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1.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答:一般说来,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对认识过程起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
我们平时所说的非智力因素,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不负责对内外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处理等工作,但它对认识过程起制约和调节的作用。
一、非智力因素在小学生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属于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各种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主要具有动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认知活动的始动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有始动作用,也可以称为激活作用。任何认知活动的产生,都必
须由非智力因素的激活或启动。它把来自主体对部或内部的诱因转化为心理需要,并进一步推动人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去行动。
2. 对认知活动的定向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也有定向作用。人的认知活动都有其一定的活动对象和活动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操作的程序。一般说来这种操作的程序均须靠非智力因素予以定向才能变为现实。
3. 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还有调节作用。当认知活动偏离预定的方向时,非智力因素能及时地、合理地进行调节,以便达到目标。它既能对智力行为进行调节,也能对非智力因素之间进行心理调节,让心理活动自始至终地朝着规定的目标进行。
二、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智力开发的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有巨大的智力潜能。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人们能运用自
己智力潜能的50%,可以顺利地学完数十所大学的课程,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50种语言。也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他们所运用的智力,也不超过其全部智力潜能的30%。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脑的记忆储存的容量是很大的,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总量的50倍,即5亿册书的信息。
由此可见,人类智力的潜能存在着极大开发的潜力。影响智力开发的因素很多,其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人的智力潜力的开发,必须要通过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有些调查研究表明,意志坚定、情绪稳定、有自信心的儿童智商发展较快。这说明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开发有着一定的作用。
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某些不足之处有补偿作用,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勤能补拙。一些有成就的人,他们原来并非很聪明,他们在智力上并不占优势,而是由于有着优良的非智力因素,才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开发有遏制作用。有些人尽管智力因素较好,但由于非智力因素不佳,会起减力作用,到头来将一事无成。
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活动,一方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仅就他们主观心理因素而言,既包含智力因素又包含非智力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均有影响。有的调查研究表明: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水平显著相关,与智力因素水平关系较小,也就是说,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差的原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好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与非智力因素水平也显著相关,与智力因素水平关系不大。这说明非智力因素也是决定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
尽管小学生的智力有高低之分,但如果他们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非智力因素属于认知活动中的动力系统,它对认知活动有始动、定向和调节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认知活动能否进行,沿着什么方向进行,对偏离原来预定目标的认知活动还能进行调节,使其达到既定的目标。
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答: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
一、途径:
1. 社 会
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可以说是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的人。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经济地位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因此,人们所处的社会制度、经济地位和社会文化背景对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对青少年一代的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社会观念和社会行动规范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等渠道对广大青少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上所倡导的见义勇为和扶老携幼等良好风尚,对他们能够形成优良的非智力因素有巨大影响。
2. 学 校
学校是指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它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系统教育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各科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自觉地形成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的品质。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更是培养其勇敢精神,促进学生意志力发展的过程。
学校通过共青团和少先队的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和爱护公共财物等思想品德教育,在他们养成爱劳动、勤劳俭朴、守纪律、有礼貌和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的同时也就发展了优良的非智力因素。
校风、班风也能影响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可以养成小学生热爱集体、勤奋向上的优良品质,也可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力和优良的性格特征等非智力因素。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经常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小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教师高尚的人格、强烈的责任心、关心他人和谦虚谨慎等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他们不断地形成优良的非智力因素。
3. 家 庭
家庭是指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它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教养态度更直接影响着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
调查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对子女采取民主的、非干涉性的、友好的和宽容的教养态度,他们就容易形成独立自信、积极主动和热情开朗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相反,如果父母对子女采取独断的、支配的和粗暴的教养态度,他们则容易形成被动、执拗任性和胆怯焦虑等不良的非智力因素。
4. 自 身
环境因素虽然很重要,但它不能直接决定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环境因素只有被学生内化才能起作用。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同样生活在逆境中的学生,有的变得坚强、进取,有的则变得消沉、畏惧。可见,学生的自我教育在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方法
1. 心理辅导法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品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使他们掌握其智力因素中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中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的特点和影响它们形成的因素。尤其要教会他们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以便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优化自己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其不断地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2. 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环节,无论哪一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离不开说服教育工作。例如,在学习动机的培养中,应着重向学生说明促使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叫学习动机,告诉他们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要远远高于智力的作用。相对而言,谁的学习动机强,谁学习就勤奋,学习成绩就好;谁的学习动机弱,谁对学习就无兴趣,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也就差。
说服教育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主题班会、团队会、讲演会、报告会和教师耐心地谈说
等等。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说服教育方法,都要考虑所培养的非智力因素的性质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3. 实践锻炼法
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般说来,学校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实践活动:
1)学习活动。它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复杂的劳动,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学生的坚持性、自制力和果断性等非智力因素。
2)课外活动。它包括活动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等,这些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一方面能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中能丰富他们的情感,磨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的发展。
4. 自我教育法
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也是培养其非智力因素的一种好方法。
1)自我反省。孔子曾讲过: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看到人有好的行为要立刻学习;看到别人有不好的行为,要立刻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问题或不足。学生通过经常的反省,就能发扬自己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克服不良的非智力因素。
2)自我评价。一个人应学会客观地、全面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也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短处。要不断地认识自己有哪些优良的非智力因素,还有哪些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并自觉地制定出扬长避短的计划。
3)自我调节。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要执行既定的计划,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自己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那些不利的非智力因素要慢慢地克服,不要操之过急,只要持之以恒,总有一天会克服掉的。
4)自我奖励。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信心克服不良的非智力因素,有一点进步就要进行自我奖励,这样会增强改正缺点的积极性,使自己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很多,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都是培养他们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其中,学校和学生自身因素的作用会更大些。
胆怯是什么意思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课堂教学又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教学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各科教师都应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和积极的情绪等非智力因素。
同时,教师还应教育学生了解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道理,让他们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优良的非智力因素。
3.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