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第37卷第10期)
Oct.,2023
(Vol.37,No.10)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
产业强市的绩效测度与空间关联
——基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实证
成青青1,2
(1.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中心,江苏南通226007;
2.中共南通市海门区委党校咨政研究科,江苏南通226100)
摘要:文章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工业相对比重、区域创新活动模型、区位商和城市流强度等测算方法,在构建产业强市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对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产业优势、产业创新、产业联系和产业环境进行绩效测度和空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接近,产业结构效益越好;产业创新值越高,创新优势越明显;区位商和城市流强度越大,产业联系与优势、产业辐射与带
动越明显。因此,推进产业强市,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推进产业聚变、技术质变、应用裂变,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关键词:产业强市;绩效测度;空间关联;城市流强度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97(2023)10-0023-10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Spatial Association of Industrial Powerful City: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Major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ENG Qingqing1,2
(1.Innovation Research Center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arty Construction,
Party School of Nanto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Nantong226007,China;
2.Department of Providing Consultancy in Policy-making,
Party School of Haimen District Committee of C.P.C,Nantong226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measurement methods such as deviation degre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r
elative proportion of in⁃dustry,regional innovation activity model,location quotient,and urban flow intensity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industrial powerful city.Based on this,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re conducted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industrial advantages,industrial innovation,industrial connections,and industrial environment of major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oser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is to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better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higher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value,the more obvious the innovation advantages;the greater the location quotient and urban flow intensity,the more obvious the industrial con⁃nections and advantages,as well as the industrial radiation and driving force.Therefore,in order to promote industrial powerful city,it is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 and old driving forces,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industrial chain,continuously promote industrial fusion,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application fission,and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the city.
Key words:industrial powerful city;performance measurement;spatial association;urban flow intensity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1]。可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就城市发展而言,产业发展水平直接体现城市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当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如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已成为化解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矛盾和问题,保持战略定力的必然选择。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活跃,开放[DOI]10.19629/jki.34-1014/f.220825006
●长三角一体化
收稿日期:2022-08-25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江苏应对俄乌冲突影响稳定相关产业链供应链思路与对策研究”(22SYC-171);
南通市党校系统调研课题“南通推进产业强市建设的对策建议研究”(2022NTDX01)
作者简介:成青青(1982—),女,江苏南通人,高级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
—23
程度高、创新能力强。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21年底,长三角地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92万个,占全国的31.53%,实现GDP总量达27.61万亿元,占全国的24.14%。本文通过构建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强市的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绩效测度与空间关联分析,探讨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路径,力求为其他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产业与城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提升产业化与城市化的匹配度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产业与城市融合上来看,一个城市的活力在于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吕苏娟和许峰(2018)表示,城市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产业发展需要城市依托[2]。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结构,推进“产、城、人”融合。靖学青(2021)强调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基础上,更要注重“产岀收益结构高度化”[3]。高齐(2022)从产业结构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认为产业多样性能使一个城市在面对危机时分散冲击,增强区域经济韧性[4]。要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塑造产城融合新优势。董志勇(2022)认为,产业发展要实现从“提量”到“提质”、从“大”到“强”的转变,提升城市竞争力[5]。就国家层面而言,魏际刚(2018)提出,实现产业大国向强国的跨越,产业政策调整要以助力产业强国为目标,聚焦未来重点产业[6]。
第二,从产业比较优势和产业创新来看,发挥比较优势是产业强市的重要途径,实现产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方面,学者们从生产成本、政府调节、区域协调发展等角度来阐述比较优势作用。林毅夫(2022)认为,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时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就会有最低的生产成本[7];Velde等(2011)认为,政府发挥因势利导作用,可将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8];孙国强和高广阔(2022)通过复杂网络的长三角产业生态化协同性研究提出,城市间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在空间上释放溢出效应[9];叶堂林和毛若冲(2019)基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提出要充分均衡发展、高质量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10]。另一方面,学者们从创新方式、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角度对产业创新展开研究。Kobarg等(2019)研究发现,经济规模、研发投入以及战略选择等因素,是影响产学研合作意愿和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11];Li等(2019)认为,创新度量方式主要有3种,即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12];赵彦飞等(2021)研究发现,创新环境对制造业创新效率具有重要影响[13];李刚和余郁波(2021)认为,扩大城市创新带来产业结构效应,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发展[14];潘闻闻和芮明杰(2021)从产业集中度、产业成熟度和产业研发强度三个维度分析产业结构对耦合型开放式创新的影响与作用[15]。
第三,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城市流强度测度产业强市绩效来看,产业结构偏离度越小,产业效益越好;城市流强度越大,城市间联系越紧密。产业结构偏离度用来测量产业结构效益的高低,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偏离程度。鲁朝云(2019)认为,测算产业结构偏离度,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关
键环节,对优化策略的精准化有着重要意义[16];段禄峰(2016)表示,随着三次产业结构总偏离度的缩小,产业结构总偏离度逐步向零靠拢,从而达到效率最高和效益最好的“帕累托最优”状态[17];刘志彪(2017)认为,研究产业结构通常采用反映各产业的就业、资本额和反映经济活动结果的国民收入等三类指标[18];冯雨飞(2018)提出,未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实现要素投入与产业结构互补耦合[19]。城市流强度是指在城市间的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所产生的集聚与辐射能量。部分学者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对区域空间产业联系和产业环境进行研究。赵会杰和赵璟(2017)认为,城市流由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层面组成,是城市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20];李慧玲和戴宏伟(2016)表示,通过城市流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内空间联系的紧密性与协调性[21];徐慧超等(2013)研究发现,城市流强度值越大,与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城市流强度值越小,与外界的联系越松散[22];张玉强和李民梁(2021)根据城市流强度依次对湾区产业和经济影响力进行分析,总结出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联系特点[23]。
第四,从产业强市实践来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产业强市的关键。陈慧(2021)发现,三亚市在海南自贸港的恢宏蓝图指引下,产业强市开启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24];王玥琪(2021)表示,无锡市在实施产业强市中,主要集中打造“智能强市”和构建“服务高地”[25];舒朝普等(2020)认为,无锡产业
——24
强市重点在于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三大经济”[26];张新华等(2021)发现,多地以招引核心元器件项目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强市[27];孙冰(2018)表示,潍坊市以产业强市助推新旧动能转换[28];陈芳英(2022)基于南京都市圈的产业协同度评价研究,强调区域协调发展要形成差异化的产业布局[29]。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对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为产业强市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但总体来看,现有文献对产业强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关注不足,在产业与城市发展相关要素识别上也是定性多于定量,特别在产业强市的研究对象、绩效测度和空间关联等方面尚存在研究深度不足的现象。
基于此,本文借助产业结构偏离度、工业相对比重、区域创新活动模型、区位商、城市流强度等测算方法,就产业强市的产业结构、产业优势、产业创新、产业联系和产业环境进行多维关联测度。通过多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多角度产业内外协同考察、多方法绩效测度与空间关联分析,揭示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路径,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三、产业强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基于产业与城市共生共利的客观性、公式和模型选择的科学性以及数据获取和结果量化的可操作性,构建产业强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将产业强市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定性因
素层、定量因素层等不同层次,既保持各个指标之间的独立性,又体现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反映产业强市的本质特征。同时,通过公式和模型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测度,客观公正地评价产业强市的绩效水平和空间关联性。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产业经济学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结合目标导向法和统计分析法,本文选取产业结构、产业优势、产业创新、产业联系和产业环境作为产业强市绩效评价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定性因素为主的二级指标和以定量因素为主的三级指标。
1.产业结构
根据产业结构偏离度,衡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调优三次产业结构,提升就业吸纳能力,实现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本文选取的具体指标包括三次产业占比、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三次产业增加值和产业结构偏离度。
2.产业优势
根据工业相对比重测度,分析产业相对比较优势,合理选择和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本文选取的具体指标有GDP总量、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增加值和区域内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3.产业创新
根据区域创新活动模型,分析产业创新绩效,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为产业强市打造发展新引擎。本文选取的具体指标有R&D投入经费、专利授权数和科技人才数量。
4.产业联系
根据区位商测度,衡量区域内产业专业程度和对外联系能力,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畅通要素流动。本文选取的具体指标包括城市分行业就业人数、城市总就业人数、区域分行业就业人数、区域总就业人数等。
5.产业环境
根据城市流强度测度,增强城市间各要素的流动,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环境。本文选取的具体指标包括城市外向功能量、城市功能效率、城市流倾向度和城市流强度影响因素。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选取要求,构建产业强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所列。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18个;正向指标17个,逆向指标1个。
表1产业强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产业
强市
绩效
评价
指标
体系
一级
指标
产业
结构
产业
优势
产业
创新
产业
联系
产业
环境
二级指标
产业占比
就业构成
产业构成
产业结构状态
产业规模
工业优势
产业特征
研发投入强度
专利授权指数
人力资本
城市行业就业
比重
区域行业就业
比重
城市流强度
城市流强度结构
三级指标
三次产业占比
三次产业从业人数
三次产业增加值
产业结构偏离度
GDP总量
制造业增加值
相对比较优势产业
R&D投入经费
专利授权数
科技人才数
城市分行业就业人数
城市总就业人数
区域分行业就业人数
区域总就业人数
城市外向功能量
城市功能效率
城市流倾向度
城市流强度影响因素
指标
类别
+
+
+
-
+
+
+
+
+
+
+
+
+
+
+
+
+
+注:+为正向指标,-为逆向指标
—
—25
四、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强市的绩效测度与空间关联比较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的统计年鉴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样本选取
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的中心区共有27个城市,本文选取其中11个主要城市作为样本。具体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浙江的杭州、嘉兴、绍兴,安徽的合肥和马鞍山等,以此进行产业强市的绩效测度与空间关联比较分析。
(三)绩效测度与空间关联分析
绩效测度是通过量化分析来评估目标达成效能,而空间关联反映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本文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结构、产业优势、产业创新、产业关联和产业环境等五个方面衡量产业强市的绩效和空间关联,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工业相对比重、区域创新活动模型、区位商和城市流强度等测算方法,分析区域间各产业之间供给与需求的联系、主导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要素的集聚程度、优势产业的空间分布以及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强弱。
1.根据产业结构偏离度测度,反映产业结构关联水平
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是增强产业聚合效应、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途径。产业结构偏离度是反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偏离程度,衡量产业结构效益的指标。如果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偏离,表明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呈现劳动力转出的趋势;如果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偏离,表明就业比重小于产值比重。当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接近,偏离度趋于零时,则表现为资源利用效率越高、产业结构效益越好的状态。研究表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不对称,偏离度越高,产业结构效益就越低。参考董雪(2021)对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研究[30],设定计算公式如下:
Y
i=L i−G i(1)
K=∑3
i=1
||Y i(2)其中:i表示第i个产业(i=1,2,3);Y i为三次产
业结构偏离度;L i为i产业的从业人数比重;G i为i产业的增加值比重;K为三次产业结构总偏离度。
根据2021年长三角主要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公式(1)(2)计算得出2020年长三角主要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三次产业结构总偏离度,结果见表2所列。
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Y1)。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嘉兴和绍兴偏离度较小,表明这些城市的第一产业效益要优于其他城市。马鞍山(11.1)、南通(10.2)高于长三角区域平均值(8.8),表明马鞍山、南通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要加大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力度。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Y2)。正偏离的有6个城市,表明就业比重高于产值比重;负偏离的有5个城市,表明就业比重低于产值比重。总体上,除嘉兴外,其余城市偏离度绝对值都大于长三角区域(-1.3)平均值。马鞍山(-13.5)、南通(-5.5)、南京(-4.2)第二产业结构负偏离较大,表明马鞍山、南通和南京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具有较高吸引劳动力的能力。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Y3)。除马鞍山正偏离外,其余城市都是负偏离,表明这些城市第三产业接收第一、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的能力显著。上海(-7.7)、杭州(-6.3)、苏州(-6.5)、无锡(-5.0)的负偏离值都比较大,表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潜力巨大。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南京、南通、马鞍山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小于一、二产业。
从表2的三次产业结构总偏离度(K)来看,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均较大。马鞍山(27.1)和南通(20.4)两个城市高于长三角区域(17.6)平均值,其余城市都低于这个值。可见,
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性,但整体上还不够稳定。第一产业受益于上海,周边城市的杭州、苏州、无锡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合理;第二产业由于上海、苏州、杭州等部分城市制造业转移,溢出效应显著,带来就业比重的上升;第三产业的上海、杭州、苏州、无锡放大了城市空间关联的互补关系,表现出较强吸纳就业人员的空间。总体而言,从产业结构总偏离度来看,马鞍山最高(27.1),嘉兴最低(2.6),表明长三角主要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因此,推进产业强市战略,首当其冲必须加快生产要素流动,加大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力度。
——26
表22020年长三角主要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城市
上海
南京
杭州
合肥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通
嘉兴
绍兴
马鞍山长三角区域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L
1
2.0
7.8
4.1
10.2
2.6
3.3
8.9
14.8
3.2
5.4
15.6
12.9
L
2
32.6
31.0
34.1
32.6
51.4
49.2
44.1
42.0
52.2
48.2
34.3
38.2
L
3
65.4
61.2
61.8
57.2
46.0
47.5
46.9
43.2
44.6
46.4
50.1
48.9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G
1
0.3
2.0
2.0
3.3
1.0
1.0
2.1
4.6
2.3
3.7
4.5
4.1
G
2
26.6
35.2
29.9
35.6
46.5
46.5
46.3
47.5
51.9
45.2
47.8
39.5
G
3
73.1
62.8
68.1
61.1
52.5
52.5
51.6
47.9
45.9
51.2
47.7
56.4
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Y
1
1.7
5.8
2.1
6.9
1.6
2.3
6.8
10.2
0.9
1.7
11.1
8.8
Y
2
6.0
-
4.2
4.2
-3.0
4.9
2.7
-2.2
-5.5
0.3
3.0
-13.5
长三角城市-1.3
Y
3
-7.7
-1.6
-6.3
-3.9
-6.5
-5.0
-4.7
-4.7
-1.3
-
4.8
2.4
-7.5
总偏离度
K
15.4
11.6
12.6
13.8
13.0
10.0
13.7
20.4
2.6
9.6
27.1
17.6
2.根据工业相对比重测度,反映产业优势关联水平
长三角区域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发达,据2021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统计年鉴测算,2020年长三角区域工业总产值占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的33.4%。工业相对比较优势可以用工业相对比重指标来测度,工业相对比重是某城市工业增加值占长三角区域工业增加值比重与某城市GDP占长三角区域GDP比重的比值。借鉴徐辉等(2019)的研究[31],其计算公式为:
AG=A i/A G i/G(3)
其中:AG是长三角区域某城市工业相对比重;
A
i/A表示i城市工业增加值占长三角区域工业增加值的比重;G i/G表示i城市GDP占长三角区域GDP 的比重。通过这一指标测度,衡量城市工业比较优势。如果AG>1,表明某城市工业生产在长三角具有较大优势;AG=1,表明某城市工业生产在长三角处于均衡状态;AG<1,表明某城市工业生产在长三角区域没有较大优势。
根据式(3)计算2020年长三角主要城市工业比较优势,具体见表3所列。结果显示,江苏的“苏锡常”工业相对比较优势明显,真实反映了苏南城市制造业优势比较明显的状态和特征。嘉兴GDP总量并不最高,但工业相对比较优势明显,主要是工业增加值突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6.46%。嘉兴、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马鞍山和绍兴工业相对比重都大于1,表明这些城市工业比较优势明显。而南京、杭州、上海和合肥4个城市,工业相对比重都小于1,呈现省会城市服务业比重上升的态势,但要避免产业空心化。从空间关联特征来看,长三角主要城市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省会城市的工业有着明显的溢出效应,特别是上海工业增加值接近万亿元,在长三角起着引领作用,并对周边城市发挥着巨大的辐射功能,促进了周边城市嘉兴、苏州、无锡、南通和常州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因此,长三角区域工业尤其制造业的发展对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表32020年长三角主要城市工业比较优势
城市
嘉兴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马鞍山
GDP(亿元)
总量
5510.00
20170.45
12370.48
7805.32
10036.31
2186.90
工业
2560.00
8514.39
5126.15
3231.84
3956.90
848.93
AG
排名
1
2
3
4
5
6
数值
1.391
1.264
1.241
1.240
1.181
1.162
城市
绍兴
南京
杭州
上海
合肥
长三角区域
GDP(亿元)
总量
6001.00
14817.95
16106.00
38700.58
10045.72
244713.53
工业
2245.00
4331.59
4221.00
9656.51
2072.32
81717.96
AG
排名
7
8
9
10
11
—
数值
1.120
0.875
0.785
0.747
0.618
1.083
—
—2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