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上海市为例
一、长三角城市体系中的上海市
1.城市在区域中作用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既是区域的服务和管理中心,又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2.城市体系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上各具特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整体。
3.长三角城市体系
由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组成的城市体系。上海市是该城市体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在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二、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辐射
1.城市辐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由高等级
城市向低等级城市流动,称为城市辐射。
2.上海市对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辐射功能
(1)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通信网络,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物流、人流、资本流、信息流。
(2)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上海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越来越强。
3.辐射强度的空间差异
(1)由于距离、交通、城市等级、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辐射强度在空间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2)随着区域之间空间距离的增加,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强度逐渐减小。空间近邻效应促使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就近扩散。
三、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
1.对上海
(1)有利于上海解决中心城市产业活动过度集聚、交通拥堵、地价上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2)有利于大都市产业、资金等寻新的发展机会。
2.对受辐射的城市
(1)获得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推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活力。
(2)城市的规模扩大、等级提高,使区域空间组织日趋完善。
一、判断题
1.城市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
2.等级越高的城市,其提供职能越多,彼此间距离越近。()
3.上海市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4.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只能由高等级城市流向低等级城市。() 5.昆山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上海市的助推作用。()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
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1、图2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据此完成6~7题。
6.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南高北低
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
C.东高西低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7.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长三角城市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解析:第6题,读图例可知,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衡,南北最低,东西
最高,中间次之。第7题,读图2可以看出,苏州城市化的动力受优惠政策和城市辐射力影响最大,南通城市化动力受城市辐射力影响最大,南京城市化动力受农村工业化影响最大,杭州城市化动力受农村工业化和优惠政策影响较大。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据此完成8~9题。
8.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
9.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京津冀地区应()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解析:第8题,读图可以看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以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河北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北京对河北各城市转移力度不同;廊坊指数高与距北京近有很大关系;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第9题,京、津两地是京津冀地区区域发展的双引擎,所以应实行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河北省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冀形成互补,不应以种植业为主;大量接收京津污染产业将带来严重环境污染,不可取;天津外向型经济较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京津两市间联系不可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