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短期偿债能⼒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短期偿债能⼒的分析
(⼀)流动⽐率的分析
流动⽐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也简称为流动⽐。它指出企业的货币资⾦和预计可转化为货币资⾦的流动资产(如应收账款的收回和
存货销售⽽获取的货币资⾦)可供偿还短期债务的程度。计算公式:流动⽐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表丙公司⽐较资产负债表(略)
根据表16—10的数据,丙公司的流动⽐率计算如下
流动⽐率(1996年12⽉3⽇)=222880/194000=l.14(倍)
流动⽐率(1997年12⽉3⽇)=366400/235000=l.56(倍)
流动⽐率的值反映了企业流动资⾦是流动负债的多少倍。值越⼤,偿还短期债务的能⼒越强。如丙公司1996年年末的流动⽐率为1.14倍, 1997年年末的流动⽐率为l.56倍,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有所改善
和增强。
流动⽐率的值也不是越⼤越好,应有⼀个合理的限度。⼀⽅⾯,企业的流动资产在清偿流动负债以后应有余⼒去应付⽇常的经营活动中的其他资⾦需要,此外,企业中有些流动资产如存货和待摊费⽤,变现能⼒也并不那么好,因此流动⽐率起码要求在2以上。另⼀⽅⾯,为了使企业的经营效果最好,盈余最⼤,企业的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配置⽅⾯也有⼀个台适的⽐例,⽽且变现能⼒最强的资产,如现⾦、银⾏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都是盈利⽔平最低的资产。因此,流动⽐率的值也不能太⼤,只要有能⼒偿还短期债务就⾏了。按照以前国外的商业惯例,⼀般要求流动⽐率保持在2左右或更⾼。但近些年流动⽐率有所下降,许多企业的⽐率下降到低于2。
分析⼀个企业的流动⽐率叫,还应将其与该⾏业的平均流动⽐率进⾏对⽐。由于各个⾏业有⾃⼰经营的特点,在某些⾏业,正常的流动⽐率可能低于2,⽽有的⾏业,流动⽐率则可能需要⾼于2。⼀般来说,营业周期越短,资⾦周转越快,正常的流动⽐率就⽐较低,反之,正常的流动⽐率就较⾼。
西⽅国家有关报刊上经常定期发布各种⾏业的财务指标,这就给财务指标对⽐评价带来很多⽅便。表16⼀11是美国主要⾏业1996年第3季度的⼏项财务指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数⾏业的流动⽐率在1.5和2之间。表(略)
我国⽬前还没有这种⾏业平均财务指标公布。
资产负债表公式对企业的流动⽐率进⾏评价时,还应注意观察流动资产各项⽬的状况。特别是在流动⽐率过⼤时。因为有时流动⽐率⼤,也可能是企业拖⽋的应收账款很多、存货积压或产品滞销、或者货币资⾦过多等原因的结果。
例如,某企业1996年流动⽐率为1.06,1997年流动⽐率为2.78。1 997年⽐1996年短期偿债能⼒有很⼤的增强。但这种很强的短期偿债能⼒是否合适还需进⼀步分析。假设该企业1996年末与1997年末流动资产各项⽬情况如表16 12所⽰:
表(略)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1997年年末与1996年末相⽐,-流动资产除了货币资⾦以外,其余项⽬变动都不⼤,流动负债变动也不⼤。该企业流动⽐率的提⾼主要是由货币资⾦⼤量增加⽽造成的,仅该原因就使企业流动⽐增加l 72。但这种状况并不是⼀种良好健康的财务状况,⼤量资⾦滞留在货币资⾦形态,意味着企业盈利⽔平会降低,也反映了企业对资⾦调度使⽤⽅⾯的问题。
此外,应注意企业管理者有时为了使会计报表能反映出良好的财务状况,显⽰出良好的财务指标,也会通过⼀些⽅式,粉饰流动⽐率。例如,对赊购⽅式购买的货物,故意把接近年终要进的货,推迟下年初再购买;或年终加速进货,将计划下年初购买的货物,提前在年内购进;或者将借款年终故意还清,等到下年初再⾏商借;等等。
例如,企业为下年⽣产准备材料,计划年终前进货5万元(赊购),进货前,企业流动资产为10万元,流动负债为5万元。企业年终前进货或下年初进货对流动⽐率的影响如表所⽰: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率
表(略)
以上计算表明企业如按期进货,期末流动资产将达到15万,流动负债达到10万,则流动⽐率为l.5;如企业推迟第⼆年进货,期末流动资产为10万,流动负债为5万,流动⽐率为2,指标值将优于按期进货的情况。
会计报表分析,有关财务指标的计算只是⼀个开端,仅仅⼀个计算出的数值往往还不能说明问题,还应对其经济含义进⾏解
释,做出评价。
(⼆)速动⽐率的分析
速动⽐率是企业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率。速动资产指的是企业不能快速变现的流动资产,如短期投资的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等。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可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但流动资产中各项⽬的流动性和变现能⼒还是有差别的,货币资⾦不存在变现问题,可⽴即⽤于偿还债务;短期投资的有价证券⼀般都是流通性好的证券,需要现⾦时可⽴即到证券市场售出;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通常也能在较短时期内收回现⾦;⽽存货,特别是原材料等存货,还需经过加⼯成产品,产品再销出,如是赊销,还需由应收账款再变为现⾦,显然变现能⼒要差⼀些;待摊费⽤只能逐⽉摊销,不能变现。因此,速动⽐率⽐流动⽐率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
速动⽐率的计算公式为:
速动⽐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包括的项⽬有货币资⾦、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其他应收款的⼀部分,以及⼀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
实际⼯作中,如待摊费⽤等项⽬⾦额较⼩,电可采⽤⼀种简化算法: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速动⽐率多⼤为好?⼀般认为,正常的速动⽐率为l,即速动资产刚好能抵付债务就⾏。因此,上例丙公司两年的速动⽐率均可认为是可接受的。不同的⾏业,对速动⽐率会有不同的要求,有的⾏业可能
允许低于2,⽽有的
⾏业要求⾼于1。例如商业零售,由于都是现⾦销售,没有应收账款,因此允许保持低于1的速动⽐率,这对其正常营业不会有不良影响。
从表我们可看到,美国各主要⾏业的速动⽐率⼤多在1左右,⽽零售业只有0.77。
评价速动⽐率指标,还应结合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分析。因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即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对速动⽐率的准确性有很⼤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各项⽬的排列为我们计算流动⽐率和速动⽐率提供了极⼤的⽅便,同时也显⽰了这两个财务⽐率作为评价企业偿债能⼒指标的重要性。另⼀⽅⾯也说明了资产负债表设计的良苦⽤⼼。
(三)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亦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企业销货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之⽐。前述流动⽐率和速动⽐率静态地说明了企业偿还短期债
务的能⼒,⽽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则动态地补充说明了企业流动
资产的流动性,进⽽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从管理⾓度看,应收账款
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也是评价企业经营效率与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应收
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其中:
赊销收⼊净额=销售收⼊-现销收⼊-销售折让和折扣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由于应收账款是企业赊销商品发⽣的,所以应与赊销收⼊净额对应,按赊销净额来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但⽬前企业对外提供的报表均未列明
赊销收⼊净额的数据,因此,报表使⽤者对该⽐率在许多企业也可⽤销售
收⼈净额(包括赊销和现销)来替换计算(但以现销为主的企业则不⾏,
不然误差太⼤),其计算公式改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以上公式中,其分母应收账款余额均指应收账款的净额,即应收账款余额减去坏账准备后的数额。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也可以⽤应收账款平
均收账期来表⽰。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净额)×360天
=360/应收购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评价应与同⾏业同类企业⽐较分析,⼀般说周转次数是越⾼越好,平均收账期越短越好。
(四)存货周转率的分析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率。反映在⼀定时期存货周转的次数,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
存货的周转速度也可以⽤平均周转天数⽶表⽰,计算公式为:
存货平均周转天数=平均存货/销售成本x365天
⼀般来说,存货周转速度是越快越好。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不仅反映了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好坏,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的⾼低,同时也说明
了企业的资⾦利⽤效率和盈利能⼒。例如,假设年销货成本800000元,如果存货周转次数为8次,平均存货为100000元(800000/8),如果存货周转8次时,存货⽅⾯所需的资⾦为100000元,但周转减少3次时,资⾦需要增加60000元(160000-100000)。假设销售的销货成本⽑利率为15%,⽤100000元购置存货,周转8次,可获⽑利120000(100000×15%×8);周转4次,则只获⽑利60000(100000×15%×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