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小故事_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
数学家的小故事_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
韦达1540-1603,法国数学家。年青时学习法律当过律师,后从事政治活动,当过议
会议员,在西班牙的战争中曾为政府破译敌军密码。韦达还致力于数学研究,第一个有意
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带来了代数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韦达讨论了方程根的多种有理变换,发现了方程根与分数的关系,韦达在欧洲被尊称
为“代数学之父”。1579年,韦达出版《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同时还发现,这是π的第一个分析表达式。
主要著有《分析法入门》、《论方程的识别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
2210÷704≈3.142。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
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
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
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到清
华大学读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
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
华氏定理。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众把优选
法用于农业生产。
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的最后一天,实现
了自己的诺言。
美国的克雷数学研究所于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宣布了众多数学家评选的结果:对
七个“千禧年数学难题”的每一个悬赏一百万美元。
“千年大奖问题”公布以来,在世界数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这些问题都是关于数学
基本理论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化产生巨大推动。认识和
研究“千年大奖问题”已成为世界数学界的热点。不少国家的数学家正在组织联合攻关。
可以预期,“千年大奖问题”将会改变新世纪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卡儿,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他认为
数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理论和模型,提出了数学为基础,以演绎为核心的方法论,对后世
的哲学。数学和自然科Х⒄蛊鸬搅司薮蟮淖饔谩?
笛卡儿分析了几何学和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寻求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优点而没
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解析几何,《几何学》确定了笛卡儿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几何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
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思格斯把它称为数学的转折点,以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
笛卡儿还改进了韦达的符号记法,他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
等表示未知数,创造了“=”,“”等符号,延用至今。
笛卡儿在物理学,生理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与修正》、《分析五章》、《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等,由于他贡献卓著,成为
十六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
印象中曾听过一个故事: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
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
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
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
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
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
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
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
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
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
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
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
数学家小故事
_手抄报素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