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外政策
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外政策
.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及对外政策。
1.对外关系:
1)西汉:丝绸之路(中西方交通要道)  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形成贡献最大。
2)唐朝:遣唐使(日本后仿效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鉴真东渡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唐招提寺);
3)明朝:①郑和下西洋(印度洋),促进经济文化交流;②戚继光抗倭:保护民族利益;③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澳门遭到殖民侵略。
4)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外交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后西方。
2. 对外政策:
1)西汉:开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
2)唐朝: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
3)明朝:郑和下西洋。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到闭关锁国。
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3. 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发展的趋势(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
中国从古至今对外政策发展的趋势(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再到对外开放。
4.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的启发: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国家强盛;闭关锁国,阻碍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落后。)对待国外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立足国情,不断开拓创新。
5.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对外政策变化的影响:
1)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的影响:限制了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科技的交
流,使近代中国在世界上落伍;由于落后而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2)国运的盛衰与不同对外政策的关系: 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列举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主要侵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1)侵略战争:
战争(1840-1842 
第二次战争(1856-1860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2)不平等条约及危害: 
①战争:《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3)外国列强从不平等的条约中获得的特权及其对列强和中国分别产生了的影响
特权: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影响:①通过不平等条约,列强掠夺了大量的原料、劳动力和财富,输出了大量商品,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中国由于这些条约的签订,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
4)中国近代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与今天的对外开放的本质区别。
①前者是中国被迫,便利外国资本输出,剥削廉价劳动力和掠夺原材料,进行经济掠夺,具有强迫性、侵略性;
②后者是中国主动,便于引进外国资金、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具有主动性、主权性。
                        新中国的外交
中外关系历经了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近代的屈辱外交,现代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六十年来,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
.20世纪70年代外交重大发展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20世纪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
1.  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
(1)美国等西方国家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对中国进行军事、经济封锁
(2)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处于敌  对状态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首先是和印度谈判中提出的(1953
然后在中印和中缅联合声明中确立(1954
日内瓦会议(1954年)            发扬光大
万隆会议(1955年)              广泛认可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目的: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影响: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重大发展
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1年)
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
中美建交 1979年)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之类的说法?
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新中国初期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为什么能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中国国防力量的增强 (“两弹一星”;导弹部队组建)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非洲独立年1960)                 
C.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1971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中美关系的改善
美中乒乓外交  -----  相互试探 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打开中美友好之门
官员交往:197179—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
历史性的握手(1972
19722月,周恩来在机场迎接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出访未建交国家的总统尼克松。
时间
特点
原因
表现
5060年代
敌对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朝鲜战争、台湾
70年代初
缓和与正常化
美国需要中国,中国需要美国
 乒乓外交,基辛格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
70年代末
建交
 
《中美建交公报》
3.中日建交
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背景:
国际: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国内: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    化的形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闭关自守。③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这也是新时期中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
1.香港澳门的回归
香港被英国割占或租借的过程
通过1842闭关锁国政策年的《南京条约》割占
通过1860年的《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
1898年租借新界
16世纪中期澳门开始被葡萄牙侵占
香港回归199771
澳门回归19991220
2.2001年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11110,在多哈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并表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2001年上海APEC会议
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届领导人会议
特点: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APEC”是什么意思?
APEC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的英文简称
②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4.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知识拓展:中美关系的回顾:
1.追随英法等侵略中国
如第二次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进一步侵略中国
1)参与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  权利交给日本
(2)操纵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准备了条件
3.二战期间,中美合作
1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中美都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2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加速日本的投降
4.1945—1949年扶蒋反共
 
5.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
(1)五六十年代:中美对抗
抗美援朝(朝鲜战争)
(2)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
6.80年代以后
中美既合作又斗争.
阶段
国际形势
外交成就(列举1例)
初登国际舞台的50年代
美国实行  政策,敌视新中国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打开外交新局面的70年代
美苏争霸,苏联处于战略进攻阶段,美国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中美关系正常化
全面走向世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
两极格局解体,
与是时代的主题
 加入世贸
上海APEC会议北京申奥成功
新中国的外交
50年代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内容
70年代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历史性的握手:中日建交、中美建交
新时期的外交  一国两制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2001年中国加入WTO
对新中国60年外交历程的认识
(1) 新中国60多年的外交历程贯穿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
(2)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推行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3)80年代以来,继续推行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新中国外交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
1、中共的正确领导
2、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3、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
问题探究
新中国与近代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近代旧中国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联合国,大厦前,五星红旗迎风飘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美总统,来访华,促进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访华
新世纪,新挑战,APEC首脑上海见
 上海召开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主题:感受“没有硝烟的战场”
走进
历史
(1)巴黎和会上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争吵不休,最终斗争的结果表现为哪一条约的签订?
(1)《凡尔赛和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妥协达到顶峰的事件是什么?
(2)慕尼黑会议
联系
现实
(3)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是双方的一种“没有硝烟战场”的成就,请你再举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的实例
中日建交;中国加入WTO 
感悟精髓
4)通过总结以上的事例,你认为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4)尊重国家主权  尽量获取国家利益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