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认识汉字22个,会写12个。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
3、了解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的瑰丽和丰厚,并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八”组成。四篇课文中《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节》是精读课文,《快乐王子》、《牛郎织女》是略读课文。这是一组反映中外文化的课文,有优秀的神话,有动人的传说,有含义深刻的寓言,让我们欣喜,让我们陶醉,让我们思索,让我们回味。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把握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单元主题
1、自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帮助学生明确:导语有两部分组成——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
(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2)本单元选编了哪四篇课文?
(3)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什么?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二、逐篇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组长带领本组同学朗读课文,检查阅读效果并评价。
2、指名汇报每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三、你最喜欢本单元的哪篇课文?为什么?
四、搜集资料
1、搜集家乡过重阳节的资料
2、搜集有关有关星空的图片,出天河、牵牛星和织女星。
3、搜集美丽的民间传说。
五、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展示汇报生字词及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效果
1、同桌之间互读本单元生字,相互评价。
2、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感悟重点词语。
重阳节的传说3、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查的多音字、形近字、近反义词。
三、资料展示:
1、说说自己搜集资料的方法
2、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29 《重阳节的传说》
(研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三、学习时间:2-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预习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现在哪位同学能背诵,并告诉大家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
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板书:重阳节的传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三、字词学习
1、画出生字,认读并组词,读准字音。
2、出课文中的多音字,并组词。
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理解词语的意思。
和和睦睦
趾高气扬
降妖除魔
头晕眼花
我能用喜欢的词语说句话。
四、理清思路
依据“拜师学艺——下山除魔——形成风俗”的思路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五、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填空法
课文主要写了重阳节的( ),赞扬了桓景( )的精神。
六、批注感悟
1、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
(1) 桓景一家原来生活得怎样?后来又怎样?请用“△”画出重点词句;
(2) 病愈后的桓景决心做什么?请用“——”画出相关语句。
(3) 他是怎么拜师学艺的?学艺结果如何?请分别用“~~~~”和“△△”标出相关词句。
(4) 你从桓景的拜师学艺中受到什么启发?
2、速度课文第5——8自然段,思考:
(1) 费长房教给桓景的除魔方法是怎样的?请用“( )”标出来;桓景是怎么按师傅教的方法做的?也请你用“○○”标出相关词语。
(2) 请分别用“——”“~~~”标出描写瘟魔动作、神态的语句,并想想瘟魔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在书中相应出做批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