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为了能更好更全⾯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历史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复习到位,让同学们们充满信⼼的步⼊考场,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初三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三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
【古代部分】
1、史前时代
①元谋⼈的遗迹在云南元谋,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类。
②北京⼈在北京周⼝店龙⾻⼭发现,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过着居⽣活。能使⽤天然⽕。
③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稻,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粮⾷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稻和粟的国家。
2、华夏之祖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领。他们联合起来打败蚩尤,从此组成部落联盟,
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后的华夏族。黄帝被尊为“⼈⽂之祖”。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还有尧、舜、禹。尧⽣活俭朴,克⼰爱民。舜宽厚待⼈,以⾝作则。禹领导⼈民治⽔,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不⼊。相传尧舜禹时期通过“禅让”制推举部落联盟⾸领。
3、夏、商、西周
①夏、商、西周三代更替:我国第⼀个奴⾪制国家是夏,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个王朝。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最后⼀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②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分封制。周天⼦把⼟地和平民、奴⾪,分给亲属,功⾂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的命令,向天⼦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战时带兵随从天⼦作战。
4、春秋、战国的纷争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商鞅主持的商鞅变法主要内容:1、国家承认⼟地私有,允许⾃由买卖;2、奖励耕战,⽣产粮⾷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3、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4、建⽴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历史作⽤: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5、先秦时期的⽂化
①孔⼦,名丘,字仲尼,鲁国⼈。是⼀位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他提出"仁"的思想。他教育⽅⾯的贡献有:创办私学,⼴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给予不同的教育;他要求学⽣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知新";他要求学⽣要养成⽼⽼实实的学习态度。
②百家争鸣:(见下表)
主要派别
主要代表⼈物
主张及代表作姓名时期
墨家创始⼈:墨⼦战国时期主张“兼爱”“⾮攻”,希望⼈们互助互爱,反对以⼤欺⼩、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持
正义战争
儒家孟⼦战国时期他看到战争的的残酷,提出“春秋⽆义战”,笼统的反对⼀切战争。孟⼦要求统治者⽤“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他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进⼭伐树,这样⾃
然资源才能持续利⽤。
道家庄⼦战国时期他认为,⽔⾏要乘船,陆⾏要坐车,治理国家也⼀样,要顺其⾃然,“⽆为⽽治”。
他批评孔⼦在鲁国想要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就像陆地上推船,劳⽽⽆功。
法家韩⾮战国末期他主张改⾰,反对空谈主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兵家⿐祖:孙武春秋晚期著有《孙⼦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就
出于此书。
6、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
史实: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1)编制户⼝,加强刑罚;2)奖励⽣产;3)奖励军⼯;4)承认⼟地私有;5)推⾏县制;6)统⼀度量衡。
作⽤: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秦的统⼀
(1)秦始皇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统治者称皇帝,⾄⾼⽆上,总揽全国⼀切军政⼤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御史⼤夫、太尉、御史⼤夫,分管⾏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上推⾏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2)秦统⼀的意义:秦的统⼀,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征战的局⾯,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个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开创了统⼀的新局⾯,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当时⼈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化的发展,符合⼴⼤⼈民的愿望,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秦的统⼀,为我国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统⼀的趋势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8、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的⼤⼀统:汉武帝在⽂景之治的基础上,推⾏了⼀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将西汉统治推向⿍盛。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地⽅兴办郡国学。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的控制,颁
布“推恩令”,进⼀步削弱王国势⼒。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司⾪校尉,在地⽅,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负责监督地⽅官员。汉武帝是⼀位具有雄才⼤略的皇帝。
9、张骞通西域的史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10、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
丝绸之路是⼀条横穿欧亚⼤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从长安经河西⾛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作⽤:丝绸之路是东西⽅经济⽂化交流的桥梁,有⼒地促进了中西经济⽂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民与各国⼈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了积极的作⽤。这条丝绸之路,⾄今仍是中西交往的⼀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作⽤。
11、秦、赵、燕等北⽅诸侯国,为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侵,曾分别修筑过长城。秦始皇统⼀中国后,下令把不相衔接的各段长城连成⼀体,再向东西延伸,全长达1万多华⾥,号称万⾥长城。长城⼤都修筑在⾼⼭峻岭之上,易守难攻。
1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相当发达,⽕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发明。(1)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价廉物美的 “蔡侯纸” 这种纸平整光滑,⼜薄⼜软,成本低廉,便于书写。(2)印刷术的发明和推⼴被誉为世界⽂明之母。北宋时期,毕升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提⾼了印刷效率。⼤约200年后,这⼀技术传到其他国家,对世界⽂明的发展进
程起到推动作⽤。(3)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发明了指南针。北宋时期,⼈们创造了适⽤于航海的指南针,把航海事业推向了新的时代。这⼀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也最为先进。(4)⽕药的发明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因为⽕药具有很强的杀伤⼒,唐朝末年,被⼴泛应⽤到军事上。宋元时期,⽕药技术有了更⼤的改进。后来⽕药的制造⽅法传到阿拉伯,⼜从阿拉伯传到欧洲各国。
意义:四⼤发明为⼈类在⽂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是我国⼈民对世界做出的重⼤贡献。
13、司马迁是西汉的汉武帝史官。司马迁写的《史记》,不仅是⼀部史学著作,也是⼀部⽂学著作。被称为“史家之绝唱,⽆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创⽴纪传体的体例,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14、北魏孝⽂帝改⾰
⑴根本⽬的是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民的统治
⑵背景:北魏统⼀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六国分裂的局⾯,北⽅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⑶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禁⽌贪污;②经济上,分配⼟地给农民(即实⾏均⽥制),农民交租税,承担⼀定的徭役、兵役。③(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化,加强对中原的控制),迁都
洛阳(494年),实⾏政策,如鲜卑贵族采⽤汉姓、穿汉服、学说汉话,同汉⼈通婚等等。
⑷作⽤:有利于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民族⼤融合。孝⽂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家。
北魏孝⽂帝改⾰就是在北⽅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加国⼒⽽进⾏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均⽥制,它使北⽅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活向农耕⽣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了有⼒的促进作⽤。其余措施如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化等,都加速了民族融合。
15、北朝的农学家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这书总结我国北⽅⼈民积累的⽣产经验。
17、⼤运河①605年,隋汤帝下令开凿⼤运河。⼤运河以洛阳为中⼼,北⾄涿郡,南到余杭,全长4000多⾥,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从北到南),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搪江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动脉。⼤运河地开凿,对于巩固国家的统⼀,加强南北经济⽂化交流,促进经济⽂化发展起了很⼤的作⽤。
隋炀帝时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运河原因:①隋⽂帝在位的⼆⼗多年⾥,国家治理得⽐较好,出现了
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运河具备了经济实⼒。②隋朝国家统⼀,使隋炀帝有征发⼏百万⼈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段古运河为基础。
开凿⼤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先,隋朝的政治中⼼在北⽅,⽽⼤部分粮⾷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速度慢,费⽤⼤,⽆法满⾜需要。⽽我国主要河流⼤多为东西⾛向,开通南北运河,利⽤⽔⼒运输,已是势在必⾏。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运河的主要⽬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
18、科举制度:隋⽂帝杨坚开始⽤分科考试的⽅法来选拔官吏。隋炀帝设置进⼠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唐太宗增加考试科⽬,以进⼠科最为重要。科举制度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延续了1300多年。
⼈物贡献
隋⽂帝开始⽤分科考试的⽅法选拔官员诞⽣阶段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科,科举制正式诞⽣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数完善阶段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③唐太宗:唐太宗时重视⼈才的培养和选拔。唐太宗时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的⼈数。例如,进⼠科考试,每年应试的⼈少则⼋九百⼈,多则⼀⼆千⼈,⽽其中能及第的不过⼗余⼈以⾄三⼗⼈左右,录取⽐例不过百分之⼀⼆。由于就举的⼈多,⽽录取的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的⼈,还算是很年轻的了,仍被看作“少进⼠”,终⾝不第的⼈居多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头”。正因如此,进⼠及弟是⼀种很⾼的荣誉,⼈称“登龙门”。⼀旦考中就飞黄腾达,所谓“⼗年寒窗⽆⼈问,⼀举成名天下知”。
④武则天:增加了考试科⽬。殿试:武则天在宫殿亲⾃⾯试考⽣。武举:考察武功和骑射。
19、⑴杜甫歌颂开元盛世说:忆惜开元⾦盛⽇,⼩⾢⼜藏万家室。稻⽶流脂粟⽶⽩,公私仓廪俱丰实。此写的是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强盛,成为唐朝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②史书记载:"⽔击轮转,众筒兜⽔,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溉稻⽥,⽇夜不息,绝胜⼈⼒。"回答这是什么灌溉⼯具--筒车。这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唐朝。
理解:贞观之制,时间:唐太宗即位;含义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较为清明、⼈民⽣活⽐较
、经济繁荣、国⼒强盛;措施:①任⽤贤⾂(房⽞龄、杜如晦、魏征为宰相);②注意纳谏;③沿⽤隋朝三省六部制;④推⾏均⽥制和租庸调法;⑤重视⽂化教育。
20、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时代。成就最⾼、影响最⼤的诗⼈有李⽩、杜甫,其次是⽩居易。①李⽩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早发⽩帝城》《蜀道难》。②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深刻反映唐朝由繁盛转向衰落的历史时期。代表作:“三吏”“三别”。③⽩居易的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他的诗直⽩如话,通俗易懂。他提倡诗歌要反映现实⽣活,达到教育⽬的。是唐朝中期诗歌改⾰的代表。(诗歌特⾊: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魄雄浑,沉郁悲怆。⽩居易:直⽩如话,通俗易懂。)
21、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评价:
答:(1)、知⼈善任。他⽤⼈不计资历出⾝,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2)、虚⼼纳谏。唐太宗在位期间,进谏的⼤⾂很多,以魏徵最著名。唐太宗注意总结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他知⼈善任,重视纳谏;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减轻⼈民负担,发展农业⽣产。他在位时期,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所以说唐太宗是杰出的政治家
2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的⼥皇帝,她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富权略,能⽤⼈,掌握政权达40余
年,死后,唐中宗复位。
23、唐⽞宗李隆基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号称“开元盛世”。当时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有百万⼈⼝,各国的使节、商⼈、留学⽣数以万计。四⽅珍奇积聚,极盛极富。
24、唐朝多才⼦,更多有不屈不挠舍⽣取义之⼠。著名者如⽞奘只⾝徒步往天竺(印度)取经,过沙漠、翻雪⼭,越丛⼭峻岭,闯林莽沼泽,九死⼀⽣,历时19年,⾏程5万华⾥。
25、唐朝天宝初年,鉴真和尚乘船五渡东海挫败,⼏度死⾥逃⽣,历经12年磨难,虽双⽬失明,信念仍不减当年,六渡沧海终于成功,终⽼⽇本,成为⼀代宗师。
26、唐朝时期,中国是东⽅最先进的国家,⽇本先后派了⼗多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数多时达五六百⼈。这些⽇本谴唐使回国以后,积极传播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化,促进了中⽇的友好关系和⽂化交流。
27、宋代南⽅⽣产发展及经济重⼼的南移
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量中原⼈⼝的南迁,增加了南⽅的劳动⼒,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产经验;
2、⾃然因素:宋代南北⽓候变冷,南⽅相对适宜农作物的⽣长;南⽅⾃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表现:
1南⽅农业的发展的表现: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以⽔稻为主的粮⾷产量的⼤幅提⾼(“苏湖熟、天下⾜”);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棉花:从两⼴、福建到长江流域)
2、南⽅⼿⼯业的兴旺:丝织业⽔平超过北⽅(蜀地、江浙);棉织业⾸先在南⽅兴起并初步发展(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制瓷⼯艺取得新的突破(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造船业发达(⼴州、泉州),居世界⾸位。
3、南⽅商业的繁荣:南⽅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海外贸易的发展(1)外贸港⼝:⼴州、泉州(2)市舶司的设⽴;货币制度的变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28、蒙古族是中国北⽅⼀个古⽼的民族。12世纪末,铁⽊真经过⼗多年战争统⼀了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的⼤汗,尊称为“成吉思汗”,意思是“坚强的君主”。
29、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1271年他建⽴了元朝(公元1271——1368年),称为元世祖。元朝在成
⽴过程中及成⽴以后,发动了⼤规模的扩地战争,向西⼀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了重⼤影响。
30、明朝前期采取了哪些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另设殿阁⼤学⼠,以备顾问。2在地⽅,废除⾏省,设⽴三司,归中央管辖。3设⼚卫等特务机构。4科举考试采取⼋股取⼠制度。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制台湾府,⾪属福建省。
31、台湾⾃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台湾,后来逐渐占领了整个台湾岛。1661年,郑成功率舰队抵台,在当地⼈民⽀持下,打败了荷兰殖民者。第⼆年初,荷兰殖民者签字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争,在我国⼈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争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台湾,统⼀全国。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你怎样看待郑成功收复台湾?⼜怎样看待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中国历史知识答:⼆者都是为了祖国的统⼀⼤业,维护祖国的领⼟完整,都应该给予肯定。①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侵犯我国主权,破坏我国领⼟完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充分显⽰了中国⼈民反抗外国侵略的不屈不挠的英雄⽓概,维护了祖国的主权,是正义的。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及其⼦孙为开发台湾作出了贡献。②清军⼊关进⼊北京后,清政府开始对全国的统治。经过40多年的⽃争,统⼀了⼤陆,社会⽇趋稳定,经济恢复及发展。郑成功的后代变为分裂祖国的反动势⼒,国家的主权和领⼟的完整⾯临严重威胁,全国各族⼈民渴望完成和巩固国家的统⼀。1683年,清军进⼊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从此,台湾归⼊清朝版图,有利于祖国统⼀⼤业,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有利于台湾的开发。
32、⼩说四⼤名著明清时期,古典⼩说的创作进⼊成熟阶段。古典⼩说是明朝⽂学的主流。明代三⼤奇书:①元末明初,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部长篇历史⼩说。②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浒传》是我国第⼀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说。③明朝中期,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部充满浪漫主义⽓息的长篇神话⼩说。明清四⼤古典名著:明朝:《三国演义》、《⽔浒传》、《西游记》。清朝《红楼梦》,《红楼梦》代表了明清⼩说的最⾼成就。5吴敬梓《儒林外史》,蒲松龄《聊斋志异》。6戏剧有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朝洪昇的《长⽣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33、明朝的李时珍写了⼀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
明朝末年,徐光启写的《农政全书》是⼀部农业百科全书。书中介绍欧洲的⽔利技术,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近代科学技术的书籍
34、明朝时期,⽇本海盗商⼈经常在中国东南沿海⼀带骚扰。他们勾结明朝⼟豪奸商,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给中国沿海造成极⼤的祸害。这些强盗被叫做“倭寇”。明朝⼤将戚继光组织军队,给倭寇以痛击。1565年,戚继光联合俞⼤猷,把横⾏百余年之久的倭寇全部消灭。
35、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的主要措施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确⽴册封__、班禅的制度2、设置驻藏⼤⾂(雍正时)
⼆、粉碎⼤、⼩和卓的叛乱1、粉碎回部贵族⼤、⼩和卓的叛乱(乾隆时期)2、设置伊犁将军(乾隆时期)三、⼟尔扈特重返祖国
清政府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平定⼤⼩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尔扈特回归祖国;
雅克萨之战;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清朝中央政府确⽴册封__、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
雅克萨之战是在沙俄侵⼊我国⿊龙江流域,进⾏疯狂的领⼟扩张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为维护领⼟主权⽽进⾏的⼀场正义的⾃卫战争。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沙俄妄图继续鲸吞我国领⼟的阴谋,迫使其通过谈判的⽅式,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同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龙江、乌苏⾥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都是中国的领⼟。
36、“闭关锁国”的政策
清朝统治者实⾏“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商业的发展(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需同外国进⾏经济交流(3)为抵制国家的领⼟主权受西⽅殖民者的侵犯(4)害怕沿海⼈民同外国⼈交往,会危及⾃⼰的统治。
“闭关锁国”的措施:(1)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不许擅⾃出海贸易。(2)清朝统⼀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作为对外通商⼝岸,并对出⼝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阶段:只开⼴州作为对外通商⼝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州⼗三⾏”统⼀经营管理贸易。
“闭关锁国”的影响
学⽣讨论: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①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进⽽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②限制中外⽂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③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了被动挨打的局⾯。
想法”的思路⼤致是: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汲取教训;②坚定不移地⾛改⾰开放之路。
【近代部分】
1、鸦⽚战争
①虎门销烟:1.林则徐虎门硝烟(1)背景:英国向中国⾛私鸦⽚,给中国带来巨⼤危害(2)过程:1839.6,缉拿烟贩,缴获鸦⽚110多万千克,在⼴
州虎门海滩销毁(3)意义:表明了中国⼈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和勇⽓,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和利益。
②中英《南京条约》1842.8(1)内容:割地(割⾹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埠通商(开放⼴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岸);协定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英商进出⼝货物所缴税款)
③鸦⽚战争的主要影响: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次鸦⽚战争
英法联军⽕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侵略者北京圆明园
俄国侵占我国⼤⽚领⼟:第⼆次鸦⽚战争期间,总共侵占150多万平⽅公⾥
3、收复新疆
(1)原因: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国阿古柏⼊侵新疆,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2)经过:1875年,左宗棠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81年中俄双⽅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3)新疆建省:1884年
4、甲午战争
黄海⼤战:1894年9⽉致远舰管带民族英雄邓世昌阵亡 (后来发⽣旅顺⼤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覆灭)
《马关条约》 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
(1)内容:割地、赔款、开⼚、通商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彭湖列岛给⽇本;②赔偿⽇本军费⽩银⼆亿两③允许⽇本在中国开设⼯⼚;④增辟通商⼝岸等(2)影响:⼤⼤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5、⼋国联军侵华战争
经过:1900年6⽉,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法、德、意、奥⼋国联军两千多⼈,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夺取⼤沽炮台,⼜攻占了北京。
《⾟丑条约》(1)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赔偿⽩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住。
影响:①给中国⼈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备考建议
本考点应注意的⼏个重要战争——两次鸦⽚战争、甲午中⽇战争、⼋国联军侵华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了解中国⼈民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事迹。
6、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1)前期:“⾃强” 军事⼯业
曾国藩办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上海) 左宗棠设⽴福州船政局。
(2)后期:“求富” 民⽤⼯业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上海)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
评价:(1)性质:⼀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救运动
(2)⽬的:主观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3)作⽤:没有使中国⾛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进了西⽅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7、戊戌变法⼜称百⽇维新:1898年6⽉—9⽉(103天)
内容:改⾰政府机构,裁汰冗官;发展⼯商业;训练新式军队;创办报刊,开放⾔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才;废除⼋股⽂,取消多余的衙门和⽆⽤的官职
8、⾟亥⾰命
(1)孙中⼭的主要⾰命活动:1894年在美国檀⾹⼭创⽴兴中会;1905年在⽇本东京成⽴中国第⼀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2)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亥⾰命也是资产阶级民主⾰命的指导思想
(3)武昌起义:1911年10⽉10⽇在武昌爆发;后全国有14省宣布独⽴,清朝统治迅速崩溃,史称⾟亥⾰命,但最后的⾰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