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传承与交流 知识点总结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
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传承与交流
知识结构
专题线索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受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形成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线索一 中国古代的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思想上自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过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儒家思想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使这一思想体系能够不断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线索二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学艺术
中国传统科技成就辉煌,农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成就突出,四大发明更是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的成功转型。古代中国文学艺术源远流长,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队伍的壮大,文学艺术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
线索三 古代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交融
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突出,源远流长,学校、书籍、图书馆等在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民族间、中外之间的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圈形成和扩大。
考点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传统文化的演变历程
时期
演变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创立和发展)
孔子创立儒学,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西汉时期(改造和正统)
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此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魏晋隋唐时期(挑战与危机)
佛、道、儒三教并存,玄学盛行,儒学危机,儒家学者掀起复兴儒学运动
宋明时期(转型与成熟)
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程朱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王守仁在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
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传统文化优秀内涵
内涵
表现
重视以人为本
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思想;孔子提出;孟子的仁政
民本思想
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老子提出的概念,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张载、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等人的思想都有家国情怀的体现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见贤思齐;墨家主张尚贤;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中的内容,孟子与屈原的思想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主张和而不同
西周太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孟子视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
深化提升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使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发展
(1)儒学地位:儒家思想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2)儒佛关系: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屈从到隋唐时期取得坚实的理论基础,形成独立的宗派体系。
(3)道佛关系:道佛之间从魏晋南北朝时的道佛互用转为隋唐时期道佛争宠,并最终与儒学相互交融,孕育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官方正统哲学——理学。
3.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哲学化:传统的道德信条式的理论经由宋代理学家的改造,发展成哲学理论体系。
(2)儒学佛道化:主要表现在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借鉴佛、道的传教谱系,创立道统;吸收佛、道的禁欲主义。
(3)儒学世俗化:程朱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成员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历史概念——致良知
是良好的道德,是社会的规范;是内在自觉,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了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才能追求的境界,即为基础,来维护。
致良知 王守仁提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其实就存在于本心之中,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致良知的提出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正式完成。
儒学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以李贽、戴震、颜元、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家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倡导重欲、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全新的均衡幸福观。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科技、医疗与文学艺术
时期
概况
先秦至秦汉
科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九章算术》、蔡伦改进造纸术
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
史书:《史记》《汉书》
文学:春秋末年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汉赋、乐府诗
魏晋至隋唐
科技: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唐朝雕版印刷《金刚经》、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朝僧一行地球子午线长度、孙思邈的《千金方》、唐政府的《唐本草》
文学:魏晋时期的建安文学、田园诗、民歌、唐诗
艺术:东汉末年,书法成为艺术;魏晋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文人画兴起;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艺术
辽宋夏金元
科技:北宋出现活字印刷术、北宋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和简仪、元朝王祯的《农书》
文学艺术:宋词、元曲、话本;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山水画突出,注重意境。文学艺术走向平民化、世俗化
少数民族文化:契丹文字、女真文字、西夏文字、畏兀体蒙古文、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
明清
科技:传统科技继续发展;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文学艺术:小说和戏曲取得了重要成就,文学艺术进一步走向世俗化、平民化、个性化
深化提升
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与变革,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词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5)宋元时期,商品经济与市民阶层的壮大,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2.市民阶层壮大对中国文化走势的影响
(1)在士林风气上,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主要的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了士人标榜的信条。但到了明朝,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
(2)市民阶层兴起对晚明学术的影响,晚明学术一大特点是启蒙思潮对人性的解放。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李贽、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都从各自的角度阐释新的经济条件下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革要求,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提出中国历史知识“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社会思潮相一致。
(3)除反抗封建礼教这点之外,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恶的道德观等特点。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已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主流的儒家思想与宗法文化。
(4)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世俗文学的发展。世俗文学的创作达到了高峰,知识分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市民阶层,了解市井百姓的生活状况、生活情趣,熟悉大众的语言,甚至商业行情。
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特点
本土性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多样性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包容性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凝聚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连续性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统一性
从秦汉时期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
保守性
中华文化具有稳定性,如中原地区农耕文化模式的稳定性,或称之为保守性
开放性
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2)价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