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明村镇政府培育壮大西瓜产业的启示意义
西瓜大镇崛起的背后
——探究当地政府培育壮大西瓜产业的启示意义
仲夏时节,驱车沿804省道前行,当进入到胶东半岛的平度市明村镇地盘时,但见路两旁的西瓜地里满是瓜农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在摘西瓜,有的在装车,有的干脆在路旁的地头上摆起了地摊……过往的行人不时被一个个滚圆的西瓜吸引停下买上几个。“明村镇西瓜种植总面积达5.8万亩,全镇60%的村成为西瓜种植专业村,明村镇已成为江北地区重要的大棚西瓜生产基地,被誉为‘胶东西瓜第一镇’。”镇党委书记肖洪亮介绍说。
“西瓜大镇”缘何崛起?实践证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进第一个西瓜大棚到现在发展成当地一个特主导产业过程,就是当地政府“科学规划、正确引导、扶持服务”功能发挥的过程。
启示之一:明村西瓜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引导,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因地制宜,做产业确立的决策者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规划产业发展前景,指导产业健康发展。政府可以通过科学的规划,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各生产要素向特产业集中。
明村西瓜产业的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它之所以逐步发展壮大,根本就在于明村镇能够科学决策、因势利导,将其作为一个强镇富民的特产业提上发展日程。明村镇把西瓜产业作为特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并不是盲目的和一时的心血来潮。90年代初期,山东寿光开始搞设施栽培种植实验,并取得成功,农民获得良好经济效益。明村镇党、政领导多次前去考察,在深思熟虑、反复酝酿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论证和市场分析后决策确定的,认为可以把这项技术引到本镇发展,立足明村自身区位优势发展西瓜产业。
1993年,镇政府租了10辆车拉着全镇农村四职干部到寿光、尧沟参观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回来后,我们还是没有一个敢冒风险上大棚的。党委就给四个比较有魄力的村支部书记下了行政性命令,让这几个村的村干部、年轻党员必须每户上一个棚,完不成任务,支部书记停职检查。没办法,我们四个村的党员干部不情愿地建了大棚。” 提起当年引进大棚西瓜种植的往事,明村镇台南村的老党员高林山记忆犹新。
农民有顾虑,不敢上大棚是有原因的。按照传统方法,西瓜种植不能重茬,一个地块第一年种了西瓜,以后连续8年就不能再种西瓜了。包村干部反复做工作,引进和采用嫁接的新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可是老百姓一时转不过这个弯,认为大棚西瓜种植还要进行
育苗、嫁接、配花等工作,技术要求高,又没有大棚种植经验,而且投资成本过高,谁敢冒险上大棚?于是,西瓜设施栽培成了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产业。
当年在路北官庄村包村发展大棚西瓜生产,现任明村镇政府镇长的李景军同志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西瓜大棚种植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但当时不光众不认识,就连一些干部也不支持引进这项技术。最后,党委会形成一致意见,为了能让农民致富,不管承担多大风险和责任,政府也要引进这项技术。“明村西瓜可以说是‘强扭的瓜’,如果当时政府在确立产业时没有信心,没有规划和引导,担责任、担风险、敢于实践,主动硬性介入的意识,恐怕西瓜设施栽培技术不会在明村生根、发芽、结果,不会形成这么大的一个产业,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李景军感慨地说。
为了帮助种植户承担风险,镇政府向银行担保,为每个大棚户贷款5000元。在反复动员下,台南、路北官庄、范家集、宿召四个村,32名党员干部怀着不安的心情建起了32个西瓜大棚。镇政府专门从寿光市聘请了一名西瓜种植技术员,并任命为科技副镇长,手把手向种植户传授种植技术。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天天靠在农户的大棚里,大棚里的一点风吹草动,都牵挂着政府领导的心。
1993年春,第一批示范大棚西瓜终于下市,价格高得令人咋舌:每公斤 3元!卖出以后,一算账,每个大棚平均收入13000元。在那个时候,对农民来说这个数可是一个家庭五六年的收入。强扭的瓜终于变甜了,示范棚的成功让农民看到了种植大棚西瓜的希望,农民发展大棚的热情空前高涨,西瓜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在明村镇发展开来。到1996年,全镇西瓜大棚数已达1000余个。
  启示之二:明村西瓜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机制保障,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应对市场,做产业兴起的推动者
 
大棚种植技术得到众认可后,明村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从技术服务、土地调整、资金贷款等方面积极扶持农民发展大棚种植。但规模发展起来了,由于销路不畅,不少种植户曾一度尝到了“喝西瓜汤”的滋味。
“客户少,熟了的西瓜在当地卖不了,我们就自己租车拉着到外地卖。听说烟台价格高,几个瓜农就约着伙,把瓜拉到了烟台,可到了哪里一看,突然间拉来的瓜太多了,西瓜又贱
了,再拉去青岛卖。一车瓜还没卖几个,就有西瓜开始淌水了。” 谈起当年外出卖瓜的经历,路北官庄村的瓜农王振伟刻骨铭心。
到了1996年,全镇大棚西瓜种植面积达到了1500多亩,加上小拱棚、露天西瓜,全镇年产西瓜近900露天西瓜种植技术多万公斤。由于购销西瓜的客户比较少,许多成熟的瓜卖不出去,烂在地里,众中出现了埋怨情绪。果贱伤农现象让地方党委政府焦急万分,如何破解西瓜销售难,成了当时镇领导们日思苦想的问题。党政办公室每天用传真向全国各农贸市场发送西瓜销售信息,频频向西瓜销售客户送出橄榄枝,凡到明村购瓜的客户一律免费吃住,并按照西瓜销售量进行奖励。最后,又组织了20多名机关人员到全国各地的农贸市场专门推销西瓜。
在一次专题会上,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达成共识:一个区域特产业能否发展起来,关键是要看政府的推进力度。当然,这种组织推动,并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而是运用市场经济办法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应对市场,做产业兴起的推动者。西瓜销售光靠跑市场、拉客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建自己的市场,培养自己的经纪人、销售商,建立起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西瓜生产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为解决一家一户在产销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该镇于1999
年成立了明村镇西瓜产业协会,协会本着“为西瓜产业开道,帮农民致富架桥”的服务宗旨,对会员实行“五统一”服务,即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栽培方案、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销售,成为连接生产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在组织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创建西瓜品牌等方面强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目前,会员已发展到4688户,带动西瓜种植面积53400亩。
在发挥协会作用的同时,明村镇政府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在镇驻地以西、804省道南北两侧,分别筹建了占地各150余亩的“明村西瓜批发市场”和“路北官庄西瓜批发市场”,吸引当地和外地从事西瓜经营的组织和业户450多家,其中西瓜经纪人60多名,交易时间达8个多月。
随着西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交易量的增加,明村镇政府又鼓励和扶持一些西瓜经营大户组建农产品经营公司。2006年,该镇大黄埠村范在森投资100万元,注册成立了青岛奥森农产品有限公司,通过与农民签定购销合同、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建立示范基地、注册商标、申报国家级绿食品认证等形式,迅速提高了明村西瓜的档次和质量,也稳定了西瓜的销售价格。
市场连起来了,销售渠道打开了,受益最大的就是瓜农。瓜农吴仁彬告诉笔者,他种了4个西瓜大棚,棚均收入2万元,今年光种植西瓜就收入了8万元,这还不包括西瓜收获后种植青椒、西红柿的收入。明村镇镇长李景军介绍说,明村西瓜现已远销上海、北京、苏、浙、黑龙江等30多个省市。
启示之三:明村西瓜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规范的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管理,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着眼长远,做产业运行的调控者
全国各地都在种西瓜,怎样使明村西瓜不愁销售,让明村瓜农长期得增收增产呢?明村镇党委、政府意识到,一个主导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规范的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管理,政府应着眼长远,做产业运行的调控者。
“质优价高。一个农业产业,必须创建品牌,才能实现更大效益。要增加瓜农收入,不仅要增加产量,更需要提高西瓜品质。”对于西瓜产业发展,明村镇党委书记肖洪亮如此阐释。
2006年以后,明村西瓜开始从规模化逐步向品牌化发展上转变。明村镇政府把标准化生产摆在了工作的重要位置,将西瓜产业品牌创建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富民工程”来抓,按照“
示范引导、政府扶持”的原则,落实了“十户联保制度”、“农药化肥抽样检测制度”等10多项规章制度,推行了《明村镇西瓜标准化种植意见》,《南瓜嫁接西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等9个符合绿标准的技术规范,引进推广了棚型改造、“三膜一帘”、生物治虫、葫芦嫁接改成南瓜嫁接、膜下滴灌、植物音频助长、生物反应堆等新技术。定期邀请农业专家举办技术讲座班,每年瓜农参加技术培训都在三次以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