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为什么看这部纪录片(上)《圣贤教育改变命运》为什么要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
第一集:
第一次接触到《圣贤教育改变命运》这部纪录片是在飞翔老师的《戒为良药》上,在优酷上面看了几集之后,十分震撼。圣贤教育是如此的伟大,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的好。考虑有时看视频可能不方便,本人就视频上的字幕进行整理,但绝对不会篡改里面的意思,很多都是原话,希望各位戒友能从中受益。
因为考虑到篇幅和阅读时间的原因,本篇文章是根据《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第一集:为什么看这部记录片(上)的字幕整理而来,视频所讲的内容与整理后的文章大致相同,只是一些在小视频和图片的切换中做了增删,但不改其意,至于之后的内容有时间就会整理出来,也希望更多的戒友感兴趣,弘扬我们中华传统文化。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第一集:为什么要看这部纪录片(上)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命运,一万个人就会有一万种命运。命运就像已经铺设好的一条无形的轨道,牵引着人们,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命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人与人的命运会如此的不同?有的人幸福美满,有的人则灾祸不断,这其中到底有没有规律?有没有真理存在呢?中国古人讲命运的真理是“命由心造,福自我求”。也就是说,命运是由人们的心念造就的,这个心念通俗地说就是人们的想法看法或者叫做价值观。思想观念正确了,命运自然就吉祥平安。思想观念错了,命运自然就凶灾祸患,所以东方和西方的人们都承认思想观念决定生死。
一百多年来,人类的想法说法和做法,出现了巨大的偏差和错误,造成了空前的无数的灾难。为什么要看《圣贤教育改变命运》这部纪律片?原因就是通过大量的史料和事实,帮助今天全世界的人们看清楚想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把已经混乱和颠倒的善恶、是非、美丑、愚智的标准,统统纠正过来。
早在1982年,全世界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联合国举行会议,共同商讨二十一世纪化解人类种种灾难的最好办法。他们的结论是:人类必须要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当中才能到解救的方法。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呢?简单地说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它是我们这个民族千年万世以来的源头。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未来要向哪里去?中华文明的精神和灵魂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根本的依靠。它也是历朝历代治国安邦的立国之本。它是千年万世以来每一个家庭和睦兴旺的法宝。它也是从古至今每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指导原则。中国人的安身之法、齐家之宝、立国之本、民族之根统统都依靠这条永不断绝的民族命脉。它也是全世界所有民族中唯一没有断绝过的民族命脉。
中华文明是诞生在中国这块神圣的土地上的,但一百多年来西方的侵略、战乱、灾荒和各种运动斗争,尤其是最近几十年的来自西方的污染,使中华传统文化到了灭绝的边缘。当一种文明没有继承人的时候,就是它即将灭亡的预兆。不但如此,传统文化还成了社会大众嘲笑的对象,大家对它的印象是丑陋的、封建的、落后的。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美国的西方的,才是人们的追求和梦想。总之因为抛弃了太久,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人们已经完全陌生,完全不知道了,只有西方的才是人们的梦想。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代表是儒家、佛家和道家,这三家合称儒释道。儒释道的神圣教育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公认的最灿烂的文明,这个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仁爱。
2011年3月日本发生九级地震和海啸,在这次巨大的地震和海啸之后,日本明仁天皇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号召日本国民振作精神,勇敢地活下来。六个月之后,2011年9月年近八旬的明仁天皇盛情邀请中国儒释道大德到皇宫里会面。天皇当面请教,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和方法如何化解灾难。明仁天皇十分崇拜中国圣贤的教导,他曾经潜心研究过《了凡四训》这样的经典,而《了凡四训》所论述的正是趋吉避凶,改变命运。面对日本空前的劫难,如何化解,如何避免,中国的古圣先贤其实早就给出了答案。在《弟子规》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就是说,人有罪过不要害怕,只要能发誓把它改掉就会重新成为一个好人。最可怕的是掩盖和回避、拒不承认,古人讲这样的做法就是反而又增加了一个罪过,这就是民间老话“罪上加罪”。如果日本全民族能够觉醒,替自己的先人所犯下的罪行,向全世界忏悔。忏,就是把自己的罪恶对大众讲出来;悔,就是后不再做,恢复自己的纯净纯善的人性和良知。古人讲善和善会发生感应,恶和恶会发生感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罪邪远之,福禄随之,所作必成。古人还讲,所谓恶人,人皆恶之,天地损之,刑罚随之,福禄远之,多逢凶祸。所以“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正像很多舆论所说,今天的人们,对待自己历史的态度,必将会影响到未来。
会见中,赠送给明仁天皇的印章,它就像中华民族的传世之宝,那上面篆刻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孔孟、仁义、忠恕。意思就是说孔子的核心精神就是仁,仁这个字,是单立人和一个二,就是两个人,它的本意是人不能自私,要常常想到别人。所谓仁者爱人,仁就是仁慈博爱。而孟子的核心精神就是义,义的意思就是不同身份各个阶层的仁都遵循天道和人道。所谓义者循理,理就是秩序和本分。义所代表的精神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安守本分,遵守秩序,所作所为要合情合理合法。所以古人讲:“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这个字就是中在心上,忠的意思是人的心不偏不倚,不奸不邪。恕的意思就是宽恕和原谅,用中国的老话叫做厚道待人。《弟子规》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这枚印章的后半句是大乘真诚慈悲,它指的是大乘佛法的核心精神。真诚,就是没有一点虚妄和杂质,所谓纯净纯善,那正是人性的本质,换句话说,真诚就是让我们恢复人性。慈悲就是救苦救难,慈悲的价值观就是人生在世全部的意义,不是为了自己享乐,而是为了帮助别人脱离苦难,获得幸福。
在日本的这次大灾难中,全世界的人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人们看到人类所有的抵抗力几乎成了零,所有的科技手段和军事力量统统不管用。大自然轻轻一动,就像撕一张纸一样,就把人类社会所有的一切瞬间毁灭掉了。人类只能坐在电视机前眼睁睁地看着它发生
而束手无策。直到今天人们一直在问,像这样的灾难真的是偶然的吗?人类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天下有疑难,人间可问谁”。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困惑和灾难的确是空前的,人类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到力挽狂澜、改变命运的解脱之道。早在2500年前,中国的圣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宇宙之间有四个伟大,第一个是道大,就是自然规律伟大;第二个是天大;第三个是地大;第四个就是人类伟大。那么为什么人能够与天地甚至和自然规律并称伟大呢?原因就是只有人类才有天赋的灵性和能力,他可以领悟和效法自然规律。《三字经》上讲:“三才者,天地人。”在万物之中,只有人类才有资格与天地并称为三才。所以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效法就是完全地遵守,完全地相信,人效法天地,天地效法自然,这句话所揭示的真理是人类可以通过领悟和学习,使自己的德行和自然规律相吻合。所谓“与天地,合其德”,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能够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并且能够完全落实在生活中的,这样的人就叫做圣贤,这样的教育就叫神圣的教育。
这个字两横一短一长在古代是“上”的意思,它代表着上天,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意思。
下边垂下来三个竖道,这就是显示的“示”字,它的深意是上天垂象,就是自然界显现的一切现象,自然现象当然也包括人生和命运。
这三个横就像三个关口,它代表着天地人。土字旁加于
而这一竖下来,三个关口都开了,它的意思是对天地人通达明了、无有障碍、能够贯通,这个字就叫做神
。神就是说这个人通达明了宇宙和人生的真相。在儒家这叫明明德,它能止与至善。在佛家这叫开悟,它能大彻大悟。在道家这叫得道,它能与天地合其德。通俗地说,神的意思就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而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个境界正是他们苦苦探索和追求的宇宙真理的境界。但是西方人发明了无神论,用这个观点就讲不通了,无神论等与否定了人类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能力。这个观点从19世纪的西方传过来,用无神论的观点来看待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几乎处处都是很难理解的。比如《孝经》中讲:“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无神论的人读到这里一定会以为这是封建糟粕,实际上这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无知和误会。“孝悌之心”,当它达到极点的时候,自然就通于神明,就是说这个人接近了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境界,所以中华文明的根是孝道。一切圣贤经典都离不
开孝道,这里面蕴含着极深的真理,这是西方人直到今天都很难理解的,所以用西方的现代的价值观来看传统文化,很多人会说那里面很多都是糟粕。 灿烂的中华文明被誉为最伟大的人类文明,那么这其中到底有没有糟粕呢?有糟粕,凡是现代人看不懂的就是糟粕,这就是今天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凡是他看不懂的统统都是糟粕。我们再来看,
这是一个鞠躬的人。
这是他站在大地上面,所以下面是一个土字。中华文字是象形文字,这就像一个人挺立在大地之上,在人中壬然而立,做众人的榜样,这就是壬字古代的写法,壬这个字也是大的意思。在它的上面,有一个耳朵的耳字
,这个耳字代表耳目,就是这个人透彻的观察力,耳眼圆通,说明他心通万物,事理通达。在旁边还有一个口字
,表示这个人用口来宣说真理,教育大众,使大众都变成有觉悟的人,所以这个口衍伸的意思就是教育。中国古人讲,要把天地万物的真理为人演说,演就是演示,通俗地说就是亲身做出来给大家看,所以演就是做到的意思,说就是广为宣说,教化天下,所以在人世间这样的就叫做圣人。
这个字就是圣人的圣,冷静的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圣这个字深藏着两个特点:一个是要用口来宣说,一个是这个人自己要做到,他在下面这个谦卑的90度鞠躬的样子正是自己亲身做到来教育大众,也就是说教育别人的人自己要先做到才行。所以只能说,自己做不到那不是圣;或者只能自己做却不能宣说教育大众,那也不是圣;在圣这个字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起笔的这个耳字,耳朵代表耳目,它是观察的意思,它说明圣人所说的所做的是从观察而来,是从天地那里听来的、看来的,并不是自己发明创造的,并不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亲身的观察体悟到天地自然的规律。也就是说,古圣先贤所教导的并不是他们自己的思想和学说,而是天地运行的万古不变的真理大道。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一种智慧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中国古人所谓天人合一,也就是在这个一里面,既有天地也有人,他们已经完全的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天地当中有人,人当中有天地,这就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而能够代表这种境界的就是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因为他们不仅观察到了,而且能够亲身做到并且亲口宣说出来,这就是中华民族先哲先祖和他们的经典万古不朽的道理所在,这也是其它文明中那些思想家、哲人甚至伟人和他们的经典所望尘莫及的。 孔老夫子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就是说,孔子只是复述而不创作,他复述的是天地自然的规律,而不是自己创立的学说和思想。“信而好古”就是说他坚信而且热爱
比他还要古老的上古的圣人们传下来的教导。古人所谓:“圣贤之道,祖祖相传。”在佛家,经典上讲“说而无说”,就是看上去是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一切经教,但其实并不是他所说,而是他复述古佛所说的,所以讲无说。佛说他49年讲经说法其实没有说过一个字。在道家老子讲天长地久,原因是什么呢?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生就是说天地没有自作主张的意思,没有创造任何新的东西,天然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道家所谓无为而治,无为就是没有故意要去做什么的意思,因为无为所以才能无所不为,天地才能长久。人效法天地,天地效法自然,效法就是完全地遵守,完全地相信,这就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万世不灭的根基。古人所谓:“圣贤之道,祖祖相传。”看到这里,人们应该豁然开朗,原来圣贤教育的内容并不是他们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而是他们发现天地万物的真理,所以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如果抛弃了圣贤教育就等于抛弃了自然规律的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