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分析
作者:陈 皙 卜玉宏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9期
[摘 要]文章从空间经济学角度,探讨长三角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其发展模式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过程。并用相关数据和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多个中心的相互协调作用。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增长极;空间溢出效应;结构分析
[作者简介]陈皙,卜玉宏,南京大学商学院 ,江苏 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9-0084-03
一、导 言
中国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密度最高的城市。2004年,长三角地区
生产总值达到了2877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1.1%;15个城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269.39亿美元,占到全国总量的44.5%;世界500强有400多家进驻,180多家国际金融机构设立了办事机构;长三角的出口贸易占全国的34.5%,初步形成了区域性制造业、金融和贸易中心,并形成了一个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城市体系。Krugman(1991)的“中心-外围模型”和Takatoshi Tabuchi(1997)在Krugma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一般均衡模型,都提出了城市体系的分散-集聚-再分散的生命周期。因此,从空间经济学理论角度来看,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会经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过程。但是国内很少有资料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历程。本文利用长三角近几年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描述长三角单中心—多中心的经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一点浅薄的建议。
二、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和增长极
增长极概念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1950年在其著名论文《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中提出。他认为增长中心偏重于作为增长中心的地区的增长,增长极则侧重
于作为增长极的地区对广大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从长三角发展的历程来看,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上海是否也同样是长三角的增长极呢?
在长三角区域中,各个地区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可以用场论中的引力势理论来分析相关地区之间的影响程度。一方面,一个地区因其本身的经济发展会对其他地区产生扩散效应;另一方面,周围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对该地区产生扩散效应。根据引力势和势叠加原理,这两个效应分别为E i=kV i∑nj=11Rij和E i ﹡=kV j∑nj=11Rij,总效应E=E i+E i ﹡。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越强,对其他地区产生的扩散效应越大,E i越大;一个地区的区位越好,其他地区对该地区的扩散效应也越大,E i ﹡越大,因此我们可以用总效应E来评价长三角各城市在整个区域中的地位。其中,V是城市的综合实力,R是两个城市的空间距离。
长三角城市 我们对长三角的14个城市进行了定量分析,城市的综合实力用《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来表示,而城市间的空间距离使用两个城市的公路里程来表示。上海的城市综合地位最高,因此可以认为上海既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也是
长三角的增长极。上海的综合竞争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对周边城市的扩散效应突出。上海是沿海城市,具有贸易地理优势,同时上海也是中国的金融大都市,市场环境比较成熟,国内外的企业都热衷投资于上海,规模大的企业自身可以实现规模收益递增。而企业的集中又带来了外部经济、上下游的关联效应、共享的劳动力市场等,高科技企业之间知识的溢出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才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循环累积因果的互利关系促进了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空间经济学理论中,一般认为,运输成本、规模收益递增和关联效应是产业集聚的三大主要决定因素。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距离上海越近的地方,其产品和要素的运输成本越低、实现规模收益递增的可能性也越高,因此集聚的程度也就越大,该城市在整个区域中所处的区位也就越好。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上海为中心,临近上海的几个城市如苏州、无锡、宁波、南通和嘉兴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而两座省会城市,与上海这个经济增长极距离较远,受到的辐射和扩散效应较小,经济地理地位和政治地位的重要性有些偏差。其他几个城市,如湖州、扬州、泰州和镇江,大多都因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域,受周边城市的辐射影响,有较好的相对地位,但它们的自身实力仍有待大力提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