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纳西族文学
作者:施丽春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2期
作者:施丽春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2期
摘要:东巴文学与宗教的关系从根源上受阿里藏区苯教影响深重,但又融合了佛教、道教、巫术等宗教因素。这种文学作品极具纳西族独特的彩。
关键词:东巴文字;祭祀教职人员;殉情
纳西族文学的发展和其他民族的文学发展一样,经历了口传文学、祭祀人员记录和作家文学三个阶段。这种发展轨迹是所有民族文学发展的三阶段历程。但纳西族文学在明朝以前一直是口传文学和祭祀人员记录为主,几乎没有作家创作文学的成果;明清以来才陆续出现作家文学,至今形成了以作家创作为主、东巴祭祀文学为辅的文学发展现状。
纳西族的东巴文学作品主要有反映原始社会先民生活和世界观的神话、歌谣和史诗,还有反映奴隶社会初期和封建社会生活的传说、诗歌。这些作品,以东巴经文的形式流传于世,它们的作用不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众的读书需求,而是为了纳西族民众生活中各种宗
教、生老病死活动而服务的祭祀作品。主要的读书人是世代沿袭的东巴教教职人员。东巴文学作品有些特殊的地方:创作者特殊,内容特殊,用途特殊,文字特殊(用东巴文字这种象形文字写作)。
纳西族舞蹈纳西族从更远的历史来源上讲,不是真正的丽江原住居民,和普米族一样都是古代羌族从北方迁徙过来。口传文学必然有对自然灾害、人的起源、战争的思考。一、从民族交流角度而言,因为地域靠近藏区,东巴文学和东巴教义深受藏文化的影响。二、东巴文学与宗教的关系从根源上受阿里藏区苯教影响深重,但又融合了佛教、道教、巫术等宗教因素。这种文学作品极具纳西族独特的彩。三、东巴文学作品用东巴文字书写时,表述了人类起源、人的繁衍、战争、远古洪水等一般意义的神话传说题材。这些作品具有特殊的用途:阐释东巴教教义,完善教典,让东巴法事生动形象,吸引教徒,传播东巴教。四、东巴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必须以民俗为载体。在特定的习俗场合来演唱或吟咏。它的程序规则:活动仪式结合演唱、舞蹈,祭天要吟诵东巴经;结婚诵读《祝婚歌》、《请客调》;丧礼上东巴吟唱《挽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