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相声⾥的北京⼩吃
相声发源于北京,是北京的⼟产,⼜是最接地⽓的艺术,⾥⾯关于市民⽣活的描述⾮常之多,这就不乏有⼤量与饮⾷相关的内容,⽐如传统相声中就有⼤量描写北京⼩吃的段⼦。
回汉两教的包⼦
侯宝林先⽣的《卖包⼦》改编于传统相声《⼋⼤改⾏》,说的都是艺⼈改⾏做⼩买卖的笑话,⽐如抓髻赵卖切糕、刘宝全卖粥、⾦少⼭卖馄饨等等,都是各⾊的北京⼩吃,其中所说的周信芳改⾏卖的包⼦倒是值得聊⼀聊。
包⼦并不是稀罕之物,是⽼北京⼈⼈喜爱的⼩吃,分为回汉两教两⼤派。⼤教的包⼦以猪⾁馅⼉为主,清真贵教的包⼦以⽺⾁馅⼉为主,两种包⼦的吆喝也不同。
⼤教:
包才!好⽩了哦的⾯⼦⼉啵!吃点⼉包,闹点⼉包,尝尝包⼉的馅⼉呀!
贵教:
新哎屉⼉的,热包⼉热的咧,酦⾯包⼉的⼜热咧!
不仅吆喝和馅料不同,就连两种包⼦的外形也不⼀样。⼤教的包⼦讲究带褶⼉,据说厨师考试的时候,能捏出18个褶才算及格。清真贵教的包⼦不带褶⼉,外形很像电视剧⾥唐僧戴的毗卢⼤帽倒放过来,所以⼜叫倒僧帽。
北京的小吃烧饼
北京⼈对烧饼和⽕烧有着泾渭分明的区别,有芝⿇的叫烧饼,没芝⿇的叫⽕烧。烧饼算是平民⼩吃⾥⽐较讲究的东西了,外⾯的⽪咬着酥脆,伴着芝⿇的⾹⽓,⾥⾯的⾯软⽽暄腾,⼜和着⿇将、椒盐、⼩茴⾹的味道,两厢配合在⼀起,⽆论⼝感还是味型,却有点点⼼的意思。⽼北京⼈早点⾥有⽤它夹油条的,烧⽺⾁、爆肚时也是搭配的佳品,即便是⽼北京的下午,还有⼈就拿它当个下午茶的茶点。这不,刘宝瑞先⽣的传统相声《⽇遭三险》⾥,就有那爱占⼩便宜的⼈在茶馆⾥,抠完⼈包⼦馅⼉,就开始磕⼈家烧饼上的芝⿇。⼩⼩⼀枚烧饼,把爱占⼩便宜⼈的形象简直刻画到了极致,当然也可以看出,即便是烧饼上的芝⿇,那也是⾮常好吃的。
烧⽺⾁
《官场⽃》可能是⼤家最熟悉单⼝相声了,虽然守着⼤清两⼤吃货之⼀的乾隆爷,但⾥⾯提到吃吃喝喝的桥段却⾮常少,不过我还是到了⼀条,⽽这项吃⾷还是我尤其爱吃的烧⽺⾁。《官场⽃》⾥曾有⼀段故事,说乾隆有⼀天故意想让和珅和⼤⼈露露脸,就提前让他准备⼏个问题,第⼆天⾦殿上好显摆显摆学问,问题是“什么在上?什么在下?什么在东?什么在西?什么厚?什么薄?什么瘦?什么肥?”和⼤⼈怎么想也想不明⽩,便买了点烧⽺⾁去请教刘罗锅,罗锅⼀看烧⽺⾁也馋了,边吃边喝,结果喝多了,便随便给和珅⼀个答案,“黄⽠⾼,茄⼦低,冬⽠东,西⽠西,喝酒厚,耍钱薄,⽺腱⼦⾁瘦,⽺尾巴油肥。”看到⽺尾巴油的时候,脑补着美味的烧⽺⾁,有没有⼝⽔滴了三滴?
当然后来刘墉第⼆天给出了正确答案“君在上,⾂在下,⽂在东,武在西,皇恩厚,⼈情薄,严霜瘦,春⾬肥”,和珅也出了⼤丑。⽆论故事如何,也⽆论什么在上,什么在下,不过这烧⽺⾁却勾的我够呛。
传统相声⾥的北京⼩吃⾮常多,这⾥也只是挂⼀漏万地提了⼏嘴我最熟悉的,像《天王殿》⾥的凉粉、《卖⾯茶》⾥的⾯茶、《卖布头》⾥的糖葫芦等等,⾮常丰富,我只负责抛砖,想听更多的北京⼩吃,还是听听传统相声⾥怎么说的
⾯茶、《卖布头》⾥的糖葫芦等等,⾮常丰富,我只负责抛砖,想听更多的北京⼩吃,还是听听传统相声⾥怎么说的吧。
长按⼆维码——识别图中⼆维码——关注
红⼩⾖馆主(ID:yangyuanandre)
作者红⼩⾖馆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全⽂均为本⼈原创,禁⽌随意转载
如需转载,请通过留⾔联系
关注此(ID:yangyuanandre)
会看到更多精彩更多美味。
⼈赞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