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真题(含答案)
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真题
历史卷
卷  选择题(48分)
注意:下列选择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请将正确答案选涂在答题卡上。
24.汉否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戏者称须帝尧。老者敢云:“再日出而作,日落人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故!”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B)
A.孔子                B.老子                C.韩车                D.墨子
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室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C)
A.削弱了落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部了宗法制度
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人的商品以香料,降角,象牙,期,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颜丰,这表明,在宋朝(D)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调之路。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27.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湾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案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繁,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中国海军舰艇
A.承续华复传统        B.仍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28.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D)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
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2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求》《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期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B0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沸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3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卒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A)
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
31. 图3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B)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32.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        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 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    D.公民
直接参与城邦事务
33. 阅读下表1。
进口货物
占总货物的价值比(%)
1664-1670年
1731-1740年
胡椒
20.1
4.3
茶叶
0.02
9.26
咖啡
0.63
5.35
棉纺织品
62.59
65.35
表1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时期(C)
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
34.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A)
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干生产规模
35.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C)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卷  主观题(52分)
注意:主观题部分,请将答案直接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前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阵容极为庞大,“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大舶修四十四十、广十八丈”,航迹遍及亚、非30余国。明英宗后,官方再无远洋活动。明后期的海军以沙船、哨船等小型船只为主。明末,荷兰车印度公司企图以武力迫使明朝政府放弃海禁政策和承诺自由留易,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1633年,明军约150艘战船在福建金门岛料罗湾口,与荷兰及附属舰队约60艘战舰激战,获得胜利。——据《中国军事通史》等
材料二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确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海军的方针。到1888年,清廷共买进大小舰船数十艘,另有少量自建舰船。1888年12月,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后海军建设趋缓。清政府仍未能跳出以守为战的传统海防思维,重点防守大陆沿岸。甲午战争后,清朝海军在舰船数量、装备质量和军队素质等方面,被日本全面超越。——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建设支强大的海军”,这支海军能“保卫沿海沿江”。1979年,提出要建立“顶用”“精”“真正现代化”的海军。21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派出多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一批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等陆续入列,2019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第
一艘航母山东舰入列。中国海军已经建成海陆空潜、岸基海基相结合、多兵种合成的海上综合作战体系。——摘编自彭克慧《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的海上实力。(8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7分)
答案:41.(1)明朝前期:①海军陈容强大,实力雄厚;(2分)②托有较强的远洋航行能力;(2分)
明朝后期: ③海军实力出现衰退;(2分)④总体实力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分)(2)①舰船数量大幅增加;(2分)②类型不断丰富;(2分)③海军由建设趋缓到发展速度快;(2分)④由大陆防守转向远洋护航:(2分)③由国外引进为主转为自主设计为主:(2分)④由单一海军作战到构建海上综合作战体系。(2分)(答出五点得10分)(3)①国家对海军力量发展的重视;(2分)②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2分)③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内在驱动。(2分)(答出三占得7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禁,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组约,它们无处不在。——据(印度)萨维帕里,文商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请回答: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45.(15分)【历史-选修1:历文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有学者认为,时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最高目标。为扭转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治政时付安内竞外”视为治国安邦之道,在日本官方文书中频繁出现英似与万国对峙”的表述。1868年,日本以明治天皇名文发有的《宣掠国威表翰》,主张“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
勾勒出“大陆政策的张方向。此后,伊藤博文把废落视为“抵御外辱,仲张皇威于海外“与万国并主”的条件。木户孝允提出,“以文明开化为国家富强之途径”。1870年,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强调,"朝鲜国北连满洲,西与清国之地相接,使之屈服,实为保全全国之基础,将来亦为经略、夺取万国之源也”。——摘編自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提出"与万国对峙”的背景及实施方略。(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提出“与万国对時"目标的历史影响。(5分)
答案(1)背景:①进行倒幕运动,国内政局动落;(2分)②开展明治维新运动,日本实力大增;③西方殖民扩张,受西方侵略威胁;(2分)④西方思想的传播。(2分)(答出三点得6分)实施方略:①对内推动社会改革,对外争取外交输立(2分);②废藩置县,制定大陆政策;(2分)③倡导文明开化,宣扬天皇权威。(2分)(答出两点得4分)(2)①有利于提升日本民族意识;(2分)②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2分)③为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理下伏笔。(2分)(答出两点得5分):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袁世规去世后,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双方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出现激烈交锋。日本鼓动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并许诺缓交废子赔款、提供参战经费。得到日本支持的国务总理段棋瑞为扩充自身派系约实力,立即接受了日本的条件。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张,美国政交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强调在与美国协商之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1917年3月,段棋瑞将对德绝交案及《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递交给受英美支持的总统黎元洪签字,遭拒。同月,一向反对参战的孙中山致电北京参众两院,认为参战“于国中有纷乱之虞,无改善之效”,得到不少国会议员的赞同。几经周折,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参战案。不久,孙中山策动海军总长程壁光率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广州,发动护法运动。——摘编自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等
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黎元洪反对参战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参战之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9分)(15分)
答案:(1)①抵制段棋瑞集团势力的发展:(2分)②美国反对中国参战,抵制日本在华势力扩张;(2分)③中国内忧外患,避免中国卷入战争泥潭。(2分)(2)①日美加紧了对
中国的控制:(3分)②北洋军阅港战加剧,中国政局日签混乱;(3分)③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3分)④鼓舞了资产阶级实业教国的思满。(3分)(答3点得9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