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1、血缘家庭: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组织形式,是早期人类从原始乱婚状态中解放出来的组织形式和进化形式。它是伴随着完全形成的人出现的,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形成血缘家族的婚姻形式称为血缘婚。在血缘家族中,所有同辈的女子是所有同辈的男子共同的妻子,同样,所有的同辈的男子也是所有同辈的女子共同的丈夫。这种婚姻形式排斥了母子父女间的性关系,使人类逐渐开始避免因原始乱婚造成的人口繁殖能力和体质低下现象的延续。在血缘婚阶段,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和经济共同体。在它的内部,两性间的社会分工已经开始。血缘家族是氏族社会产生的基础。
2、族外婚:即两个氏族间互为通婚集团,一个氏族的同辈男子做另一个氏族同辈女子的丈夫,反之亦然。杜绝了同胞和旁系兄弟妹之间的结合。
3、对偶婚:氏族对血缘间婚姻禁忌的日益复杂,通婚范围更加缩小,导致族外婚中男女双方或长或短时期内较为稳定的结合,形成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对偶婚制度。男子从妇而居,所生子女归女方所在氏族,这种制度是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
4、龙山文化的代表
(1)黑陶(用火技术的进步)
(2)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
5、禅让制:我国古代氏族公社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更替与继承的一种制度。尧舜时期实行禅让制度。尧虽有子丹朱,却不把联盟首领之位传子,而是在民间选择继承人。舜因德行杰出受到推举,摄行政务。在长期考察之后,尧终将首长之位谦让给舜。舜到晚年也同样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尧、舜禅让时都要经过“四岳十二牧”的同意,实际上“四岳十二牧”就是联盟议事会成员,他们有权推选军事首长。
6、小康社会:解决温饱,提高生产,均衡发展,更注重于发现阶段的实际需要
大同社会:天下皆孝,安居乐业,人人无私,是最终的社会形态。
7、夏代文化的典型代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襄汾县陶寺遗址,分别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和“陶寺类型”
8、盘庚迁殷:商朝中后期迁移国都之举。商朝早期,由于政治发展的需要而出现了殷都屡迁的独特现象。从汤至阳甲时,迁都五次;又贵族内部多次发生争夺王位之事,国力一度衰弱。阳甲之弟盘庚立,自奄迁都至殷,从此下来,直至商朝灭亡。盘庚迁殷对于商朝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相当中药店额作用。
9、宗法制: 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
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 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
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分封制: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家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10、井田制:西周时期盛行的土地制度。井田的疆理,一般是以每一方块为百南(约合
今31面),作为一个耕作的单位,称为田,是当时一个劳力所能耕种的起上纵横相连的九田合为一井,面积约为一平方里。十井称为一成,百井称为一同。在井田制下,卿大夫以下的贵族所分得的田地,
不经王室或公室的特许,是不得随意买卖转让的,这就是“田里不鬻”,因而称为“公田”。西周晚期之后,随着私田的出现,井田制逐渐衰落。
11、工商食官: 西周由官府经营工商业的制度。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工商食官制度。西周设“司工”一职,总管官府手工业,其下属官员如工师、工正等,分管具体的生产部门。官府经营商业,其商品来源主要是官府手工业的产品,其次是农林牧副产品和市场上的买进卖出。
12、国人: 西周后期周都镐京地区的国人发动的驱逐周厉王的武装。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推行“专利”政策,引起社会上下一片反对。为压制舆论的不满情绪,厉王又专门派人“监谤”,发现有异议者则杀之,结果人人自危,不敢议论,道路以目。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
13、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14、管仲改革的内容:
(1)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
(2)经济方面:提出“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就是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3)以农为本,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实行“均地分力、与民分货”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本末并举。
(4)军事方面:军队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
15、大国争霸的实质和意义:
实质:大国诸侯争霸战争的实质是奴隶制接近衰亡的反映
意义:(1)加速了统一中国的步伐
(2)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3)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弊:加深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16、田氏代齐: 战国初年齐国卿大夫田氏家族取代姜氏成为齐侯的事件。公元前481年,齐国卿大夫田
常发动武装,把齐国强大的贵族如鲍氏、晏氏等全部消灭,并杀死了齐简公。另立简公之弟为国君,政权完全控制在田氏手中,国君实际成为傀儡。到田常的曾孙田和时,他于公元前391年废掉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完成了田氏代姜氏之齐的过程。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诸候。
17、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晋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小块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赵、韩、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
18、李悝变法的内容:
(1)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
(2)推行“尽地力之教”
(3)实行“平籴法”
(4)创制《法经》
19、商鞅变法的内容:
(1)用法令形式废除了奴隶制井田制,彻底废除井田制
(2)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
(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4)普遍推行县制
(5)建立什伍连坐制
(6)统一度量衡
20、合纵:公孙衍连横:张仪
2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意义
中国历史知识原因:(1)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给统一局面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2)从上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
(3)各阶层民众及统治者都要求统一。
(4)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改变了大国之间的均势,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意义:(1)结束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人民有一个比较的环境从事生产,有利于人民的发展。
(3)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2、百家争鸣的背景以及各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背景:(1)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
(2)分封制、宗法制崩溃,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3)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4)私学兴起
代表思想见本子
23、《左传》: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编年体史书。一般认为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毅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叙事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 年) 到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 年),是研究先秦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史学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4、指鹿为马的主人公——赵高
25、秦朝灭亡速度快的原因:
(1)徭役、兵役负担沉重
(2)赋税重,农民要将收货物的三分之二上交给国家
(3)秦朝的刑法残酷
(4)秦二世的昏庸腐朽
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6、巨鹿之战:秦末起义军和秦军主力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前207年,秦大军围赵王歇于巨
鹿,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必将救赵。宋义畏缩不前,项羽杀宋义,率军与秦决战,大破秦军,俘获王离,解巨鹿之围。次役基本消灭了秦军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为最后推翻秦王朝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7、楚汉战争:刘邦和项羽争夺全国政权的战争。公元前306年,刘邦率领反秦农民起义困攻占秦都咸阳,秦朝灭亡。继之项羽入关,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分封18个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据巴蜀、汉中之地。汉元年八月,刘邦乘项羽镇压齐地叛乱之机,起兵攻占关中,远袭彭城,为项羽所败。退至荥阳、成皋一带,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势力,与项羽成相持局面。同时派部将韩信攻掠赵、齐等地,使项羽腹背受敌。汉四年,双方言和,相约以鸿沟为界,东属秦,西属汉。次年,项羽依约撤兵东归。刘邦趁机约韩信等人合力围追。垓下一战,楚军全军覆灭。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汉五年二月,刘邦即皇帝位于定陶附近的汜水之北,国号汉,五月迁都于长安,是为西汉王朝。
28、汉承秦制:汉王朝袭用秦王朝的各种制度。刘邦攻入咸阳时,萧何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西汉初年,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即在中央,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机构即朝廷,由三公九卿组成,地方行政基本上是郡县制度。其税制、法律、职官、礼仪、兵制等,均沿用秦制,仅略加修改变通而已。史称这一情况为“汉承秦制”。
29、论述西汉的王国问题:
(1)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
(2)刘邦称帝后逐一翦灭主要异姓诸侯王,同时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订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王国地域广大、政治上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3)汉文帝时,诸侯王国与中央对立的形势日益明显,贾谊建议削弱诸侯王国的辖地,“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4)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实行削藩,激起“七国之乱”。朝廷借平定叛乱之机,取消诸侯王治民的权力,将王国官吏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诸侯王国政治影响力削弱。
(5)汉武帝下“推恩令”,肢解各诸侯王国;颁布“左官律”和“附益法”;并直接剥夺诸侯爵位。诸侯王国问题最终解决,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30、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①颁布“推恩令”
②左官律
③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2)加上中央集权
①中外朝制度
②颁布新的选用官吏制度
(3)新财经政策
①改革币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
③算缗和告缗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1、推恩令: 汉武帝为削弱请侯王势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部分分给子弟为列候,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
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延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达到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成果,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32、耧车、代田法——赵过
33、王莽改制的内容及其失败的原因:
(1)实行“王田”“私属制”(历史的倒退,土地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
(2)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以限制豪民富强的盘剥)
(3)改革币制
(4)统一度量衡
(5)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名、管制、郡县地名、行政区域,也屡加改变,甚至连新朝的国名也多次更变。
失败的原因:(1)改革或多或少触及到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
(2)制度本身存在弊端
(3)吏治腐败,贪官污吏借机鱼肉百姓
(4)对周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
34、昆阳大战: 王莽新朝时,王莽军与起义军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23 年,王莽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大军围攻起义军重镇昆阳。王凤率九千人坚守昆阳,刘秀召集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