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诗词鉴赏《寄语蜀中⽗⽼》
红⾊诗词鉴赏《寄语蜀中⽗⽼》
寄语蜀中⽗⽼
作者:朱德
伫马太⾏侧,
⼗⽉雪飞⽩。
战⼠仍⾐单,
夜夜杀倭贼。
共和国十大元帅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字⽟阶,四川仪陇⼈。他是⽆产阶级⾰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民解放军和中华⼈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之⼀,中华⼈民共和国⼗⼤元帅之⾸。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创作背景
朱德这⾸诗作于1939年冬天,地点在太⾏⼭⼋路军总部。其时抗⽇战争历经两年有余,进⼊战略相持阶段,也是最为困难的年代。此诗题为《寄语蜀中⽗⽼》,其实所寄语的对象不仅只是“蜀中⽗⽼”,⽽是当时为着抗战胜利⽽不懈奋⽃的所有同胞。
全⾯抗战爆发后,中国⼯农红军改编为⼋路军,赴⼭西前线作战,建⽴了以太⾏⼭为核⼼的晋察冀、晋西北、晋东南抗⽇根据地。蒋介⽯政府却违背改编时的承诺,不给⼋路军补充军事物资,造成了⼋路军在武器、被服等⽅⾯的困难境地,也即诗中所描述的战⼠们在“⼗⽉飞雪”之际“仍⾐单”的场景。事实尽管如此,但⼋路军战⼠不畏艰难,英勇抗战,取得了不朽的战绩。朱德借助此诗,主要歌赞的是⼋路军战⼠在艰苦卓绝的岁⽉中坚持抗战的英勇壮举。
《寄语蜀中⽗⽼》的⾸句“伫马太⾏侧”说出了诗⼈所处的地点,即太⾏⼭。“伫马”⼀词表达出了磅礴的⽓势与空间感,描述的是诗⼈骑着战马亲临前线,于马背上指挥抗战的⽇常⽣活,同时也暗含着⼀种⼤⽆畏的英雄主义⽓概。接下来的写作中,诗⼈⽤“⼗⽉雪飞⽩”⼀句交代了该诗写作的时间,不仅与⾸句的空间形成诗学意义上的交错,⽽且其中所描写
的“飞扬的⽩雪”,正与第三句中战⼠们的“单⾐”之间正形成强烈对照,更加再现出了抗战环境的困苦。环境虽然如此艰苦,但⼋路军战⼠们仍“夜夜杀倭贼”,以⼤⽆畏的英雄⽓概谱写出⼀曲曲赞歌,由此凸显出他们不怕艰难、英勇作战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正是因为战⼠们的奋勇杀敌,因为战⼠们不分⽇夜的艰苦战⽃,才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才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从艺术层⾯上说,《寄语蜀中⽗⽼》虽为短诗,但其所蕴含的⼒量⼗分强⼤。新诗史上也出现过优秀的短诗,⽐如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占》只有短短四句,但其中所诠释的怀念友⼈之感,及其对当时
社会现实的思考令⼈回味⽆穷。批评家臧棣因此写有《⼀⾸伟⼤的诗可以有多短》⼀⽂,称其为“伟⼤的诗”。与之相⽐,朱德的《寄语蜀中⽗⽼》采⽤了旧体诗的形式,在表达⽅式上更为集中与凝练。“伫马”“飞雪”“单⾐”等意象朴实明快,不乏古典意蕴之美,在创造出壮美意境的同时,也内在地表明了诗⼈对于抗战事业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尤其当我们联想到诗作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时,便不能不为诗⼈所歌颂的⼋路军战⼠们的英雄事迹所感动,进⽽产⽣了更加崇敬的思想情感。当年此诗传颂全军,⿎舞了拼搏的战⼠们,激起了抗战的强⼤⼒量。由此观之,《寄语蜀中⽗⽼》是⼀⾸歌赞⽆产阶级⾰命事业的伟⼤的诗。
作者:张凯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