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还、也、又、再”的语用分析
副词“还、也、又、再”的语用分析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同义副词要通过细致的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因此,站在比较的视角上才能更准确地解释、应用这些副词。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表重复义的副词“还、也、又、再”的区别做了简要分析。
标签:副词 还 也 又 再 语用 分析
副词的位置一、引言
“还、也、又、再”都属于重复副词,也是同义副词,单纯语义上的说明,对掌握“还、也、又、再”的用法是远远不够的。李小荣(1997)提出:“虚词的意义比较虚空、抽象,难以把握,而且用法常常涉及语义、语用、句法等各种因素,所以要想使学生正确掌握和使用虚词,我们必须为学生全面细致地揭示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及这一虚词在使用中所关涉的各种因素”。马真(2001)指出,教留学生汉语时,要告知他们副词使用的语义背景。所谓语义背景“是从语用的角度说的,语义背景就是一种语用环境。几乎每个词语,特别是虚词的使用都会涉及语义背景的问题。”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还、也、又、再”这组副词表重复义时出现的频率以及对句类的选择和重音位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二、“还、也、又、再”重复义的出现频率
《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统计了“还、也、又、再”的出现频率,但由于它们包含多个义项,本文只对这组副词“重复义”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以便更好地说明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哪个副词来表达重复义。为了选择更接近人们日常语言使用的习惯语料,本文以现代汉语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老舍和王朔的作品作为调查对象。我们随机抽取了两位作家的作品,对每个词分别抽取1000条例句作为语料进行分析,其统计结果如下:
“还”出现频率为2.23%;“也”出现频率为1.54%;“又”出现频率为3.09%;“再”出现频率为5.22%。
从统计结果来看,”还、也、又、再”出现频率的差异较大。其中,“再”的出现频率是最大的,其次是“又、还、也”。也就是说,如果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来解释,“再”是最典型的表重复义的副词,“也”是非典型的表重复义的副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