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地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青藏高原人口稀疏,人口分布差异显著。“祁吉线”两侧地域面积大致相同,但人口比例达到93:7。近年来,东南半壁大多数县市的人口增长缓慢,部分县市出现负增长,人口占比持续微降。读青藏高原“祁吉线”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 地势高,气候寒冷 B. 纬度低,气候湿热
C. 距海远,降水较少 D. 多大河,水灾频繁
2. 与青藏高原西北半壁相比,东南半壁人口相对较多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源 B. 历史
C. 热量 D. 政策
3. 推测与青藏高原西北半壁相比,东南半壁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
A. 保护环境,生态移民 B. 工业发展,涌向城镇
C. 灾害频繁,死亡率高 D. 毗邻内地,人口迁出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冻土广布,影响了人口,聚落的分布,A正确;青藏高原海拔高,受海洋影响小,降水较少,海拔高,气温低,BC错误;青藏高原为总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势高,水灾较少,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低,热量是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半壁河谷地带地势低,热量条件好,人口相对较,A错误,C正确;历史和政策在材料中体现的不充分,B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青藏地区整体海拔高,气候环境恶劣,而青藏地区东部内地气候环境相对优越,东南半壁与我国内地联系相对紧密,人口迁出较多,D正确;西北半壁生态脆弱,生态移民更多,A错误;东南半壁工业发展,人口流动在区域内部由农村流向城镇,同时青藏地区生态脆弱,工业化水平不高,B错误;东南半壁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城镇地区灾害相对较少,C
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气候 ,高纬度地带,由于严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口稀少;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地形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水源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下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某省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省区可能是( )
A. 西藏 B. 四川
C. 广东 D. 浙江
5. 2000~2016年,人口流动利于该省( )
A. 农业现代化发展 B. 城镇化速度加快
C. 工业化水平提高 D. 交通运输业发展
6. 据图推测2010~2016年该地区人口( )
A. 集聚作用下降 B. 老龄化加重
C. 自然增长加快 D. 劳动人口增加
长三角城市【答案】4. B 5. A 6. D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地区流出人口远大于流入人口,人口净迁出,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B符合题意;西藏地区人口总数在300多万左右,而图中显示迁出人口均在300万人以上,故A不符合题意,排除A;广东省、浙江省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CD。故选B。
【5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地区流出人口远大于流入人口,人口净迁出,农村劳动力减少,进行土地流转,种田大户增多,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A正确;人口的大量迁出,劳动力大量减少,使工业岗位出现大量空缺,不利于工业水平的提高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而导致城镇化速度减缓,排除B、C、D。故选A。
【6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地区2010-2016年流入人口波动上升,流出人口减少,说明人口的集聚作用有所上升,A错误;图示地区2013-2016年流出人口减少,流入人口增多,老龄
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弱,B错误;图中主要反映人口迁移情况,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C错误;由于人口大量迁出,劳动力不足,且2010-2016年流入人口增加,流出人口减少,可能是本地产业和经济发展,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导致人口回流,D正确;故选D。
【点睛】有利方面:(1)对迁入地: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竞争力;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2)对迁出地:提高素质,带回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迁出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利方面:(1)对迁入地:加大教育压力、住房压力、交通压力,加重了环境负担,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2)对迁出地:使迁出地人口和劳动力过疏化、高龄化以及文化素质弱化,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下图为2021年长三角城市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长三角城市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
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东北地区
8. 与甲省相比,乙省流入长三角城市的人口更多,主要原因是( )
A. 空间距离近 B. 劳动力数量多
C. 经济基础好 D. 城市化水平低
9. 长三角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因素是( )
A. 婚姻家庭 B. 环境质量
C. 生活成本 D. 工资水平
【答案】7. B 8. A 9.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长三角城市流入人口来源分布图可知,流入人口占比最高的是安徽省,属于中部地区,另外还有河南、江西省也属于中部地区,因此长三角城市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中部地区, B 正确;东部地区仅有江苏省有流入,但占比较低, A 错误;西部地区有四川省流入,且人口占比较低, C 错误;图中没有显示东北地区有人口流入, D 错误。故选 B 。
【8题详解】
甲省是河南省,乙省是安徽省,乙省距离长三角更近,更有利于人口流入,A正确;河南省人口比安徽省多,B错误;本地经济基础好,人口流出量会少,与题意不符,C错误;两省城市化水平差异不大,城市化水平也不是影响乙省流入长三角城市人口更多的直接因素,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能吸引人口迁入,D正确;长三角地区生
活成本高,不利于人口迁入,属于推力因素;C错误;当前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婚姻家庭、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AB错误;故选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