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闭关锁国政策 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同样,国家与国家之间也需要交往。国家与国家间的交往叫外交,不同的外交政策导致后果也不尽相同。中国在清代很长一段时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从短期内考虑是有利于统治的,但从长远来看,却给我国带来了灾难和落后。今天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已经深深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走了一条积极的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发展,一定要走一条开放的道路。虽说我们中国的落后,有着多种的原因,但清代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却直接导致了中国的落后,那个时代统治者是出于何种考虑,要实行这样一种政策,下面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
一、 经济原因
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封建经济的产物。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给自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这种经济模式使人们彼此隔绝,在政治上自然产生闭关自守。乾隆帝在其《敕谕英吉利国王书》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由此可见,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在统治者眼里自然是
没有交往贸易的必要,清统治者以此骄人,夜郎自大。英国人也觉察到这一点,他们说:“在必需品上――虽然不是奢侈品上――可以自给,因此中国政府绝对不重视对外贸易,认为可以随意限制对外贸易。”
二、 意识形态原因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封闭性使中国长期处于闭塞的环境中,在这种闭塞的环境中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中国儒家思想讲求安土重迁,重农抑商政策等,在整个封建社会,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采取种种手段限制商业的发展,从事商业的人地位十分低下,商业不繁荣,人民交往的欲望也就不是很强烈,思想就很保守。当这种经济模式和这一思想受到冲击的时候中国人往往表现出一种消极防御的思想,把自己封闭起来,而不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儒家思想的一些观念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三、 巩固统治的必要性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确保政权稳定和万世太平。同
一
时防范西方殖民主义者。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人民防范甚严,他们惧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抗清朝的活动。乾隆帝曾说:“民俗易嚣,洋商杂处,必致滋事”,所以清政府一再严申“华夷之别甚严”,“从不许外籍人等稍有越境掺杂”。清政府制订各种“防范夷人章程”,目的是要隔绝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任何交往。同时,清政府对出洋贸易的中国人也有种种严格限制,无论船只的大小,来往日期,贸易货物及其数量种类,均规定甚严。由此可见,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中外之间构筑了一道堤墙,使中国人民长期与世界隔绝,不明世界大势,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实质性的。这与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不同。它有着深厚的经济和文化根源。中国人民为这段历史感到耻辱,痛恨这一政策。在身心受到摧残后,中国人民开始反思,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知道羞耻然后勇敢是真正的勇气。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为振兴国家做出贡献。
王刚
河南南召现代中学2022年6月13日
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