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古代史解读五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张书林
我们现在大都认识到了元明清时期是历史的转型时期,为什么西方这一时期向近代转型成功了,而中国却没有?这就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侧重点。我们先看看游彪这一章的提纲:
第四章 转型前夜的中华文明
第一节 短暂的元朝统治与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
一、“蒙汉杂糅”
二、地方行政制度
三、空前发展的戏曲
第二节 高度发展的农耕文明
一、专制皇权的强化
二、内阁体制的变迁
三、地方行政制度
四、赋役制度的改革
五、资本主义因素
第三节 内外部的转型因素
一、开放与海禁
二、与文化专制政策
三、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这一章他设置了三节,蒙汉杂糅、内阁体制是我们教材说得很模糊的内容,行省制度、戏曲、专制皇权的强化、赋役制度的改革、资本主义因素、海禁、文化专制政策、进步思想家是我们教材说得比较清楚的,我们说要注意的是他都有什么新观点、发掘了什么新史实。
1】关于蒙汉杂糅,他强调了马克思主义那个观点:“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落后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其基本特点是:
采行汉法与保存蒙古旧制,这是加强与稳定蒙古贵族统治的两大政治杠杆,新王朝的创制立法,都是从这两方面根据实际需要而加以损益、糅合的。这种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二元性,既沿袭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又保留了大量的蒙古旧制,其中贯穿了民族特权与民族歧视的特,成为区别于传统的汉族王朝的基本特点。
具体特点又有三个:
第一,基本上保存、沿袭蒙古的旧有制度。
第二,仿效中原王朝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官僚机构及相应的制度。
第三,在某些领域或地区,汉制与蒙古旧制并行,因族而分,因俗而治。
在第二点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他说元朝制度直接采自金朝的比较多,下面这句话最为重要:
中央官制实行行政、军事与监察三权分立,以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为最高统治机构。其余重要的中央机构,虽有一些属于元代新设,但大部分都能在金代到其原型。为了确保蒙古统治者能有效控制与监督,在人事、制度等方面又规定了一系列贯彻民族特权的具体制度与措施,使民族压迫这一基本国策贯彻到所有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管理的各个方面。
2】关于地方行政制度,他在第一第二两节中都有论述,我们把它们合并起来看,他先说了行省制度的形成过程:
元初,以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地方则设置十路宣抚司为最高行政机构。同时,经常授中书省宰臣以“行某处中书省事”头衔,出外行使中书省职权。因事设官,事已则罢,没有固定的治所和辖区。随着各处行省的设置渐趋稳定,至元二十三年(1286)更定行省官制,行省长官不再系中书省相衔,行省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行政机构。
对于元朝行省权力很大、逆削弱地方权力趋势的问题,他是这样解释的:
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适应当时形势的较为有效的措施。元代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
建立起来的政权,巩固地方统治成为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的任务。为此,各地军、政两方面必须密切合作,以便遇事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行省就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
朱元璋对行省制度进行了改革:
朱元璋意识到行省制度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碍于皇权的集中。洪武九年(1376) 朱元璋开始地方行政体制的改革。他下令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除南京直辖区外,全国分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12布政使司。各布政司管辖地区大致仍为元代行省所辖范围,通常还是称为行省。此后,又增设云南、贵州两个布政司,改北平布政司为北京,从而形成南(京)、北(京)两直隶、十三布政司,亦称两京十三省。
明朝对特殊边远地方的统治机构,他是这样说的:
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或单设都指挥使司等机构,实行军政和民政合一的统治。
3】关于元曲,他首先强调了其特点:
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充分肯定了其艺术风格以自然本为主流这一特点。
其次说了元曲的产生:
元杂剧是13世纪前半叶以来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元杂剧以中国北方流行的曲调演唱,因而也称北曲或北杂剧。
后面,他着重说了元曲产生繁荣的原因:
闭关锁国政策经济上,元代城镇经济的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众基础。由于传统的诗词歌赋无法满足新兴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需求,于是戏剧这种富于观赏性的文艺形式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政治上,元初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痛苦,也激发了人民的愤慨和反抗之情。杂剧这种战斗性和众性较强的文艺形式,最足以表现人们的不满情绪和美好愿望,因而得以迅速兴盛。元初蒙古统治者对杂剧艺术的流传采取了比较放任的政策,这对元杂剧的兴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创作主体构成方面,元初文人社会地位普遍低下,失去了进身仕途,因此一大批文人以杂剧创作谋生,大大壮大了杂剧创作队伍,提高了创作的水平,使杂剧的传播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此外,元杂剧的兴盛还有其文艺自身发展的原因,如剧场的建筑、演员的技艺、音乐的成熟、表演的提高等。
4】关于专制皇权的强化,他说的特点是“‘政皆独断’的君主极权政治”,朱元璋改革的原则是“皇帝集权、官员分权”,教材上没有的监察制度他是这样说的:
明太祖官制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扩充监察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朱元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充实了机构,加强其职权,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与六部权力并重,负责纠察百司。
其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在京城内有监视文、武、钱、谷之权,在外称巡按,代表皇帝巡行各地,“大事奏裁,小事立断”。都察院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使司法部门也互相牵制,避免某一个部门独断专行。朱元璋又于六部之外设六科给事中,直接对皇帝负责,一方面协助皇帝监督六部,另一方面抑制御史权力过大。
关于这一体制的总体评价是:
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的确立,在明初特定的环境下,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对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社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加以考察,这种高度的君主极权政治及与之相应的各种极端残酷而落后的高压手段窒息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必须予以否定。
5】关于内阁体制的变迁,我们的教材没有具体内容,他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皇权空前加强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不便。全国政务最后都集中到皇帝身上,使朱元璋深感分身乏术。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置春夏秋冬四辅官,负责“协赞政事”,但不久就废罢不设。洪武十五年(1382) 朱元璋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但不参与机密决策,这是后来内阁制的雏形。
内阁制度的初步形成,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朱棣命翰林院官员解缙、黄淮、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胡俨进入文渊阁,参预机务,谓之“内阁”。从此以后,阁臣的设置成为常制,内阁成为一个稳定的官僚机构。然而,此时阁臣只是中级官员,权位远远不及六部尚书,在很多情况下,内阁不过是一个“备顾问”的办事机构,没有多大实权。其后,内阁制度进一步发展,权力超过六部。明成祖以后,不断提升阁臣官阶,其地位与权力也相应改变,阁职渐崇。同时出现了内阁的“票拟”,即阁臣有权草拟对臣僚各种章奏的处理意见,这是内阁的最大权力所在。阁臣获得票拟权,也就是直接掌握了处理国家政事的大权,因此,人们把明代内阁之职比作古之丞相。
明代内阁的作用,关键在于阁臣能否得到皇帝重用及其办事效能的高低。自正统以后近百年间,内阁并无多少实权,权力操于宦官之手。自嘉靖中叶迄万历初年的五十余年间,大学士夏言、严嵩、张居正相继入阁为首辅,总揽政务,其他官员不过奉行而已,内阁真正成为国家中枢机构,达到鼎盛时期。张居正死后,阁材乏人,宦官逐渐窃持权柄,魏忠贤擅权乱政,组成阉党内阁。到崇祯一朝,内阁已徒具形式,有名无实。
作为一项新出现的政治措施,明代内阁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一定作用,但更多情况
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惰性,对社会进步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清代承袭了内阁之制,直到雍正七年(1729)创设军机处时废止。
明朝皇帝有变成虚位君主的趋势,而内阁也有变为主掌实权的趋势,出现了政治制度某种近代化的迹象,但是学者们却没有肯定的评价。
6】关于赋役制度的改革,我们的教材上没有讲明朝中前期的赋役制度,他增加了这方面的“新知识”,我们附录在下面: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为了建立有效的赋役制度,打击地主隐匿田产、户口以及其他逃避赋役的行为,进行了大规模的户口和耕地的清理、统计工作,编制了黄册、鱼鳞图册。黄册以户为主,以人为经,以土地为纬,田各归其业主,是摊派赋役的依据;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以地域为经,以人为纬,是解决土地纠纷的凭证。两种册籍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备的户籍和赋役管理制度。
明代的赋税制度基本沿袭了唐宋以来的两税制,田赋分“夏税”、“秋粮”两次缴纳,前者最迟不得超过八月,后者最迟不超过次年二月。所纳之物以米麦为主,次以丝绢和钱钞。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到明朝中叶,赋役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官僚贵族、豪强地主或者通过各种手段逃避赋役,或者将赋役转嫁到小民头上,赋税征收出现严重的混乱和不均现象。国家税收不足,只能于额外加征派纳,从而加速了小民破产的过程,大量农民抛弃田产,逃移四方,政府控制的户口锐减。人口的流移反过来又加重了国家征收赋役的困难,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赋役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明朝后期赋役制度的变革有两种显著的趋势,一是将赋和役合并起来征收,二是用货币税代替实物税,其中贯穿了均平赋役、简化征收手续的意图。万历年间,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了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
7】关于资本主义萌芽,他先说了产生的几个原因:
其一,农业生产关系的松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