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高三一模论述类文本汇编
(2021·上海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的集性
邱泽奇
①人一生下便需要接受他人的抚慰,与他人接触,与他人交往。实验观察表明,婴儿出生后有许多明显的社会交往迹象。如2个月大的婴儿可以与同伴对视。在人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婴儿要与父母接触,再长大一些,要有自己的玩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自己的朋友、同学和同事。只要我们醒着,大都与他人在一起,学习、工作、生活、游乐,生活在各种类型、规模的体之中。只有在极少数特别情形下,我们需要短暂的独处、思考、休息,这就是人类集性的具体表现。
②经验事实还表明,与世隔绝的人常常会感到迷惘、自闭,甚至会精神崩溃。自闭症儿童在交往上有障碍,症状之一是不依恋父母。如出现交往障碍,语言发育就会出现障碍。如对语言的理解低下,不能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姿势及音调与他人交往。儿童缺乏正常交往的
另一个后果是根本不懂行为规则:一方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另一方面,对事物的变化具有强烈的抵触。
③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多数传统监狱中,对犯人最严厉的惩罚是关禁闭。在大多数军队中,对军士最严厉的惩罚也是关禁闭。《日内瓦公约》也承认,30天以上的单独监禁是一种残忍的折磨。
④人类的集是必须的,所以强制性隔离便是惩罚,自愿性隔离便是不正常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常常不加入体活动,我们会用“离索居”来形容他。“人非孤岛”,说的便是人类社会的集性,我们认为,没有人可以像孤岛一样与世隔绝而正常地生活。
⑤人不仅不能与世隔绝地生活,甚至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体,也会觉得特别难受。(A)
⑥对于人类的集性,社会学家有一个简洁的解释。社会学家认为,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有两种基本需要:一种被称之为工具需要,另一种被称之为情感需要。
⑦从人的社会化进程我们知道,人是在其他人的帮助下生存和成长的。依靠体帮助以达
成某种具体目标的需要就是工具需要。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人不具有工具需要。儿童需要人帮助才能够饮食、站立、行走,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以学习知识,成年人需要人帮助做出某种决策,老年人需要人帮助以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中国有一句俗语,“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人帮”,没有人是不需要其他人帮助而无所不能的。
⑧有时候,人们并不一定需要物质帮助,却需要情感上的支持,让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读者可以把书放下,静心地想想:我们为什么需要朋友?难道只是出于工具性考虑?为什么烦的时候想朋友,高兴的时候也想朋友?遇到不同的难题还倾向于不同的朋友?为什么不去和一堆陌生人一起聊?这就是情感需要。了朋友,获得了情感上的支持与帮助,也就满足了。而且不同的朋友能够满足不同的情感需要。
⑨对两种需要的满足不只限于朋友、家人,在需要满足方面,正式组织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举一个例子,体性竞技活动、体性游乐活动,都是正式组织的活动,不仅满足人们工具的需求,如赢得比赛、娱乐身心,而且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如情感宣泄和表达。(B)
⑩对人的需要进行工具和情感区分并不意味着两者是截然分开的,事实上,在某些时候两
者很难区分。举例来说,朋友之间的帮助常常是两种需求满足同时发生,同事之间的帮助有时候也不仅仅是工具需求的满足。那么,同事和朋友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回答什么是人类社会的体开始。
1.第②段中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具体是指____ 。
2.下列判断与原文观点不发生冲突的一项是( )。
A.正常生长发育的人,不一定都有自己的朋友、同学和同事。
B.人类集性与我们需要短暂的独处、思考和休息并不矛盾。
C.特立独行的人,就能像孤岛一样与世隔绝而又正常地生活。
D.社会成员为了最大限度实现工具需要,可以舍弃情感需要。
3.依据原文画线部分做出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出现交往障碍,语言发育就会出现障碍⟹ 不出现交往障碍,语言发育就不会有障碍
B.没有人不具有工具需要⟹ 所有人都有工具需要
C.人们并不一定需要物质帮助,却需要情感上的支持⟹ 所有人都需要情感上的支持
D.并非说人的工具和情感需要可以截然分开⟹ 人的工具和情感需要不能截然分开
4.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5.王冕同学读完本文,想起了电影《甲方乙方》里面有个故事正好能佐证本文某个观点。下面是王冕的观影笔记,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A处还是B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电影《甲方乙方》里有一个电影明星唐丽君。她厌倦了人潮如涌,厌倦了明星生活,希望过普通人的生活。在“好梦一日游”公司宣布中止唐丽君的一切演出活动和社交活动以后,她真的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可不久,她就耐不住寂寞了,让经纪人到处打电话,希望参加那些她从前根本就瞧不上的活动,免费也行。
(2021·上海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与事件
张定浩
①今天的很多小说书写者对理论往往有一种轻视,但轻视理论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摆脱理论。相反,他们往往深受同时代最流行的理论思潮浸染而不自知,它们写得越是才华横溢,就越令人厌倦,因为在这些小说中,我们只能见到两种人:一个叙事的暴君和一失败者。
②D.H.劳伦斯告诫我们不要相信讲故事的人,要相信故事。但今天的很多小说中已经没有故事,只剩下一个叙事者,他要讲的唯一故事,就是他自己正在讲故事这件事。叙事者以一种貌似谦虚的受限视角,刷出了远超故事中人的存在感,甚至篡夺了原本属于人物的精神生活和行动能力。对很多小说书写者而言,这种流行的受限视角其实和伪全知视角一样,体现的都仅仅是他们自身。他们最终只是在想象他人的生活,而没有学会搁置自我,让故事中人自行生活,这两者的差别,正如白日梦与梦。
③众多文学评论为由失败者构成的小说世界辩护,认为这反映了现实,体现了小说家对当
下现实的敏感。但何谓现实?波德里亚认为,我们通过大众媒体看到的现实,其实早已是一个被解码和编排过的“拟像世界”(《拟像的进程》)。不幸者被迫从活人降格为苦难的符号,成为有关失败现实的案例与信息;而我们作为幸存者,所做的一切并没有真的安慰到他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在消费他们。要改变这一切,就要拒绝将生活简化成苦难以及有关苦难的信息。进而,就要在一个现实逐渐被拟像取代的信息世界中,用虚构的方式重建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世界。假如生活确实是糟糕的,人已经习惯于拟像,那么就让这糟糕的生活和在拟像世界长大的人去重新学习效仿这个生机勃勃的艺术世界,而非相反。
④当代认知科学已经清楚地表明,类比是人类认知的核心,而且答案不唯一。如果abc变成abd,那么ijk应该变成什么?大多数人会说ijl,但实际上还有其他答案,比如ijd,甚至abd,这完全取决于每个人如何理解从abc到abd之间所应用的概念。
⑤借助类比,人们得以通过熟悉的事物去猜测和理解陌生之物,而每一件新加入的陌生之物都会对我们头脑里熟悉的概念进行重组。相对于我们传统所说的归纳(从表象到本质)和演绎(从本质到表象),类比思维更为灵活,它认为不存在绝对的表象和本质,人是处
在各种生生不息的关系中,并不断根据新的类比来形成和调整对于表象和本质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很好理解为什么一个虚构的小说世界会对真实世界发生实际作用,因为阅读小说的人不断在进行类比,小说人物的种种道德境遇、价值判断和情感诉求,甚至某种独特的语法表达,都会丰富或打破读者现有的认知概念,并帮助他去反思和重组自我。但每个读者的类比方式又不尽相同,都携带着各自已有的认知体系和能力。小说既不高于现实,也不低于现实,它和古老的神话、童话以及民间故事乃至一切艺术形式一样,平行于现实,它作用于现实和读者的方式是自由类比,而非机械地反映、焦虑地见证和单方面的教谕。而虚构和阅读,由此方可共同成为一种积极的道德实践。
⑥一个好的小说并不满足于指向某种既定规则和既有答案,它不被某种设定好的因果关系所束缚,小说家并不是事先在生活中发现了新事物和新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情节予以技巧性地表达,再假设他的读者都是和他一样的小说家,好迅速发现这种技巧并为之击节叫好。小说家和读者的关系不是这种熟练演员和老练看客的关系。小说会生成一个事件。这事件是一次性的、不可逆的,有它本身的发展逻辑。因此,随之而生的技巧也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的。所谓原创的意思本身也是如此,即起源性的,只发生一次。
⑦将小说视为一次事件,有助于小说家从那些蜂拥而来的、困扰他的现实信息中摆脱出来,因为重要的不再是现实发生了什么超出他想象的事情,而是去思考对他而言、进而对某个人物而言发生了什么。这是唯一切身和可以真实把握的东西。同时,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发生,并不仅仅发生在他作为个体的意识中。他不能再仅仅从内部思考所谓人性,而是要从外部思考人。正如伊格尔顿在《文学事件》所说:“将某物看成虚构,意味着允许自己在此事物的外围去思考并感受它。”这里的“某物”,也包括作者自身。
⑧那些美妙的小说,许诺给读者的不过是一个个开端。读者会把自己放进这个开端,去迎接一些即将为自己而发生的事。
(文章有删改)
6.第①段中“叙事的暴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各项对第③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失败者构成的小说世界受到所有文学评论家的青睐。
B.读者从大众媒体看到的现实通常是一个被解码和编排过的拟像世界。
C.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拒绝将生活简化成苦难以及有关苦难的信息。
D.作家创作应该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虚拟世界,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拟象。
8.下列说法不适合用来阐释第④段观点的一项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
C.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D.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
9.概括本文行文思路。
10.读到第⑥段时,小明同学对《变形记》是否是“好小说”产生了疑惑;假设你是本文的作者,请发一段文字,解答小明的困惑。(160字左右)
(2020·上海高三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即创造:不只是一种艺术观
①有“日本的毕加索”之称的冈本太郎,于1956年出版的《传统即创造》,依然大有可借鉴之处。他谈的是艺术,实则可以扩展至文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②冈本太郎在此书序言里说:“人世间没有比似是而非更‘非’的东西,传统主义对传统的误读同样无人能及。”这句话一定会引起很多共鸣吧?我们已然看到太多太多对传统文化的似是而非的误读。这似乎是一种常态。
③传统之所以为传统,不仅在于它与世世代代的男男女女的生活密切相关,更在于它与我们的当下的生活的相关性。一方面,只有结合在当下的生活之中,才是活生生的传统。另一方面,“决心从这里出发”,冈本太郎说,“这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不是让我们的生活回归传统,而是让我们的传统在生活中发挥作用。总有人想要诱引文艺青年们(以及中老年们)在各种意义上、以各种方式去寻“诗和远方”、“生活在别处”,多亏了我们的传统从小教育我们,要安住于当下,要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去理会各种故事、修辞、话语系统、形而上学的有意无意的蒙昧和欺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