再现,而是为了产生一场类似于梦的能指。电影的导演对电影并没有权威的话语解读权,电影制作完成后,导演们和普通观众属于平等的地位,电影中影像的所指意义需要观众发挥主体地位去解读。而通过释梦理论和镜像理论可加强对观众观影过程的了解。《电话》这部影片是由韩国导演李聪贤执导的一部悬疑电影。本片类似于导演制作的一场梦,内容主要通过二十年前的吴英淑与书研通话而改变命运的故事,来表现人们始终有追求“快乐原则”的初始欲望。书研因想挽救父亲的生命,弥补自己的错误而与英淑展开合作。吴英淑代表着“快乐原则”,她是没有被这个社会所规范了的,只是盲目地追求“快乐原则”的代表。而在社会规范下成长起来的书研,她接受“现实原则”的调节,并不断阻止吴英淑突破道德规范和盲目追求“快乐原则”的行为。影片巧妙地表现书研与英淑真正的关系,引发观众思考自己与银幕的关系。因此本部影片可从释梦理论和镜像阶段两个角度进行解读无意识的呈现与意义。
1 释梦理论:无意识的运作
梦的呈现是一个将凝缩的主题在人类接受的范围内具象化的过程,电影的创作亦是如此,也是围绕一个主题将影片抽象的意义通过影像直接或含蓄地表达出来的过程。弗洛伊德指出梦的本质是愿望的满足,电影作为一个“梦工厂”,给予观众一个合法的地方,将无意识的欲望释放,从而获得想象性的满足。电
影通过营造幻觉的形式,使无意识逃离意识的审批机制,从而获得逃离现实的满足。无意识是心理最底层的结构,它具有非理性的特征,甚至会违背社会伦理和道德。作为心理本质结构的无意识,无意识需进行再度校正,以伪装的形式逃离意识和潜意识的审查,化解本能欲望与观众期待间的矛盾,使观众继续留在梦里或是电影中。
《电话》这部影片是导演营造的一场梦,影片在开头和结尾都进行了一定的揭示。影片的开头,医生在叙说书研的病情,说她脑中有恶性肿瘤,严重的话可能会陷入昏迷。随后影片中出现了兹兹的声音,仿佛她陷入了昏迷进入了一场梦中。梦中有书研的无意识,具象化的吴英淑。而吴英淑的妈妈巫女类似于书研的潜意识一样的存在。在前面的剧情中,英淑与书研好好相处,吴英淑的妈妈巫女类似“守门员”,控制英淑做出出格的行为。这则类似于潜意识,在阻止着无意识进入意识的领域,阻止违反无意识中的社会伦理和道德的行为的发生,调节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冲突。而在吴英淑妈妈死后,书研与吴英淑的和善关系破裂,限制无意识的潜意识消失。无意识开始进入意识的领域。人类进入睡眠之后,意识和潜意识是放松阶段,被压抑的无意识在没有潜意识和意识的控制下被释放出来。
电影和梦一样,无意识通过凝缩、置换、具象化和润饰之后呈现。无意识通过视觉化的画面对本质上被压抑的欲望进行转换,通过合乎情理的转换,使其符合我们接受范围内的影像时进行呈现。真正的意义并不在这些影像本身,而是影像背后的隐意。如书研一直憎恨母亲,甚至不同意母亲与父亲合葬,其实质是为了混淆自己的童年时期犯下的错误,将错误强加到母亲的身上。书研作为人的意识层,
会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所以她置换现实,将自己害死父亲的现实转移到母亲身上。而剧情中的后期,无意识的英淑说出了当年事情的真相,书研对自己幼年时期所犯的错误的加工,类似于梦中所做的再度校正,将违反我们期待的冲突进行转移,从而使书研继续留在梦中。释梦理论主要是通过影片里展现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方式,使观众认同荧幕中的形象,在观影过程中寻“快乐原则”,从而获得一种代替性的满足,这都是人类无意识中欲望的展现,有的是生的欲望,有的是死亡的欲望,这些情节的展现终究是人类本能欲望的释放的方式。
2 镜像理论:观影的心理变化
雅克·拉康提出婴儿在6-8个月是属于“镜像阶段”的,他们因身体协调功能的不完备,会将镜中的自我认成他人,混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在第二阶段,婴儿经过家长的帮助认出了自我,与他人进行了分离,从而进入自我迷恋阶段。电影与梦一样,观影过程中的第一次同化是对影像的认同,就像婴儿将镜中的我与他人进行混淆。观影中的第二次同化则是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与摄像机的视点进行了同化,摄像机安排了观看的景象。在观影中伴随情节而欢呼和惊慌其实是混淆了“真实”与“虚幻”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观影的过程中观众心理从认同到窥视的转变,是一个观众进行自我构建和自我反省的过程。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无论是观看电影还是做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观看者的身份,镜像理论解构电影则是为了揭
示影片人物与观影者自己的关系,不少电影通过安排一人饰演两角来表现自己与自己的“镜中像”。而《电话》这部电影则是通过两个人饰演一个人来表现“自我”与“镜中像”的关系,如银幕中对书研的本身认同与对作为无意识的英淑的观看。因将自己与书研身份的同化,所以才会对书研遭到英淑的追杀而提心吊胆。而吴英淑与书研的关系在影片的细节中也有所体现,体现在书研对比印在墙上的手印,以及吴英淑所说的:“因为我和你是一样的人”等多处细节。无意识在现实中无法被观看,影片戏剧化手法的呈现将无意识具象化,使无意识具象化为“另一个人”的形象进行展现。观者是一个多重的主体身份,观影过程中不
文
/石雪
内容摘要 悬疑电影中情节设置与人类的心理机制,观影的过程与镜像阶段的认同有密切关联。《电话》通过塑造一场梦,将人类内心深处的无意识释放,导演试图通过影片中双女主的抗衡,来表现人类心理无意识与意识的抗衡,并通过银幕上无意识的展现释放观众内心被压抑的欲望。通过释梦理论与镜像理论探讨观众观影的心理,揭示电影与梦以及电影与镜的关系,给予悬疑电影一个新视点的解读方向。
关键词 释梦理论;镜像理论;观众心理;无意识
232
233仅对书研进行认同,也会对英淑进行认同。因此,观影过程中也会混淆了自我与他人、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正所谓所有的“他恋”都是“自恋”。观众在观看《电话》这部恐怖片时,实际上对影片中人物的凝视是一种自我形象的欣赏,是将自我投射到了荧幕上。影片情节的设置是符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每位观众都能在影片中进行自我的投射。如每个人都有死亡本能,具有破坏欲,吴英淑则是通过极强的破坏欲,嫉妒书研的幸福生活,而对其进行报复。如果说英淑是处于地狱中的魔鬼,书研则是天使,书研在改变命运后,书研的家中充满温馨的气氛,与家人生活得很幸福,这符合观众对命运的美好期待。因此,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会将银幕中影像的看成自我形象的投射,吴英淑家庭代表着一类家庭,书研又代表着另一类的家庭,但是书研家庭的展现是大多数观众羡慕的理想家庭形象的展现,因此观众可在观影的过程中满足人类的“快乐原则”。在此过程中眼睛是被象征秩序化了的,眼睛会选择想看的东西,而对其他的事物选择忽略。镜像理论将婴儿两个阶段的认同运用在电影中,即电影中对影像人物视点的同化和对影像人物的同化。荧幕的形象作为一种虚幻的存在,观众相信银幕中发生的一切是真实的,并将自我投射在影片人物上,影像人物的行为代替观众完成了无意识中行为的释放。观众在银幕中的影像凝视的过程中加以审视,由此加深对现实的感悟。3 结语无意识并非杂乱无章和无意义的,梦对被压制后的无意识讲解,转变成对专业知识PPT 的讲解的同时并辅以自己的
实践操作的经验,使老师对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认同感得到提升,使老师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实操教学的教师要进行分工明确,承担各自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实操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严格管制学生的实践实操课程。对高职院校实操教学实验室设备的增添以及及时的维修,使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实操。再者,需要改革的是实操教学,实操教学过程中须加入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实操教学的内容安排既要符合学生教师团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要符合学生就业工作的技能需求。实操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必须得到整改。教学要以专业技术要求为主题,围绕专业技术要求安排教学课程,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就业技术要求,打破传统老旧的教学模式。 更加完善的实训基地,更加先进的实训设备,也具有很高的要求。 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的更新和完善是高职院校必备的要求,是提高高职实践教学的的基本保障和基础。更新实训设备及实训基地建设的完善是让学生接触学习先进的专业设备,提升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问题关键所在,所以高职院校建设中应加大对实训建设的力度,引入先进且符合自身发展所需的实训设备,建立并完善加强实训基地,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上接第231页)【参考文献】[1] 钱智民.论精神分析与电影艺术受众的心理关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3):87-89.[2] 黄文杰.现代电影理论的演进:从电影精神分析学到电影本体心理学[J].电影文学,2013(11):4-7.[3] 崔露什.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02):136-139.[4] 林瑜.为姜文释梦--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之解析[J].电影文学,2008(20):44-45.[5] 史可扬.影视批评方法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234-250.[6] 戴锦华.电影批评(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02-168.[7] 王
颖吉主编.传播与媒介文化研究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464-483.[8] 曹海峰.精神分析与电影[D].上海师范大学,2006:1-200.[9] 杨雁雯.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影片《海市蜃楼》[J].西部广播电视,2020(13):117-118.[10] 陈小云.电影理论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
公司,2016:131-149.
[作者简介:石雪,硕士在读,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实操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改革实操实践课程需要更多地完善实操课程的形式、实操考核的指标、以及实操考核的方法与办法,修改传统考核方法。按照实践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增添多元化的考核,考核方式应包括老师的综合考核,学生的专项考核。考核指标要强调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综合素质等全方面的考核。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地采用笔试、技能实操比赛、论文及答辩等方面进行对老师和学生的技能考核。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学生实操实践技能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对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有着巨大要求,需要老师们不断思考、探索、改革,寻更好的教学方式,来更好地提高高职学生的实操实践技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为社会作出更加出的贡献。将学生培养成名副其实的技能型人才,使他们在就业压力面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具有更好的就业途径,到更好的更加令自己满意的一份工作。进行呈现时,背后其实在呈现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有一定的叙事结构存在,梦境中古怪离奇和跳跃的情节组接,正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效果。电影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将抽象
的无意识视觉化,制造出充满隐意的虚幻影像。观众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自身逃避意识的审判与责难而改变和伪装后的无意识。这满足了观众的无意识的释放,同时也在迫使观众接受社会规范,要根据社会规范做事,从而完善自我与外界的构建。【参考文献】[1] 刘美娜.浅谈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J],2017,006:1.[2] 加央旦增.关于职业教学中实操的重要性的探讨.[J],2016,11:1.
[作者简介:李卫杰、李雨谦,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