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研究
王仕莲
(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摘 要:本文在文献阅读、实地调查、访谈、参与式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楚雄州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及其开发利用中的保护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楚雄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楚雄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 774 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16)03-0069-05
楚雄州文化旅游资源多姿多彩,特鲜明,近年来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
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力,已经出现了文化旅游资源消亡的现象,加强对楚雄州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研究,有利于处理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和促使楚雄州文化旅游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1 楚雄州文化旅游资源的特
1 1文物古迹驰名中外
楚雄彝族自治州共管辖有九县一市,被称作人类历史的博物馆和古生物化石的宝库。楚雄州的“三古”(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文化资源是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资源,其中古生物的典型代表是一亿八千年前的禄丰恐龙化石,古人类资源的典型代表是八百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和一百柒拾万年前的元谋人,古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彝族十月太阳历”、“万家坝铜鼓”等,具有资源丰富和独特性上的竞争优势。[1]楚雄万家坝发掘出的制作于春秋时代的铜鼓,为到目前为止已知最早的铜鼓。于是,楚雄州就以“人类摇篮”、“古生物之乡”、“铜鼓之乡”著称于世。此外,还有黑井古镇、石羊古镇的盐文化以及建于唐朝的大姚磬槌白塔、宋朝的紫溪山摩崖石刻“护法明公德运碑”,元朝的武定狮子山正续寺、明朝的姚安德丰寺古建筑、清朝的大姚石羊孔庙(内有中国内地仅存完整的孔子铜像)和禄丰星宿桥等众多文物古迹珍品。这些文物古迹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楚雄州最独具特和竞争力的旅游资源。
1 2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楚雄是一个多民族的彝族自治州,有彝族为主的25个少数民族,拥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建筑、民间文学、民族体育、民族习俗、饮食文化及节庆佳日,构成了楚雄州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彝州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彩,
对旅游者有很强的吸引力。每年的传统民族节日、集会多达56个,一年四季月月有节,“火把节”、“赛装节”、“插花节”、“国际茶花节”、“三月会”等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其中最隆重盛大的是每年农历6月24日的彝族火把节,千里彝山火把笙歌不夜天,男女老幼围着火把载歌载舞,纵情欢乐。自治州首府楚雄市每年都举行盛况空前的火把节庆祝活动,这是一个经贸、科技和民族文化交流的盛会,利用经贸
·96·
第31卷第3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l 31 No 3 2016年3月 JOURNALOFCHUXIONGNORMALUNIVERSITY Mar 2016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楚雄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07Z11661。
收稿日期:2016-01-28
作者简介:王仕莲(1966—),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搭台、旅游唱戏,使古老的民族节日成为中外旅游者向往的盛会。彝族人民至今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
火文化”、“虎文化”,服饰从颜、图案到饰物,都有其图腾崇拜和民族发展的历史渊源。彝族是一个像火一样热情的民族,能歌善舞,不仅有悦耳的彝族音乐、刚劲的彝族舞蹈,还有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彝族饮食文化以坨坨肉、转转酒、羊汤锅、牛汤锅等为代表。民族歌舞以牟定左脚舞、打歌、跳菜、武定彝族哭嫁歌、双柏老虎笙、小豹子笙等为代表。姚安坝子春耕时节的田野“牛歌”,高亢悠扬,为全国仅有;名扬海内外的彝族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中神奇古朴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被称为彝族图腾文化的“活化石”和古傩舞的“珍存”。[2]气势恢弘的彝族长篇史诗《梅葛》、《查姆》、《阿鲁举热》等别具韵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使众多的国内外学者纷纷前来“探源”。彝族先民在五千年前运用太阳系天体运动规律创立的“十月太阳历”可与美洲玛雅文化相媲美,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和发明。“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和“彝人古镇”就是以彝文化为灵魂,集中展示彝族的建筑、服饰、饮食、礼仪、节日、图腾、音乐、舞蹈、艺术等民族文化的动态博物馆,是一个让国内外游客追溯彝族历史发展,集中领略彝家山寨风情,在参与中体验彝族独具特的民族风情的文化旅游区,是吸引滇西旅游线上过境游客的重要景点。
1 3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以武定狮子山、楚雄紫溪山、永仁方山、牟定化佛山、禄丰五台山为代表的集山、林、水为一体的综合风景区,在秀丽的自然风光中包含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大多融山川、历史、宗教、民俗、生物于一炉,山高林茂、山清水秀、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景优美、环境幽静、气候凉爽,风景区交通便利,
服务设施齐全,是旅游、避暑、度假的胜地。
守门员训练元谋土林是大自然的一大奇观,总面积达
50平方公里,规模宏大、土柱如林、土峰高耸、千姿百态、壮观奇异、美不胜收。既是云
南省著名的影视拍摄外景地和探幽访奇的旅游胜地,又是研究地质地貌演化、开展科普、科考、环保教育、生态旅游的极好场所。普兰店市教育局网
2 楚雄州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现状
环卫工人的一天2 1保护现状
楚雄州对彝族文化的研究开始只限于学术性的研究。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收集了彝文古籍抄本、刻本七百多部,复印、借抄、拍照古籍一千多件,口碑录音两百多盒,翻译古籍三百多部,在抢救、整理彝族古籍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为抢救彝族经典作出非常大的贡献。[3]近年来,楚雄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把旅游业作为五大经济支柱之一来发展,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和重要的发展战略,加快了发展民族文化、建立民族文化大州战略目标的实施,高度重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增加了对楚雄州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整理与保护性开放的财政投入。楚雄州先后兴建了元谋人陈列馆、禄丰恐龙博物馆、姚安博物馆、楚雄州博物馆、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中国云
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把南华县岔河村开辟为彝族风情旅游村,南华县五街乡咪黑们村被确定为“彝族传统文化保护村”,并在村中建立了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展览室。在楚雄市开发区修建了“彝人古镇”和“彝人饮食文化街”。在主要的旅游景点如:紫溪山、永仁方山、武定狮山等增设彝族歌舞活动。定期举办传统节日如:火把节及火把狂欢夜、双柏法 乡的虎笙节,大姚昙华乡的插花节、楚雄紫溪山和禄丰高峰乡的马樱花节,永仁直苴的赛装节、姚安龙华会、武定花山节、牟定三月会等。
“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在2005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禄丰黑井古镇、州博物馆和南华咪依噜风情谷分别在2006和2007年先后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
3A级旅游景区;禄丰“世界恐龙谷”旅游景区、楚雄“彝人古镇”旅游景区、“元谋土
林”旅游景区和武定“狮子山”旅游景区同时在2009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0年楚雄紫溪山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1年楚雄州博物馆晋级为国家4A级旅
·07·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
游景区。
2 2存在问题
2 2 1没有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立法,缺乏专门的民族文化资源管理机构
楚雄州至今没有制定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保护的法规,致使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无法可依。至今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民族文化资源的管理机构,而是由文物、民族、文化等部门分别管理着部分民族文化资源,因为工作职责范围的限制,每个部门都无法对一个地区整个文化资源的管理进行整体规划,遇事经常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对文化资源的管理非常不利。[4]
2 2 2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由于楚雄州干部众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程度不够,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它带来的社会影响以及其产生的文化交流、商贸活动等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价值。导致了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对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保护力度不够。目前楚雄州许多文化遗址、建筑物、寺庙、碑刻、崖画、古塔、遗址等文物古迹曝露在露天,这些文化资源的受损非常严重。目前仍然有大量民族文献古籍散落民间,仅查清的彝族文献古籍就有500余部尚存民间。这些文献古籍存放在老百姓家中,由于管理不当及老毕摩等艺人相继去世而面临毁坏灭绝的危险。还有口碑古籍,仅靠世代口头相传,如果不加以抢救整理,不加强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消亡。[3]户户通怎么重新定位安装
2 2 3对民族文化保护的力度不够,民族文化资源消亡严重
由于以往对彝族的传统文化不够重视,致使那些最具特的彝族文化,最吸引游客的民风民俗正在衰落、消失和改变;在不少彝族地区,彝族传统的山歌小调、舞蹈等正在消失或失传,熟谙彝族传统艺术的民间艺人日渐稀少,很多彝族的青少年已不懂彝族传统艺术,民间的对歌,赛歌等活动的参与者很多是年纪较大的人。[5]彝族服饰是对游客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不少彝族地区,彝族青少年不愿意穿本民族服装的现象十分突出。熟悉彝族经典和传统民俗的毕摩和苏尼已寥寥无几,毕摩文化的传承后继无人,已经处于消亡的危机当中。旅游开发对楚雄的人文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旅游促成的彝族民族传统文化商品化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它的庸俗化,并出现假冒伪劣文化商品的现象。很多旅游景区景点为了吸引游客都创建了大量的文化景观,在景区内开展彝族风情表演,并在各种旅游产品中溶入了彝族文化的内容,大批文化旅游产品被生产出来。但由于对彝族文化缺乏认真研究,呈现给游客的彝族风俗的展示和彝族文化产品与彝族的原生文化相差很大。[4]例如,在楚雄彝人古镇的“彝乡恋歌”歌舞演出中就出现了民族文化滥用和庸俗化的现象,使彝族原生态的文化原真性受损。
3 楚雄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文化如果丧失了其传统性和独特性,文化旅游资源将会成为无源之水,终将枯竭。所以在利用文化发
展旅游业时,必须注重对文化的保护,保持其吸引游客的持续性,避免因不正当发展旅游而导致文化的消亡。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注意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形态和纯正性质,不使之庸俗化和过分商品化,不丧失最吸引人的文化特,只有这样,才能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长盛不衰的优势和吸引力。
3 1统一认识,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楚雄州应加强对众干部的教育,增强各级干部众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使全体干部众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楚雄州委关于把特旅游业培育成为重点产业的重要战略决策上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充分认识到楚雄州的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及其经济价值,才能把认识从抓旅游开发提升到重视保护的高度上来。旅游开发会刺激彝族传统文化复
·17·
王仕莲:楚雄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研究
苏,推动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加强开放意识。只有充分挖掘、整理和保护好传统的文化旅游资源,才能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事业上的优秀作品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推向市场,进而形成经济效益。坚持让旅游社区少数民族众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的全过程,使他们能够从旅游开发中获益,
这将会提升少数民族众对本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认识,从而自觉主动地保留、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而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外来的文化,有利于实现楚雄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2建立文化资源管理的专门机构,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管理
要尽快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在《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楚雄州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要立法保障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基本生活。[4]应由楚雄州政府组建成立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管理的专门机构,建设一支专业的文化资源保护和管理者队伍,协调和规划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相关事宜,开展文化资源的调查、识别、保护、利用的研究工作。[3]要进行整理保护,对于即将消失的民俗风情,还需采取具体的手段,如录像、录音、摄像等方式,将其如实地记录下来。[5]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需要由文化资源管理的专门机构认真监督,加强管理,防止随意性的粗制滥造,定期研究并解决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保证所制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 3开发与保护并重,建立彝族文化生态保护村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立足于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在保护中开发,通过开发来实现保护的目的。应由文化资源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对重要的彝族文化遗产、正面临消亡的彝族文化遗产,设立不受外力
影响和破坏的彝族文化保护区,不仅要保护彝族文化的主要事象,同时也要保护彝族文化存活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使彝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3]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在保护前提下开发,在开发利用中加强保护。要注重民族特的保护,防止民俗风情被同化和出现庸俗化,可通过建立典型彝族文化生态村寨的形式来保护彝族文化生态。游客可以深入到彝族文化生态村体验彝族人的生活,学习彝族刺绣、歌舞、彝族食品制作,参与彝族的各种庆典仪式和节日活动。彝族文化生态村在担负旅游功能的同时,还将成为展现彝族文化与保存、传承彝族文化的场所,使彝族文化生态村成为集彝族文化的展示、保护和研究于一体的活的生态博物馆。
3 4重视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建立民族文化传习馆
确立“保护性开发”的主题,注重对文物古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应当整体保护,既要整理这种技艺,又要培养继承人。[4]在保护开发的同时要注重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可重点从彝族建筑、彝族服饰、彝族歌舞、传统节日及民俗礼仪等方面对彝族文化进行创新。比如彝族崇敬火、崇尚黑、以左为尊,以虎、龙、鹰等为民族崇拜图腾,这种深层次的内涵应在彝族建筑中予以表现。[7]对彝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在民族地区从小学生开始进行彝族文化教育,在有条件的彝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防止学生忘记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创办学习彝族文化的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建立彝族音乐、彝族舞蹈、彝族工艺品、彝族文学艺术等各种传习馆,可在传习馆中放置一些彝族民间乐器、彝族文学艺作品和工艺品制作的设备以供彝族青年学习和供游客观赏,聘请彝族毕摩和
民间艺人对彝族青年进行彝族文化的传承,培养彝族文化传承人。
3 5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投入
民族文化的抢救保存、发掘整理和开发利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楚雄州政府应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在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上舍得大手笔的投入。[8]要设置楚雄州文化资源保护专项经费,除州政府逐年按比例投入专项资金外,要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积极性,增加资金的来源渠道。尽快形成国家、地方、旅游企
·27·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
业、集体、个人、外资一起上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的方针[9],把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在开发利用中实现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总之,在开发楚雄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注重创新,进而推进楚雄州旅游业的发展,使楚雄州成为一个民族文化浓郁、民族风情突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楚雄彝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楚雄彝族自治州“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EB/OL] http://www cxdrc gov cn/news/XWZX/GHJH/WNGH/SYWGH/2011/15/
11151525318AK7567437B1C4C0GJ0A html,
2006-12-15/2015-01-04
[2]赵世林,马介军 思路与对策: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老虎笙”[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22(7):43—47
[3]白云鹏,王国付 楚雄民族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问题刍议[J] 创造,2001(7)
[4]段超 对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再思考[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6):59—63
[5]杨福泉 生态旅游与云南的旅游资源保护[J] 云南社会科学,1995(1):
52—58 [
6]薛慧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探析[J] 思想战线,1997(5):
56—59 [
7]张方玉,杨显川 彝族的建筑文化[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20(5):71—73
[8]张立 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保护问题刍见[J] 湖湘论坛,2003(5):64—65 [
9]黄华娟 发展独具特的福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 2006(7):62—63
(责任编辑 刘祖鑫)
OnCultureTouristResourcesinChuxiongPrefecture
WANGShilian
(SchoolofGeographicalScienceandTourismManagement,ChuxiongNormalUniversity,
怎么的拼音
Chuxiong,675000,YunnanProvince)
薛之谦私生活很乱Abstract:Basedonliteraturereview,investigatio.,interview,observationandanalysisofdevelop mentandutilizationsituationoncurrentinChuxiongPrefecture,thisarticleputsforwardsomeprotectivemeasurestoculturetouristresourcesinChuxiongPrefecture.
Keywords:ChuxiongPrefecture;Ethnic;Cultural;TourismResources;Protection
·37·
王仕莲:楚雄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