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共赏吟写听合璧
【摘要】古诗词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古诗词教学实际上是用文学的方式来教中华民族文化。本文从走出传统古诗词教学注重对字词句的诠释和翻译的误区出发,就如何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篇目,又能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激发联想和想象,品味诗词的丰富内蕴,获得审美体验,以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提出笔者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关键词】古诗词 兴趣 审美 诵读 音乐绘画 意境 写作
说到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学,人们往往对唐诗、宋词、元曲倍加赞赏。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词。这些诗词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的确,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积累的诗歌文化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古诗的语言,是文化内蕴最丰富的语言,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学习这种语言,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
径。我们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当然不能忽视古诗词的教学。
然而,当前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存在严重不足,其具体表现为: 1.教师的文学素养和诗歌理论修养不足。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是不多的,没有厚实的诗歌艺术功底和驾驭诗歌的理论厚度,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备课和讲授就只能扒教参、讲教材,课堂干瘪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2.教师的情感投入和朗读不够。我们的诗歌教学几乎都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字的理性分析,见不到教师声音的喜怒哀乐,甚至是表情。教师自己都融不进诗人的情感空间,走不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怎谈得上带领学生去畅游诗的国度? 3.分析有余,鉴赏不足。现行的诗歌教学主要还是从字词句的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进行分析,把学生的悟性和情感淹没在僵硬的分析之中,往往一首韵味十足的唐诗被支解成七零八落的拼盘。诗歌鉴赏这一最富个性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被程式化、标准化。这样,只会剿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还有,诗歌教学课堂容量太小,延伸不够;诗歌鉴赏的技能教授不足;诗歌教学的手段单一等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