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糖人》分层练习
◆ 基础题
一、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好(hǎo hào)奇 撒( sǎ sā)欢 呼啸(jiào xiào)
仍(rēng réng)然 喷(pēn pèn)香 脸颊(xiá jiá)
二、比一比组词。
恨( ) 脆( ) 划( ) 稀( ) 托( )
狠( ) 翠( ) 画( ) 希( ) 拖(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锣声 ( )地转
( )的村庄 ( )地举着
( )的双手 ( )地看着
( )的脚步 ( )地舔舔
四、选词填空。
必须 必需
1、这是我们学习的( )品。
2、鲸隔一段时间( )呼吸一次。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3、( )那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 )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
4、( )我们现在有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我们不能奢侈浪费。
五、句型转换。
1、少先队员怎么能怕困难呢?(改为陈述句)
2、我们不能影响老师的工作。(改为反问句)
3、一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的梅花。(缩句)
4、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修改病句)
◆ 能力题
一、我会填。
嘻嘻哈哈 、 、 、
小心舔舔 、 、 、
二、选词填空。
飘扬 飘动
1、蒲公英的种子离开了妈妈,轻轻地随风( )。
2、五星红旗在空中迎风( )。
果然 竟然 虽然
3、许多年代过去了,人们( )到了那个陶罐。
4、( )天气很冷,来湖边冬泳的人可不少。
5、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早上( )下起雨来。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几响_____________的锣声,___________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_________忙乱的脚步声。
2、孩子们_____________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_____________的双手________地转,_____________地看着一个个_____________怎样诞生。
3、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___________一会儿用__________舔舔,然后__________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____________________,谁也不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第三段说“糖人就这样渐渐融化了,消失了。”而文章末尾又说“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字组词
五、课外阅读理解。
童年的春节
冰心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做“春节”的。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圆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
自然就围上一大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兼卖各种的灯,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采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1、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
2、第二段写了哪些内容?
3、从初一开始才是真正的新年起点,作者主要选举了哪两件事?为什么这样安排?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