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的知识点总结三篇
内能的知识点总结三篇
篇一:内能的知识点及重难点例题
第十三章 内能的知识点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和分子的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①固体中的分子距离非常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所以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
②液体中分子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的形态存在,分子可以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可以互相滑过,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形状随容器而变。
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充满能够达到整个空间。
固体物质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缘故;液体物质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原因;液体物质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原因。
二、内能的概念: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
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但内能增大(减小),温度不一定升高(降低)。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1)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与什么有关
2)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三、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1)物体温度升高(降低)
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2)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相同(即达到热平衡)。
3)热传递的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4)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而不是温度。
5)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6)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热量的单位:焦耳(J)。用符号Q表示。
3、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
由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四、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C来表示。比热容是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而引入的一个物理量。
2.单位:比热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