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其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常识,还承载着各种优秀文化。开展古诗词教学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汉语文化,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情操。据了解可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包括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古诗词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受教育改革的影响,古诗词教学在语文课堂当中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引言
古诗词内容虽然是音韵平仄的,但实际上理解起来并不容易,说它是教学难点和学习难点亦不为过。因此,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主导者,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当从深入研究文本开始,肯定古诗词的学习价值,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古诗词的意义,使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面对古诗词时,有情不自禁的学习欲望。
1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意义
古诗词是古代文人墨客的重要智慧结晶,也是语文课本的重要部分之一。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堂中的古诗词教学积极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再者由于古诗词涉及的领域与题材较多,用词十分简约干练。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后,就会增加语文知识积累,在写作中可以应用大量的古诗词素材,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古诗词也是一种“艺术品”,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古诗词而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古诗词教学工作。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2.1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知,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换一种角度看,古诗词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语文阅读。由于古诗词语言表达凝练,思想深奥,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就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就会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现状的出现,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就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根据不同题材的古诗词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例如,学生在学习《咏柳》这一课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整首诗的翻译,最后,带领学生进行全文背诵,整节课下来,学生很难理解咏柳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和情感,也没有掌握相应的古诗词分析技巧。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古诗词的教学地位就逐渐得到提升,为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古诗词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该加强学生对古诗词意境分析能力的培养,应不断创新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在进行《咏柳》这一古诗讲解时,教师可以导入与春天有关的歌曲供学生欣赏,当歌曲完毕后,教师就可以导入《咏柳》这一古诗的讲解。当教师讲解完毕后,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将这首诗改编成曲,供学生诵读、歌唱。利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不仅是对传统古诗词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1]。
2.2创设学习情景
古诗词注重对环境的描写,经常用最精简的语言描写最真实的情景,因此,老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开展情景教学。在学生对所学习的古诗词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后,再进一步讲解古诗词的含义及情感,在讲解的时候将古诗词中的情景描绘出来,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力与自身情感,最好能够结合自身的经历,让学生身临其境,由老师的
描述调动自身的情感,细细斟酌古诗词中一字一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更深层次理解古诗词当中的内涵。如《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前两句重点写景,后两句转入议论。教师引导学生冥想诗句呈现的画面: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在创设的情景中学生近距离感知了西湖不同的美,了解了诗中描绘的湖光山,感知西湖晴天之“潋滟”,雨天之“空蒙”。进而转入后面诗句的理解,将西湖比作“西施”,赋予西湖女性特有的生命灵性,由此可以揣摩出诗人创作时的兴奋及洒脱的情感,融情入景,意境深远。创设学习情景能够丰富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的感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2]。
2.3联系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方法已经不再允许教师使用,而是要思考如何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意识。因此,针对于古诗词教学而言,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不妨联系创作背景,到活水之源,从诗词背后的故事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诗词背景的辅助作用下深化学生对作者情感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古诗词的创作价值,认识到学习古诗词有哪些帮助,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向好发
展。如《夏日绝句》这首诗的教学活动中,我在初始教学环节以诗题为出发点,结合李清照所处时代,为学生介绍创作背景,使学生懂得了为什么这首诗叫做“夏日绝句”。进而对学生讲述了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故事,帮助学生解读了相关的历史人物,为学生学好这首诗做了良好的铺垫。然后,我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对诗句内容做了赏析,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人杰、鬼雄”二词在诗句中所表现出的豪迈之气,让学生同时感受到了项羽的悲壮之举和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之后,我要求学生带着对诗句的理解合作诵读了这首诗,旨在使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譬如“生”与“死”,“人杰”与“鬼雄”的相对性。最后,我点名不同的学生表达自己的读诗体会,从而在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形成了对这首诗的高度认可。这样,学生的兴趣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被激发,在充满动力的基础上理解了这首诗既是作者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南宋懦夫的讽刺,取得了预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3]。
结语古诗词改编的歌曲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古诗词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落后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古诗词教学进度的开展,影响着学生文学
素养的提升。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就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古诗词课堂教学当中适当引入创新性元素,从而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文学修养和文学情操的培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瑜瑜.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0):65.
[2]王宗太.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9(09):46.
[3]张海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家长,2019(24):11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