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历史知识总汇
新中国第一部舞剧《和平鸽》
追溯中国的舞蹈史,在可供查证的史书典籍之中,尚未见有关舞剧艺术起源的记载。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中国舞剧于上世纪30年代初才见端倪。但是这门新兴艺术的真正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0年由戏剧家、舞蹈家、音乐家、舞台美术设计家通力合作推出了新中国第一部大型舞剧《和平鸽》。
这部舞剧是响应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的发布,为表达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的信念而创作的。剧情中“和平鸽”是有象征性意义的和平使者,她飞到哪里,就给那里的人民带去福音。但是,她却遭到战争贩子的残害,最后在工人的救助之下飞到了北京,受到全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中国的民间舞蹈有哪些艺术特征
中国的民族舞蹈有这样几个艺术特征:
一、载歌载舞。中国的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就有载歌载舞的传统,如汉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花灯”,满族的“莽式”,维吾尔族的“麦西来普”,藏族的“弦子”等,都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
二、利用道具歌而舞之。这些道具有手绢、扇子、花绸、头上戴的帽子、面具、腰里绑的腰鼓、腰铃、脚踏的高跷,以及其他各种道具,如伞、灯、刀、剑、棍等。
三、形象鲜明,情节生动。中国的民族舞蹈一般都以一个故事为依据,舞蹈刻划的人物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四、自娱与表演的统一。在中国的民间舞蹈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表演者同时也是一个自娱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看到高兴时,自己也可以上去跳一阵,舞一下。
中国民间舞蹈表现的主要内容
中国民间舞蹈表现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第一种是反映各种劳动生产和生活类的舞蹈。这类舞蹈有汉族的《秧歌》、《采茶》、《
推小车》、《跳春牛》,壮族的《扁担舞》、黎族的《打柴舞》、蒙古族的《牧马舞》、布依族的《织布舞》、赫哲族的《捕鱼舞》等等,都是反映生产的舞蹈。在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的爱情生活是舞蹈的重头戏,反映爱情生活的舞蹈不胜枚举,象回族的《花儿》、壮族的《抛绣球》等。还有一些是强身健体的舞蹈,比如《剑舞》、《刀舞》、《棍舞》都属于这一类。
第二种是与民俗有关系的舞蹈。民间舞蹈是民俗活动之一,因而各族人民的民俗节日,都有舞蹈。比如,汉族的“春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盛会、白族的“三月三”、彝族的“火把节”等,这些活动所跳的舞蹈都是节庆民俗舞蹈。另外,结婚、生子、祝寿也都有相应的舞蹈。民间还用舞蹈来驱疫、消灾、驱邪,也是舞之蹈之。
第三种是祭祀的舞蹈。过去的人们无法主宰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而把这些都归于神的力量,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因而对神顶礼膜拜,敬神的方式也是用舞蹈来表示。
民族舞剧《宝莲灯》
首演于1957年的《宝莲灯》,是中国当代第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大型民族舞剧,它取材于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劈山救母》。
故事中描写向往人间幸福美好生活的仙女三圣母,与青年书生刘彦昌邂逅,一见钟情,但却受到自己哥哥二郎神的百般阻挠。聪明的三圣母借用了“宝莲灯”的神力,击败了二郎神的法术,与刘彦昌结为夫妻,并且喜得贵子,取名“沉香”。但是二郎神并不甘心,唆使吠天犬盗走了宝莲灯,而趁机捉走了三圣母,把她压在华山底下,永世不得翻身。三圣母的儿子沉香被霹雳大仙所救,并教他习武。沉香刻苦练功,终于练就了一身武艺,力大无比,用剑劈开华山救出了自己的母亲,一家人终于得以团圆。
舞剧《宝莲灯》紧紧扣着爱情的这个主题,充分利用舞蹈手段塑造了六个活生生的不同人物形象:三圣母的长袖、刘彦昌的水袖、沉香的剑、霹雳大仙的拂尘、二郎神及吠天犬的身法技艺,均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之上加以发展创造,富于表现力。还用扇子、手绢、“莲湘”(一种带响的花棍)、“大头舞”(假面)等丰富多彩的汉族民间舞烘托了喜庆的气氛。
《宝莲灯》对于中国舞剧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在国内外舞台上都受到广泛好评,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这部作品获得“20世纪经典提名”。
“一顺边”的藏族舞蹈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是一个神秘、圣洁的民族,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因此在舞蹈中有一定的宗教意识,使得藏族的舞蹈带有凝重、虔诚的气氛。藏族的舞蹈大多来源于生活,是生活造就了优美动情的藏族舞蹈。比如,藏族人有背水的习惯,因而形成了塌腰前倾的体态,为了减轻负荷,形成了膝盖松弛、屈膝颤动的动律。
“一顺边”指的是舞蹈过程中顺手和顺脚一同出于一侧的特殊动律、体态,它是在高山缺氧、山路崎岖、劳动艰辛、往来不便等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在负重上山、高山缺氧的情况下,在山路上行走,当重心向一侧倾斜时,该侧之脚尤为吃力,该侧之手也随之而去,由于这种体态最省力、最得力,就形成了同手同脚的“一顺边”的动态。这些都是劳动的印证所在,从而构成了藏族舞蹈中的基本动作,也就是藏族舞蹈“一顺边”的来源。
朝鲜族的长鼓舞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中国盛唐(公元618年—907年)时期,朝鲜族的《高丽乐》就被列为著名的《十部乐》之一。千百年来,朝鲜族的舞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长鼓舞”。
长鼓舞的另外一个名称叫做“杖鼓舞”,是朝鲜族娱乐时经常跳的舞蹈。长鼓舞用的鼓是两面的,但是两面的音高不同。在舞蹈中,两只手同时击打鼓的两面,一只手用一尺长的鞭敲打高音鼓面,另一只手拍打低音鼓面。由于鼓的音高不同,节奏也不同,变化多端的鼓点和着优美的舞姿,使人格外兴奋和愉悦。长鼓舞的特点,常常是由慢板起拍逐渐加快,几经跌宕,最后结束在飞快的旋转里,嘎然停止,非常激动人心。
欢乐的苗族芦笙舞
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爱的民间舞蹈。芦笙舞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风俗性芦笙舞。
第一种众性芦笙舞,苗语叫“究给”,每当节日来临之时,人们都到芦笙场上跳芦笙舞。芦笙舞由一支庞大的芦笙队伴奏,或者由芦笙队带领,众围着芦笙队形成圆圈舞蹈。这种芦笙舞不限人数,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舞蹈动作比较简单,随着芦笙吹奏的乐曲而变化。随着苗家姑娘的跳动,身上佩戴的银饰会发出悦耳的声响,具有浓郁的苗家风情。
第二种是表演性芦笙舞,苗语中叫“丢捞比给”。这种芦笙舞是男子竞技性的舞蹈,一般在传
统节日里举行,舞曲明快,节奏强烈,技术性比较高,多数是各村里的芦笙能手才能参加比赛。
第三种是风俗性芦笙舞,这是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姑娘把自己绣的花腰带一头系在自己看中的男青年的芦笙上,自己牵着花腰带的另一头跟着男青年跳舞。有时一个男青年身后有好几个姑娘牵着花腰带,队形好像孔雀开屏,而有的男青年身后却空无一人,十分有趣。
展翅翱翔的草原之子——贾作光
贾作光被誉为中国内蒙古舞蹈艺术的奠基人,但他并不是内蒙古人,而是满族人,1923年出生于中国东北的沈阳。贾作光15岁时考入“满洲映画协会”(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少年舞蹈班,得到了日本现代舞大师石井漠的亲授,接受了严格的芭蕾舞、现代舞的形体训练,同时还学习了西方古典音乐、绘画和文学。
1942年,他来到北平(现在的北京市),举办了个人作品展示会。上世纪40年代后期,贾作光在舞蹈先驱吴晓邦的带动下,奔赴内蒙古新解放区,像一个“淘金者”般挖掘、采集草原上
植根于人民中的舞蹈,创作了大量的反映草原生活的作品。从40年代到80年代,贾作光都有佳作问世,如40年代自编自演的独舞《牧马》、50年代的《鄂尔多斯舞》(获得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金奖)、80年代创作的《海浪》,这三部作品都被确认为“20世纪的精品”。
优美动人的孔雀舞
居住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的民间舞蹈优美、朴实、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性,因此傣族的舞蹈,既有动态的韵律美,又有造型的静态美。
孔雀被傣族人视为吉祥之鸟,可以带来幸福,孔雀舞也是傣族人民的民间舞蹈。傣族人民热爱孔雀,经常模仿孔雀漫步、追逐嬉戏、抖翅、拖翅、登枝、开屏、飞翔等动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孔雀舞。
傣族人,尤其是瑞丽县和耿马县的人们,几乎人人都会跳孔雀舞,可以跳出多种多样的舞姿。他们的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甚至有固定的鼓语伴奏,柔美、轻盈、平稳,加之绘有孔雀图案的长裙抖开,活灵活现的孔雀造型美在其中,使人看了流连忘返。
“天山之花”康巴尔汗——新疆第一舞人
“天山之花”康巴尔汗·艾买提(1922年—1994年),号称“新疆第一舞人”。康巴尔汗出生在素有“歌舞海洋”之称的中国西北部新疆喀什,这里流传着一句民间谚语“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康巴尔汗从小就显露出舞蹈才华。
上世纪30年代末,她到莫斯科音乐舞蹈学院深造,并有幸与苏联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同台演出。40年代初,她回到了祖国,用她学到的专业知识,率先将新疆地区民间自然流传的各种民族舞蹈提高为舞台艺术,在边疆和内地演出非常有影响。尤其是1947年随“新疆青年舞团”到内地演出更是引起轰动,被誉为“新疆的梅兰芳”。
康巴尔汗不仅仅是舞蹈家,也是教育家,她在50年代曾担任西北艺术学院少数民族艺术系主任多年,系统地整理了新疆各民族的舞蹈教材,培养3代优秀的新疆舞蹈家。她创作并演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盘子舞”,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中国芭蕾舞坛上的一朵奇葩《红娘子军》
大型芭蕾舞剧《红娘子军》,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诞
中国历史知识生起,这部具有中国特的芭蕾舞剧,就以震撼人心的悲壮情节、恢弘绚丽的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岛特有的地域风情,赢得多方的好评。
《红娘子军》在芭蕾舞坛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屹立在中国舞台上的娘子军形象,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为中国、也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艳丽的奇葩。
沟通当代中西舞蹈界的文化使者——戴爱莲
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大厅里,陈列着世界上4位杰出女舞蹈家的石刻雕像艺术品,其中之一便是赫赫有名的中国舞蹈家——戴爱莲女士。
戴爱莲(1916年—2006年)出生于西印度岛的特立尼达,15岁到英国伦敦,跟随世界上著名舞蹈家安东·道林、鲁道夫·拉班、玛利·魏格曼等人学习舞蹈。
抗日战争爆发,戴爱莲的爱国热情促使她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先后在香港和内地进行义演。她自编自演,并组织了“边疆舞蹈晚会”,在当时的大后方中国西南部的重庆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激励了前方的将士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爱莲担任了第一任国家舞蹈团团长、第一任北京舞蹈学校校长和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她创作编演的舞蹈《荷花舞》和《飞天》,分别于1953年、1955年在柏林和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国际舞蹈比赛中获奖。1994年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