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略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
和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郭宝文    庆阳    744400   
内容提要:自1842年开始,中国人古老的“天朝上国”的美梦在英国人的炮下惊醒。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饥饿、贫穷、战火从此便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一百年。晚清统治者卖国求荣、屈膝媾和,北洋军阀分裂割据、混战不息,国民无能、内战不断……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举步维艰,人民大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直到1949年8月15日,中国才再一次真正地取得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贫穷落后的面貌才开始改变。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的总根源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是两千多年的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统治是导致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闭关锁国政策
关键词:封建专制统治;排外思想;闭关锁国;中断中西文化交流;贫穷落后
 不可否认,我国封建专制制度在我国文化传递、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
展方面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后来的“康乾盛世”,这些都是历史长河中的奇葩,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但是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断发展,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封建专制制度的发展,要求有维护其继续存在即维持封建专制统治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例如“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这些严重阻碍了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与一切灾难的总一根源。
一、晚清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闭关锁国”政策是自给自足的商品经济的产物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其形态以“男耕女织”的种植农业为主。当然,也有很少量的手工业产品。封建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就是田赋,手工业、外贸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的经济基础,加强了对人民众的统治,牢牢地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实施“重农抑商”政策,防止商品经济对其的经济基础分解。
2.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及封建礼教思想,导致“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和排外。十八世纪,是自然科学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欧洲在经过工业革命以后,迅速建立资本主义统治,
极大地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清朝统治者却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无所不有,即使不与外界联系也无所损失。清朝统治者的这种做法具有历史必然性。自从秦始皇以来,“中国”与“四方”的交往都是以“上国”自居,“四方”则是“蛮夷狄貊”。对于同外国的交往,都认为他们是来“朝贡”的。加之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所以就形成了“中国是世界中心”,以此来认识世界和对待世界。由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过分“崇拜”,所以以“天朝上国”自居就不足为奇。盲目自大和排外思想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思想基础。
3.维护自身封建统治的需要。(1)“满汉矛盾”从清朝建立就开始存在,民间“反清复民”的组织此起彼伏,还有“剃发制”、“”等制度,与汉族传统文化相抵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丝毫不可损”,更有“”造成的一系列冤假错案,更加加深了部分汉人对“满清”的仇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反清复明”有了一个有力的“外部根据地”,“加强海防,闭关锁国”也就随势所趋。(2)早期殖民国家,例如荷兰、西班牙等国家对沿海的侵扰,尤其是荷兰对台湾的侵占,使“闭关锁国”显得尤为重要。(3)英法等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获取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所以进行海外殖民活动,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与国家安全,采取保守的防御政策——“闭关锁国”。
  二、保守型封建政策使近代中国逐步落后的具体表现
1.它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中国更加落后。明朝中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并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在江浙沿海一带,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工场形态已在矿业、纺织、瓷器等生产中透露出来。农产品商品化、货币地租代替了实物地租。但是,明清政府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却打断了这一进程。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市场,而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必要的商品市场十分狭小,这就使得海外市场的开拓十分必要。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了对外贸易,这就使国内工商业被剥夺了开拓国外市场的机会,对资本的原始积累极为不利。在这一点上,与清政府大相径庭的是,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奖励人民出海冒险,大力支持海外贸易。而中国,明中叶始行的“海禁”,到了清代更加苛繁,死死卡住对外贸易,还歧视打击商人和华侨。而限制外国商人的进入,切断了中外商人的交流和贸易,大大限制了中国商人与国外的接触,是中国商人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商人。这足以证明闭关政策使外商得利而使本国人民受害,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2. 助长了排外心理,拉大了与世界的差距,使进入中国的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失去了通道。中国完全封闭起来了,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对外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一点也不了解,就这样无形中注定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必然落后于西方。中国文化思想素来是
很发达的,但它必须是发展的,而要发展就必须有交流,必须有异常活跃的学术空气,然而,在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和闭关自守的僵死气氛下,科学文化开始停滞甚至倒退。与之相对的是世界资本主义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的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把中国纳入其资本丰义的世界体系,变中国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禽市场和原料产地。当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近代中国的经济、文化已落后于世界整整二百年。
3. 造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贫穷局面。清朝政府的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严重阻碍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妨碍了我国对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吸收,使清政府在内政和外交上处于被动地位,造成许多不应有的失误,阻碍了中国经济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这种政策的长期推行,进一步导致了国家的闭塞,也使中国的社会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在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大大落后于世界。闭关锁国政策并没有起到禁止外国资本主义对华通商的作用,更谈不上抵挡帝国主义大炮的轰击。正是在闭关政策下,从英美商船汹涌而入泛滥全国正是在闭关政策下,帝国主义用大炮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使我中华民族蒙受奇耻大辱的不平等条约。闭关锁国政策没有挡住洋货的涌入和外国的入侵,最后的结果却是把大好河山拱手让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任其奴役、宰割和蹂躏,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
三、结语
由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中国人心中形成的保守性思维方式,必然使近代中国的统治者实施一种传统的保守型治国方针,逐渐与外界分离,处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当工业革命后的军舰、火车、炮打入中国时,美梦离析,举手无措,只能是被动的挨打。封建统治曾经使中国历经多次“盛世”,但封建保守型的思维方式和“闭关锁国”等一系列政策使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灾难重重,或许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现在我国必须进一步搞好“改革开放”事业,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伟大转变,使中国真正在世界树立“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1)《中国革命史》第三版,陈志平主编
            (2) 谢志华:《论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危害》,《科学大众》,2009年04期
(3) 常筑:《论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根源及其教训》,《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