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师专导游词
——政法与旅游系 旅游管理1102班王宗菲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欢迎你们来到郧阳师专!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郧阳师专)是一所国家举办的省属普通高校,其前身是创立于1954年的郧阳师范学校,1975开始设立大专班,1977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1978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郧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有丹江校区和十堰校区,十堰校区内现设有中文、外语、政法与旅游、数学与财经、物理与电子工程、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艺术、计算机科学、教育、体育10个教学系,专科专业48个,形成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为主干的学科体系,以及以教师教育专业为基础、非教师教育专业协调发展的发展格局。
大家好!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郧阳师专校门口,也就是北京南路18号,说道我们校门门牌号呀,还有一段深刻的渊源呢,郧阳师专2000年从丹江迁址十堰北京南路,那时候北京南路上零星有些建筑,因为北京北路上还有郧阳中学,郧阳中学以前和郧阳师专是同一所学校,
所以郧阳中学在北京北路81号,郧阳师专就申请了北京南路18号与之相对,随着郧阳师专的建成,北京路上的建筑也渐渐繁华起来了,但郧阳师专仍然是北京路上标志性建筑,它以张中国古代书院建筑为格局,中国明清徽派建筑为蓝本的,结合本地基本建筑符号所建成的,郧阳师专的一砖一瓦无不体现它的高端和与众不同,现在我们来到了郧阳师专校门口,大家请看郧阳师专的校门口非常有特的,它是宽阔开放式的大门,这就蕴含了我们郧阳师专的办学理念,立足十堰,面向湖北,辐射全国,适应市场,服务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把学校建设成本地区最为靓丽、最显特、最有文化、最富市场竞争力、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教师教育优势明显、职业技术教育特鲜明的高等院校。
进入我们的学校有两条路,靠右边的就集贤东路,左边的是集英西路,大家请看左边的聚英路的山上面那些英文字母,他充分体现了我校把,大学,教师,科学教育有效而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我校能把东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让文化无国界思想在我校得以传承。说到郧阳师专的设计那就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事了,郧阳师专的设计是经过层层招标遴选出来的,最终采用的是华南理工设计院的设计,说到华南理工学院那也非常了不起,上海世博会时中国馆的设计就是有华南理工学院院长设计的,同时也为为全国143所高校设
计过。好,看完山上,现在我们看一下脚下,大家看下我们脚下的砖,它可不是普通的砖,它每一块都是经过严格量算的,每一块都是1平方米,整个广场有6400块,占地面积40亩,耗资几千万,能容纳近10000人。我们要用历史告诉未来,郧阳师专不仅是为了现在学子的郧阳师专,也为了子孙后代的。经过几个台阶现在我们来到了零公里标志,它不仅只是一个标志,它记录了郧阳师专的的搬迁历史,1954年秋,经省教育主管部门批准,郧阳联合中学的“师范部”从中分出,单独建校为郧阳师范学校。校舍系郧县老城朗日郧阳府衙。
4年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上马,学校位于淹没区,搬迁至原郧阳中学东侧,竣工楼房2栋,平房1栋,面积2000平方米。1967年,学校进行了第三次搬迁。当时郧阳专署迁往十堰,经郧阳地区同意,学校迁到十堰市白浪公社马路大队建校,竣工楼房4栋,平房5栋,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学校全部从郧县迁到十堰。1970年,为支持“二汽”建设,学校服从整体规划,将整个校区转给铸造二厂,新校址选在郧县杨溪公社红旗大队的香炉洼。投资42万元,竣工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1971十堰旅游年开始在新校舍招生。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随着学校的蓬勃发展,各项办学条件已不能满足需要。经省教育厅和郧阳地区领导实地踏勘,选定丹江口市东北七华里的金岗
山为校址。1980年元月,新校基建工作全面铺开。第二年,第一批师生顺利迁到新校上课。1983年暑假,所有师生全部从郧县迁到丹江口市。2000年郧阳师专又因丹江口水库建设,不得不再次搬迁,也就搬到了我们现在的茅箭区北京南路18号,郧阳师专为了国家建设,为了大局着想付出了很多,今天我们看到的这零公里标志,它将告诉世人郧阳师专历史已划上了句号,现在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面向未来,做到更好的发展。
大家请看到的是幅浮雕沧浪观鱼图,它是根据《山海经》里面记载的,从汉江中游古均县到襄阳老河口段为沧浪,也就是现在郧阳师专所在的位置,沧浪观鱼图可谓是郧阳师专首创,你看那翻腾的浪花,态势各具的鱼儿栩栩如生,它们鱼跃龙门的姿态体现了郧阳师专对学子们所寄托的希望,接着往上走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采用汉书竹简式黄石雕刻的“弟子规”,大家所看到的这些刻有“弟子规”内容的石头都是从四川运过来的,经过千年风雨也不会消失的,它旨在表明教育要以诚信为本,同时它与我校特专业学前教育紧密连接,学前教育的老师们在教育小孩时要从小树立她们诚信意识。大家继续向前就看到这“灰砖、青瓦、蓝玻、马头墙,它沿着弧形的山边呈扇面次第展开,融古今建筑元素符号于一体,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勿庸赘言,这就是郧阳师专的第一幢标志性建筑——集馆藏、阅览、
信息传送、学术活动等功能于一身的建筑面积近三万平米的图书情报大楼。
其体量之大,外观之奇,自然是人们评说的话题,然而,世人关注的焦点常常聚集在大楼中央的门楼及门楣上的题额上。三十多平方米的匾额镌刻着四个古雅遒劲的汉字,其浑厚自然类似金文,然而又少那么一点金文的画图会意;其笔势匀圆看似小篆,却又少了那么一点小篆的规正简明。这种介于大、小篆之间的过渡性书体所传递的信息确乎有点让人似懂非懂、朦朦胧胧。于是有人会心頷首,有人妙语解颐,有人窃窃私语……说道这里呀不得不说一段看似笑话可又不是笑话的故事,这栋大楼在竣工之前,校园一度是施工人员的天下这些题额石料采自福建彰浦,青灰的花岗岩上完成题词的镌刻与打磨后,运到现场起吊安装。它的“真容”现面的那一天,就有一工人来到它的面前,琢磨着这匾上的四个篆字。
一个中年模样的人抢先说:“我文墨少,只认得第一个字:‘今’。你们呢?”
“第三个字应当念作‘古’。”另一个也算发了言。
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沉默了片刻。第三个人手拿根直尺,朝四个字念叨了一会儿:“那怎么组词呢?”
众人摇了摇头。
这时,有位老板驾一辆黑奥迪车过来,见众人专注于门楼前的题额,也就走下车来,要看个究竟。老板毕竟是老板,他不假思索地告诉工人说:“读作‘谈古论今’。”
“好像不对哟,老板 ‘谈’的言字边咋会弄到两个‘火’字的上边呢?再说,这又不是个说书的地方。”
“唉,我也说不准,请个有学问的老板来认认。”
不一会儿,一个“学者”模样的老板摇晃着过来。他整了整眼镜,看了看题额,又瞅了瞅众人,一本正经地说:“了不起,不得了,这个命名有气魄!”
“几个啥字呀?”其中一个小心地问道。
“由左至右,读‘今福山庄’!这个‘福’与‘莊’,都是繁体字,难认。”
“为何起这么一个怪怪的名称?”不知哪位心存困惑,忙着就问。
这位老板进一步阐释道:“‘今福’是道家的理念,说明它建在武当山下;‘山庄’是气魄的标识,想想,一栋房子就是一个山庄,这还没气魄吗?
老板的“妙解”在工人之中颇有市场,“今福山庄”的说法从此传播开来 其实呀,茹古涵今,语出唐•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该文对“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学家韩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可谓推崇备至。其“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可窥校。”首次使用“茹古涵今”一词,意谓包容吞吐古今。
正由于包罗久远,呑吐古今,清代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有一处藏书、读书和小憩的场所,乃圆中著名的四十景观之一,亦取名“茹古涵今”。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竹语苑"它采用的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框景,漏景建筑风格,我们可以看到竹语苑的路都有英文字母,这个要大家留心看就能看出其中玄机,讲到这里,我不得不讲一下郧阳师专的路,郧阳师专没有一条重复的路,路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其富有变化,更体现了路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行之道,关于这个隧道的名字曾今也是有争议的,有人说应念道之行,
道之行’潜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实说的非常有道理,而另一种说法则是,行中有知,以知为行,践行之期明明彰矣!正可谓行之道。两者解释各有千秋,而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习惯就应该是行之道,因为所有匾额都是从右往左念的。大家应该能感觉到我们的隧道不仅通风条件好,更宽敞,明亮,一年四季可谓冬暖夏凉呀。
穿过行之道现在我们目光所及就是我们的区域传统文化区了,郧阳师专有四个区域,除了这个区域传统文化区,还有时代文化区,德文化区,道文化区。现在我就一一为大家介绍,在区域传统文化区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孔子像,对于孔子我们大家都是熟知的,它不仅是教育家,思想家,更是被称为,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郧阳师专学生生活宿舍,大家可能非常好奇我们宿舍楼的取名吧,那首先就由我从春雪楼说起吧,明代号称"嘉靖七子"之一的著名文人王世贞,在《登春雪楼》一诗中写道:"忽结楼台银海上,尽收天地玉壶中。"王世贞当时任右副督御史抚治郧阳。我们的春雪楼便是取名于此,清美楼则是古郧阳时期郧阳府捐资办学时修建的,它开创了我国捐资办学的先河,而时雨楼也是当时与春雪,清美同时修建的被称为郧阳府三大名楼,所以我们的楼都是取材于当时的郧阳,我们把当时的楼名用于现在学生生活宿舍上正是体现
了我们把传承文化,培养人才高度结合起来了,这三栋楼共有10万平方米,同时造价更是达到百万元。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砚池,它的寓意是与勉励希望学子们好好读书,到这里来清洗笔砚。大家请看我们的运动场,这运动场是按国家级运动场标准来建设的,它所有的平展度距差不会高于3毫米,相当一个一元的硬币的厚度,同时最大误差不会高于0.25毫米。真可谓是高规格,高起点,这个运动场总投资是1200万元,所以说我们能在郧阳师专读书是幸福的,不仅仅所用的设备高端齐全,更应为郧阳师专的文化底蕴及所体现现出的办学理念让我们深深感染。
现在我们来到了德文化区,我们看到是明德阁明阁它所体现的则是“传承文明,进而不已,明德博学,和谐发展”郧阳师专担负“传承人类文明”之重任,要为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人才,要让郧阳师专正正做到,无愧于鄂西北“文明的基地”、“人才的摇篮”之称谓。同时我们提出的“明德博学”是有历史渊源的。“明德”语出《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里的“明明德”就是彰显光明美好的品德。清同治丙寅年(1866),郧阳知府艾浚美在《郧山书院记》中说,“泽之以诗书,以化其凌躐浮嚣之习;规之以道义,以
祛其驰骛奔竞之私。”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受教育者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反映了我校有“育人育德”的优良传统。同时大家请看,明德阁的建筑更是独具风格的,红柱绿瓦,加上时钟,独具古建筑的古古香有含有现代建筑的时尚元素,真可谓是古代与现代的交接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