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冠参考资料峰风景区导游词
僧冠峰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观光的景点是“僧冠峰风景区”,旅游车将行进十五分钟,听我简略介绍一下这处景区概况,承德有句老话:“游了僧冠峰,莫道人间无仙境,僧冠峰上转一转,健康快乐永相伴”!
僧冠峰景区位于市区南部环城路旁,它的主峰海拔654米,相对标高300米,是市区周围最高的山峰。这座山峰的主峰顶端是圆形山体,上大下小,远望就像中国出家人带的帽子,因而乾隆御题“僧冠峰”。在游览避暑山庄,外八庙的时候,时时都能在登高远眺时望见它,在我们承德人的心中,它是一座神山,因为每逢夏秋之际,这座山往往都是云雾缭绕,如绢似纱,非常奇妙壮观,因而当年清代乾隆爷在御制诗中赞美它“鸡冠挂月三千丈,僧帽连云数百余”于是在古今文人墨客的笔端流出了关于它的美妙传说。另外,2004年,承德文物部门在僧冠峰风景区山颠发现距今3000多年的,使于春秋时期的夏家店文化遗址,更为僧冠峰风景区增添了文化内涵。老百姓的口中更有它的一段段传奇故事。
僧冠峰风景区于2004年8月21日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它以秀丽多姿的山川,诗话般的樱花园,半山腰间的绿广场,舒适的“锦江大饭店”,夜间的观景台和极富探险情趣的1600米滑道,尤其是主峰脚下清代采石场的千米山崖的大型人文景观“世界佛教之光摩崖雕刻”蕴含了世界佛教博大精深的源流史和丰富的佛教造像艺术知识,吸引着四海的宾朋,八方友人。
好了,各位朋友请看:车前方的那座山峰就是僧冠峰,昨晚的一场喜雨,使他又披上了绚丽的“霓裳”,让我们去一睹它的风采吧。
《在停车场的导游图前》各位朋友: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景区导游图,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景区概况:
僧冠峰风景区是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独立景区,同时又是避暑山庄,外八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独立景点。东起武烈河畔半壁山,西至山神庙沟,这里山势险峻,峰峦起伏,山脚之下,武烈河水滔滔不绝,蜿蜒流向东南,景区占地面积400公顷,自然,人文景观浑然一体。御赐僧冠峰、天成达摩像、龙王拜佛等奇峰异石形似神俱;缤纷灿烂的樱花园使人如同置身于暮春四月的东京,体味浪漫的异国风情;精致的丁香园、葡萄绿廊、枫树园等植物景观使景区四季风景如画;60公顷森林浴场缥缈浩瀚,置身其中神形俱爽;世界佛教之光摩崖雕刻汇集了世界佛教经典艺术造像之大成,高妙庄严,气势非凡;德国威岗管轨式滑道惊险刺激,令人乐此不疲;四星级锦江文冠饭店功能齐全。登上僧冠峰你能同时观赏到苍茫的山林与都市的繁华,佛教艺术造像与清代采石场的自然风貌。现在我们将从绿长廊——300米的葡萄藤架出发,先一睹樱花园的风姿,在从它的西侧乘德国“威岗管式”滑道上山游览“世界佛教之光摩崖雕刻”,在那里汇集了各国佛教经典造像之大成,妙像庄严气势恢宏,然后沿崎岖小路登上主峰——僧冠峰,一路上你将看到“达摩老祖像”、“龙王拜佛”等奇峰异石,领略大自然的鬼斧
神工,从主峰下来,我们到观览台摄影观光,远眺锤峰“孤石云举”,广人岭“叠嶂云岑”,现代化的都市与清代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外八庙尽收眼底,一览无余,使人顿觉:“踏遍山川何处醉,乐在僧冠忘凡间。”相传,这里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策马上山,用马鞭指点江山,选定避暑山庄园址的地方。
《在葡萄藤架长廊》
朋友们:大家经过的是景区内300米长的葡萄藤架,它高6米,宽8米,它的长度比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还要长100米,设计者独具匠心,选择叶密果稠的酿酒原料紫山葡萄,春天四月份发芽,六月份开花,果熟季节在八月初,至中秋前后采摘,游人们经过这里,总能闻到阵阵清香。为人们遮荫纳凉的同时,使人们产生遐想,仿佛到了盛产葡萄的吐鲁番,著名歌唱家关牧村的保留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有人会唱吧:“葡萄园几度春风秋雨,小苗儿已长得又高又壮,果园的姑娘阿娜尔罕呦……捎去了一串串甜美的葡萄……
《在樱花园》
各位朋友:眼前这片树林是这座景园的特殊林带,大家请看这块光滑的大型黑斑纹鹅卵石,上面镌刻着“樱花园”铭文。噢,原来这里栽植的树木主要是樱花,再请看这座木制的日本式结构的牌坊,牌坊上是中日两种文字的“樱花园”简介,并有日本柏市市长的手书,它记述了这些樱花是承德和日本柏市友好的象征,日本柏市市政府访华团在1999年访问承德时赠给承德人民的珍贵礼物。共计365株樱花,全
嵩山少林寺在哪
栽植在这里,这片樱花园已在承德生活了10年,年年怒放动山城,人们争相前来观赏。樱花是日本的母本观赏树种,于四月下旬开花,花期为20天,状似桃花,婀娜芬芳,这些鲜活的生命给这座景园乃至承德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一份绚丽。但是,望着这些中日友好的樱花使者,承德人会不禁想起1933年3月4日那个充满阴霾的日子,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承德这块美丽的土地,放火烧掉了避暑山庄的“勤政殿”“卷阿胜境”殿。进而掠走了山庄宫中、外八庙大量的国宝,运往日本,时光荏苒,硝烟弥漫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日本的樱花在承德绽放,这是我们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象征,也是世界人民企盼和平的花卉图腾。
《在德国威岗管轨式千米滑道起点》
各位朋友: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迅猛发展,许多高科技旅游设施被人们喜爱。这里就是这座景园的独特高科技项目——管轨式滑道乐园,它坐落于僧冠峰脚下的山体之上,葱茏的绿植物带中,乘坐它上下山,非常方便适宜,会给咱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险刺激,这条滑道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管轨式滑道,性能优良,安全可靠,滑道总长1600米,起点是樱花园西侧,沿山体迂迥蜿蜒,峰迥路转,呈不规则环状,乘坐安全舒适,老少皆宜。速度快慢由自己掌握,操作简便,一分钟即能学会,下滑时最高时速可达4
5公里/小时。请大家注意听我讲一下乘坐滑车的注意事项:(略)
《在主峰——僧冠峰脚下》
朋友们:这里是一段陡峭的山脊,我们穿过了一段绿茵浓浓,林木茂密的陡坡,让我在这歇歇脚,这里是主峰脚下,请大家抬头仰望,我们看到临崖天然形成的一尊佛头像“达摩老祖”。一丛长在悬崖上的灌木,是他老人家浓密的眉毛,那活脱深邃的眼神,宽阔的前额,正对着山城公路的入口处。
达摩老祖是谁呢?熟知佛教的朋友知道他,不太熟悉佛教的朋友也听说过他,有人称他“菩提达摩”,有人叫他达摩老祖。人类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古印度南天竺香至国国王第三子,本名菩萨多罗,他与佛祖释迦牟尼一样,也属于刹帝利种姓,是个贵族后裔,他幼年就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的后裔般若多罗为师学习大乘佛教,按时面壁养性观想,从不懈怠,功成后他问师傅“应去何处教化?”也就是说应去何处传经布道,师傅道:“应去震旦”,震旦就是古代中国的称谓,于是达摩于公元527年飘洋过海到达广州,又由金陵顺流北上,相传他来到江边,江水茫茫无船可渡,便向一洗衣老妇化来一根芦苇,放入江中,双脚踏上,凭借一阵东南风悠悠北去,可见他的法力无边啊!他在这一年来到嵩山少林寺,于是就有了达摩面壁九年,把自己的身形摄入寺后的一个天然石洞之说,至今少林寺有“达摩洞”“面壁石”两处风景,因达摩面壁禅定对中国佛教影响很大,人们便把达摩提倡的禅定静虑,消除杂念,顿悟成佛的方法,成为禅学,他所开创的这一中国宗派成为禅学。禅学传了六代宗师,第一便是
初祖达摩,后来达摩把衣钵传与二祖慧可,功成隐退,离开了少林寺,没想到一千几百年后,我们又在这里见到了他老人家的面庞,他来到这里做什么哪?这里有短传说:
相传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润六月初四,康熙皇帝从遵化遏陵途径宽城来这里的雹神庙一带,选址拟建一座大型行宫,以备木兰秋狝途中驻跸之用,身边懂得“堪舆”的官员正在滔滔的武烈和水边精心谋划,这时康熙皇帝下意识的抬头南望,忽见达摩老祖显相,乐呵呵地在云端招呼着“玄烨”,并把头上的僧帽挂于山头之上,为康熙皇帝指点上山的方向,康熙皇帝突然想起此行前在宫中做的一梦,眼前正是梦中情景,不由喜上眉梢,打马沿山路而上,无奈路途坎坷,只好拴马于山腰,带侍从徒步登到这里,汗没来得及擦一把,便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正在此时,一蒙古王爷的队伍也来到山上,太监奏报“喀拉沁旗王爷,乌拉岱前来觐见万岁!”康熙大喜,这位王爷就是主动敬献热河这块牧场的蒙古首领——乌拉岱。
于是康熙皇帝仔细校阅了眼前的地理风貌,“四周山合围”奇峰林立,层峦叠翠,万灵荟集,“磬锤峰“毗领相望,”广仁岭“挺拔耸峙,武烈河水从遥远的天际破空而下,从僧冠峰脚下流向东南,好一幅无比壮美的山水画卷,行宫不设此处,更筑何方?
此后,康熙皇帝曾几次登临山下,如醉如痴,又经访问村老,得知这里“绝蚊蝎,人少疾“终于选定园址,于1703年动工修建热河行宫,并派直隶总督噶礼总持开工。
《采石场》
各位朋友:大家在这里有些奇怪,好好的山体为何少了一半,什么人用“愚公移山”的方法把这座山
体移走一半?让我来告诉大家,这里就是300年前修建避暑山庄的采石场,大家请看,这纵向大约1500米的裸露岩体呈褐黄,它的彩沉稳,石质坚硬,适合古代建筑所用石材,地质学中称海底沉积岩,算起来这个采石场迄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了,从1702年开始,大约一个世纪左右,石料源源不断从这里车拉人扛运往避暑山庄,大部分石料经过锤炼用在了山庄20华里的宫墙之上,一部分用在了山庄园林的建设,大约从这里采石料百万立方,如果把山庄的宫墙比作长城,那这里就是“长城”的起点“老龙头”了,采石场经过三百年的历史沧桑,是研究山庄历史文化的绝好见证。
说到采石场修建山庄,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康熙委派直隶总督噶礼,总持避暑山庄肇建,而他成了清康熙年间少有的一大贪官,康熙知道后大怒,但康熙皇帝究竟不愧一代明君,此时山庄已初具规模,而宫墙,尚未修成,康熙责令噶礼加速修筑宫墙,20华里的宫墙,要求平均高度6米,下宽3米,上宽1.5—2.5米,外墙修雉堞,内设错马平台24座,外设堆拨房54座,而这项巨大工程,却再也不从工部拨银,而是让这贪官自负,罚得噶礼倾家荡产。山庄于1711年由热河行宫更名为“避暑山庄”,康熙皇帝在他《御制避暑山庄记》中写道:“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此亦古人因物而比兴,不可不知,人君之奉,取之于民,不爱者即惑也…”此情此言,于古于今,教诲不浅啊!
这裸露的山体本身就是一道绝好的风景线,大家请看:景园的设计者独具匠心,锦上添花,因材施治在山体上,建起了雕塑长廊。
《在“世界佛教之光摩崖雕刻”》
各位朋友:如果说清代采石场能够让人认识到清王朝的一个政治中心的历史源头,那么,这里的“世界佛教之光”摩崖石刻更能带给您一次巨大的心灵震撼。它给这壮美的山体披上一件华贵的霓裳羽衣。大家已经参观了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及其周围寺庙,所缺憾的是能够在一处景观浏览到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源流了。
这座佛之光长廊的策划,出自“锦绣中华”的设计者,原中央美院院长候一民大师之手,它集中了世界各园佛教经典艺术造像之大成。模仿了我国佛教“四大石窟”造像艺术之精华,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佛之光”摩崖雕刻总长为300米,所有佛像都为赫黄,与山体颜和谐匹配,朴拙自然,妙像庄严,气势非凡,去除寺庙纷繁的遮盖,与大自然和谐相融,自然让人们在这辽远广阔的蓝天白云之下,心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空灵之感。
这里最高的佛像达33米,几组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造像表现了佛教创立及其流传路线和历史进程,向
人们展现了佛国世界精妙绝伦的文化艺术。所谓佛国世界是指佛教而言,“佛”是指佛陀的简称,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思就是觉悟者,它与共产主义所指的“觉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概意思“佛”就是觉悟了的人,人就是没有觉悟的佛,佛经上说,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佛。“佛教”是指佛陀的教育,现在通称释迦牟尼佛,他是古印度伟大的思想家、伦理家和哲学家,他创立了佛教。佛教主要流行区域为亚洲,是世界性宗教,近年来欧洲有许多人也开始信仰佛教,如法国依佛教的就达15万人之多,可见他的传播之广。那么佛教是怎样传播的哪?它的路线主要分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二条路线,一条是由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这些国家的佛教就称为南传佛教,南传佛教又称为“上座部佛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乘佛教。一条是从印度北部传入中亚地区,然后由中亚传入中国,再有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等,这些地方佛教通称为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
佛教造像艺术,呈现出地域广,民族性强、风格流派多特点,请大家随我到摩崖雕刻来看看不同流派的佛教造像,相信朋友会从中感悟人生,吸取一份精神财富的。
一、《在巴米扬大佛前》
朋友们:立在我们面前这尊大佛,名字叫“巴米扬大佛”,佛高33米,巴米扬是个地名,它位于阿富汗,是古代连接印度和欧洲的重要通商之路,早在公元6世纪之前,佛教在这里扎下了根,这里的先民
们在巴米扬兴都库什的山下河谷地带,开凿出规模宏大的石窟,其中最为壮观的十三尊巨大的佛陀立像,最高的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尊,大佛原高55米,它身上的衣服皱褶非常独特,大家猜猜看,它是如何制作的哪?让我来揭开这个秘密吧,它是以钉在佛身衣饰上的绳索为基础,在以石膏塑造,最后彩绘而成。
七世纪唐僧玄奘法师西游,曾在大佛前瞻礼,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描述到:“王城东北山啊,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光晃耀,宝饰焕烂。“便是对大佛的真实记载,后来伊斯兰教在阿富汗盛行时,大佛便被毁坏了头部,更不幸的是2001年,屹立了1500年的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武装全部炸毁。使这样的举世闻名的宝贵人类遗产从此消失,这不能不算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遗憾,塔利班武装逃走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佛的残骸保护起来,作为永久纪念。
朋友们:这尊大佛在这里再现,大家,想到了什么?请大家看他面部表情平和安详,一双慧眼平视大地,不是正在为众生祈福吗?听了巴米扬大佛的遭遇,我想朋友们心中都是一样的,让我们共同祝愿国家昌盛,世界和平。
二、《在佛之光长廊》
各位朋友: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在巴米扬大佛东西两侧,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画面之上我们依次可以看到:公元2--3世纪在印度阿加塔拉出土的,高67厘米的石雕弥勒佛。现藏与缅甸巴岸博物馆,
以白云石雕而成的精美造像“八相成佛”。
三、造于公元11世纪的的斯里兰卡一手托宝瓶,一手执莲花的供养人像:
四、制作于公元17世纪铜镀金泰国宝冠佛;保存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石刻如来立像;(又称燃灯佛授记)石造如来立佛(喀布尔博物馆):此作品中间的燃灯佛为高肉髻,肉髻和头发在正中部分为两绺。脸部面型,两只长型眼睛似乎相隔较远,眼睑大,嘴亦大,以上诸点与犍陀罗佛的雅利安系的脸不同,想来是蒙古系血缘引入了这个地区人们的脸上。近于无个头长的矮而丰伟的躯体虽与迦毕式的神变像(即舍卫城神变相,其形象为双肩生火焰,双足出水--译者)有共同的要素,但在此像上这些特别明显,又有两只大手亦有特,衣褶为犍陀罗上也见到的绳状表现,但来龙去脉的关系交代不清,然而表现神变的两肩火焰和光背上部遒劲来敷莲花富有个性,这方面和佛传故事中的“舍卫城神变”表现释迦出火的神通力场面是共通的,如来右侧有披头散发的人物,可知是意味着佛教故事开头的“燃灯佛授记”的场面。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释迦牟尼前世曾买五茎莲花贡献该佛,故被授记九十一劫之后“此贤劫”(现在之劫)时当成佛。
五、印度的兰达出土,造于公元8-9世纪,高106厘米的石雕文殊菩萨像。公元五世纪,在印度萨尔纳特出土的原高133.5厘米,保存在新德里国家博物馆的观音菩萨是雕像。
六、还有反映佛祖一生经历的几组石刻浮雕:“托胎灵梦”、“树下观耕”、“告别爱马”、“太子游四门”、“
半夜逾城”、“苦行像”、“初转”、“佛陀与弟子们”、“降魔”、“梵天劝请”这些生动的画面,把我们仿佛带到了一个真实的佛国世界,跨越时空,回到了佛祖生活的时代,是想唐代法师玄奘曾用17年漫漫岁月圆了的西域取经梦,我们却在片刻时间便逾越了万里之遥,我们在这座艺术的画廊里,领略到了那么多弱小国家的先民们是怎样用他们的灵巧之手为人类创造出灿烂的佛教文化呀!
七、大家请看这座佛塔:佛塔是佛祖涅磐后供奉“舍利”的特殊建筑,这座佛塔名为仰光大佛塔,又称:“瑞德宫宝塔”,它是缅甸的象征性建筑,它位于缅甸仰光的佛教圣地茵雅湖附近,这座塔建于公元6世纪,用以供奉从印度带回的八根佛发。塔建成的高度从最初的8米。增至22米、90米,最后增至112米。塔身包以金叶,塔顶装饰有大量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四周悬挂一千多个金铃和四百多个银铃,可以说是缅甸最著名的国宝,是缅甸的象征性建筑,是缅甸最为重要的佛教圣地。这就是他微缩的样子。
八、大家再请看:这是谁的美丽大眼睛镶嵌在这艺术的长廊之上,这双眼睛沉静而神秘的向四方射出锐智的光芒,它叫智慧眼,人称佛眼,据说这样的眼睛透视过去,预知未来,掌握现在,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佛塔中部四面各有一双这样的眼睛,于是他也流传到我国西藏等地的佛寺之中,它的寓意就是佛陀对世上的万事万物无所不知。
九、各位朋友:大家所到过的佛寺当中,佛前都供奉八宝,其中为首,那么这座雕塑长廊中为什
么把单独且纵向雕刻于此哪?因为它起源于印度十三世纪浮雕,在佛教中有两种含义:其一,在印度古代传说中,它代表转轮圣王的法宝:“转轮”,能摧毁山岳、岩石、战胜顽敌,威力无比,用它来比喻佛法,能摧毁众生心中的烦恼,证悟本有的智慧,也就是说人如果能树立坚强的人生意志,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其二,表示佛祖说法,如同车轮一样轮转不停,在藏传佛教寺庙以及我国的汉家寺庙中建筑的装饰中用的更多,如: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的大红台之上,都有两只鹿拥戴一个大型的装饰。这种图饰表示佛祖的“初转”,地址是古印度的“鹿野苑”。
十、佛祖的八相成道: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悉达多,母姓乔大漠,族姓释迦。释迦牟尼是一种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悉达多成道后,则称佛陀,略称为“佛”,意为“觉着”或“觉悟真理的人”。如果除去宗教的外衣,作为现实的人,释迦牟尼则是古印度伟大的思想家,伦理学家和布道者。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这是位于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特附近的一个小共和制国家。相传他是净饭王之子,他是共和政治下参政的贵族代表。迦毗罗卫国是以农业立国的,他无论在政治地位上还是军事上都很弱小,又处于大国挟持之中,东南方是强大的摩揭陀国,兼并连年,释迦作为一个弱国统治阶层中敏感聪慧的青年,在社会大动荡中意识到一种迫切的危机感,他要寻求危机的解脱,是合乎情理的。传说释迦出生后,相士预言他将来不做转轮王就将成为大思想家,那么,既然残酷的现实堵塞了通往转轮王的通途,他只好求其次去探索精神解脱或者说灵魂解脱的“法门”。
释迦的生卒年月已不可确考。根据佛教记载推算,他大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享年80岁。释迦生活的时代大体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文明的发达期。人类文明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出现了发展的高峰,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必然,确实耐人寻味的一个课题。
相传释迦出生7天后,生母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他是由姨母摩诃波提一手抚养大的。释迦相貌端庄、天资聪颖,其父净饭王对他寄予极大希望;希望他能继续统治,摆脱强邻的侵犯。为此,净饭王从各个方面对释迦进行严格的教育和精心的培养,终于使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文武兼备的太子。释迦16岁时,与邻国公主表妹耶输罗结婚,后来生了一子即罗侯罗。19岁时,释迦终于感悟到释迦族的危机是不可挽回的,因此毅然抛弃王子的高贵地位,离妻别子,出家修行,以求另辟蹊径,解脱人生的痛苦。
释迦出家后,先到当时政治和文化中心的摩解脱,跟随沙门修习禅定,但不得要领;他又到尼连禅河旁的密林深入修苦行,前后达6年之久,仍然徒劳无获;于是他又到菩提伽耶著名的菩提树下,冥思苦想,沉思人生的真谛,据说终于觉悟成道,时年三十五岁。释迦证悟成道后,为了使他的学说能让更多的人理解与接受,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会考活动,其传教的范围遍及中印度恒河流域各地。释迦在传教过程中还创立了佛教僧团组织,同时,主张种姓平等,佛教僧团包括了各种姓的人。释迦晚年安居于王舍城附近,在80岁高龄时,逝世于拘尸那迦城。释迦是人不是神。生于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他不安于现状,不思享乐,毅然投入追寻真理的沙门思想家的行列,这是难能可贵的。他也善于总结和吸
取其他沙门思想家的成果,佛教学说就有相当一部分与上述沙门思潮有直接间接的联系,但佛教又截然不同与其他沙门思潮,其独特的宗教与哲学思想是人类思想中的瑰宝。释迦终于以其不懈的追求、杰出的思想,而成为有史以来极少数以个人力量改变人类面貌的伟大人物之一。
十一、《佛祖八相成佛》:现藏缅甸巴岸博物馆,是以白云石雕刻而成的,原作高13厘米,制作极为精美。中间的主尊师佛祖释迦牟尼,周围雕刻有描述佛一生的多个场面。释迦是历史人物,这是速写,但通常人们所谓的“释迦牟尼”却是经过佛教徒神化的,作为教主作为佛陀的释迦牟尼,而“八相成佛”,事实上也就是佛祖不平凡一生的八个主要阶段,是简略的佛传故事,因而也是佛教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据佛经记载,释迦在过去世很早已成道,为了度化众生,才化身“显现”八种相状,应时对机地降生人间。八相为:降兜率、入胎、出生、出嫁、降魔、成佛、转、涅磐。
1、降兜率。释迦生前,愿为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即后来的弥勒净土)。大约有4000年之久。
他观察五种因缘(时间、地点、国家、家庭、父母)已经成熟,便决定降生人间,度化众生。
2、入胎。释迦化乘六牙白象,象鼻卷一朵白莲花,下降北天迦毗罗卫国,从净饭王夫人摩诃
摩耶的左肋入胎,相传释迦在母胎中还能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说法,此称“住胎”。
3、出生。按照古印度风俗,妇女必须回娘家分娩。摩耶产期将至,在回娘家天臂国的途中,路
经蓝毗尼花园,她突然心血来潮,欲在此稍事停留,进园游览。她信步走到一株繁花盛开的婆罗树下时,猛然感到一阵腹痛,她急忙攀住一根树枝,于是释迦自摩耶右肋出胎,成为悉达多太子。此称“树下诞生”。传说太子下地既能行走,周行七步,步步生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此称“步步生莲”。适时,天雨香花,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此称“九龙灌顶”。
这天是四月初八,后来成了佛教的“浴佛节”或称“佛诞节”。
4、出家。太子降生后,净饭王请最有名的星相家阿私陀为太子预卜未来,阿私陀说:太子若继
承王位,将会用他的智慧统一全世界;如果出家,则会成为全人类的救星,成为伟大的圣者,此称“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