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我国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这里,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被确定为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何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表现,而是学生在知识、技巧、思想、品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高度融合的综合表现。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它反映的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以及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核心素养的提出,彰显我国基础教育的育人导向,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
一、历史题材影视资源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对于学生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理解历史发展规律、感悟历史发展脉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高中生在学习中,对唯物史观的掌握依然存在偏差。唯物史观贯穿历史教学的始终,对历史背景的分析、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和归纳,对历史影响的评价都要以正确的价值观
念去理解,历史题材影视资源的引入,用想象生动的画面对历史去刻画,尤其是一些纪录片,对历史事件的概述非常完整,比起教师苍白的语言更有画面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影响学生的认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
二、历史题材影视资源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对历史的分析和概括,任何历史事件都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发生,只有准确把握这一时空线索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薄弱项。在考试中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时空定位,对历史试题的分析和理解就会出现偏差,就会出现对整个试题的错误判断,很多同学会说我记不住历史事件的时间,搞不清楚朝代顺序,其实学习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提高认知历史的能力。历史课本中的文字和图片,知识性和趣味性都不够丰富,这样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引人入胜,课堂活动丰富,那么课堂效果会很好,但是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课堂较沉闷,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再加上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较多,学生往往会混淆在一起,张冠李戴。通过影视资源的画面以及一些历史文献资料、音频资料的呈现,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当中去,对这个历史时代有宏
观的了解和微观的把握,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弥补学生学习中无法构建时空体系的不足。
三、历史题材影视资源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史料实证素养指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是高中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诸素养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其强调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关键作用,要求学生必须广泛收集、整理和辨析相关史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后归纳总结出史料背后所蕴含的客观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材料的不同类型,包括实物遗址、文献、图片、影视资源等。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对形象生动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因此高中历史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引用更多新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历史资料,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可以作为史料的一种,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以期发展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会看到很多与历史相关的史料,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归纳史料,并对史料进行辨析和考证。
影视史学对史料的补充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弥补了文字史料的枯燥性,通过影视史料的展示,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逐渐掌握分析史料、提炼史料、
归纳史料的能力,从而对史料有了更加客观的认识,当出现结论相悖的两则史料,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去判断,整理和辨析,这也是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一切从材料出发,论从史出,有史料实证的意识,这种能力的培养自然而然对高考的做题能力和做题技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历史题材影视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对历史的认识、分析和评判,每个人都不相同,但是对历史解释要以史实为依据,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客观公正、理性的分析。作为高中生,分析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必须建立在真实、客观的史料之上。随着历史题材影视资源的丰富,各种各样的资料通过荧屏呈现出来,当要学习分析某一历史事件时,查相关影视资料,用直观易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在掌握相关背景知识的同时,对该历史事件有了全面的认知和理解,那么理解和解释历史的能力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中,通过播放电影《根》选段,主人公昆塔·肯特从出生到沦为奴隶的过程,让同学们对世界市场的拓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充分认识到殖民扩张的两面性,给亚非拉等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五、历史题材影视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优良传统之一。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内心又不够成熟,因此需要历史教师在家国情怀方面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培养,让他们树立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他们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断努力。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家国情怀的培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内容丰富,例如: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0课战争》的课堂教学中,播放《战争》或《林则徐》片段,林则徐在禁烟运动和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反侵略斗争中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达到他那时代和所处阶级所能达到的高峰,为此,后人崇敬和纪念他,把他称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在讲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一目“开眼看世界”这一内容时,依然可以通过影视资料《林则徐》来展现作为地主阶级的抵抗派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做到知己知彼,在当地设立译馆,将外来书籍进行翻译,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为中国人民了解西方提供了重要依据。虽然受到各种封建顽固派的攻击和嘲讽,但以国家发展为己任。通过画面和人物
对话,以及背景音乐的渲染,让学生们头脑里更有画面感,引起情感的共鸣,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