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
1、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答:①求知欲与好奇心的培养;②合适的学习目标的确立;③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④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⑤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2、品德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答:①品德要素整体协调发展原则;②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原则;③行为强化与价值引导原则;④合力协同影响原则;⑤品德教育十六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励之以恒、导之以行。
3、教师的角及其职责?答:教师的角:①指向教学:教学设计者、组织管理者、知识讲授者、反思者与研究者;②指向学生:榜样、指导者、促进者、朋友、心理辅导员;③指向自己:发展者。教师的职责
4、如何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答:①继续学习;②科研强师;③教学改革;④业务发展(教学观摩、微型教学、教学反思、教学决策训练等)
七、论述题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一是“预防”,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二)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三)我国传统的小学课程以分科为主,存在很多弊端,试分析之。
第一,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各分科课程的学科知识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客观世界本身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性,难以使学生形成有关认识客体的完整图景和初步的科学世界观。
第二,课程分科过细,脱离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三,分科教学的课程门类较多,交叉重复现象较为严重,造成时间和精神的浪费,结果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四,分科教学的课程结构不合理,有的学科被片面强调,有的学科形同虚设,学生的教养、创造力、操作能力被忽视,无法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有关教师的作用,可分成正面和负面两类:
(1)正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路标”,“教师是摆渡人”,“教师是梯子”,“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是学生的拐杖”,“教师是乐队指挥”,“教师是球队教练”,“教师是导演”,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2)负面:“教师是三大公害之一(其他两害是警察、医生)”,“教师是条子(意即警察),是太平洋的警察”,“教师是法官,而且是的法官”,“教师是身心摧残者”。
2.有关教师的敬业献身精神:“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教师是春蚕”,“教师是孺子牛”,“教师是铺路石”,“教师是太阳”。
3.有关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是水,不断更新,长流不断”,“教师是活的诸葛亮”。
4.有关教师的经济地位:“教师是酸酸(甘肃某县俗谚,有两重意思:一是“穷酸”;二是“摆臭架子酸”)”。
5.有关师生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试着选择某种说法,分析其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视具体答题情况而定。
(五)论述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哪些功能?
(1)行为定向功能(2)情感调节功能(3)品德培养功能(4)心理保健功能。
(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有良好的素养;(2)教师对学生应有正确的态度。
(七)你所在的小学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都有哪些内容?请择一、二论述。
视具体答题情况而定。
(八)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哪些特点?
第一,培养目标更具有时代性。第二,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第三,系统性、彻底性。
(九)试以你上的一节课为例,分析你运用了哪些教学原则,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视具体答题情况而定。
论述(15分)
答案要点: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有:
一、职业道德素质
1、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
2、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
3、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
4、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
二、思想政治素质
三、科学文化素质
1、扎实地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
2、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3、要有文化科学发展史的知识
四、教育理论素质
五、教育能力素质
六、身体、心理健康素质
评分标准:
教师基本功1、全面、正确地理解教师基本素养,并能够与受教育经历有机结合加以系统阐述(12—15分)
四、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论一个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答案要点:(20分)
1、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2、教师的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要求。
(特殊素质主要是语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身心素养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等。)
3、必须紧密联系当前的教育改革实际来回答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
判断:全错
3、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别是分工的原因。
5、学校工作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7、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二、结合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表述,就我国当前教育实际在教育方针贯彻执行上所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分)
答案要点:
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实教育对教育方针的背离表现主要有:
一是背离了教育的公平性;
二是背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
三是背离了培养人的基本途径
如何克服小学生的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有意伤害他人的身体或精神的行为。如打架、故意刁难他人,说他人的坏话。攻击行为的危害性极大,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对儿童攻击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培养孩子的正确归因,改善孩子的明辨是非的能力;(2)培养孩子的应对策略,增强孩子的挫折容忍力;(3)处理好儿童与同伴、教师和父母的关系。
、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就是力争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和严而有方。
3、如何对品行差和双差生的特点进行教育?
答:品行差生是指那些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缺陷、问题的学生;双差生是指学习差、品行也差的学生。教育者面对这两类学生,首先要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动之以情,晓之有理;其次,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其学业成绩;最后,教育者要善于捕捉这类学生进步的火花,创造条件,促其向好的方向转化。
4、如何针对男女生的差异进行教育?
答:男女之间生理上的差别,会导致智力、性格、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研究男女学生智力、性格等因素中薄弱成分的有意训练,加强男女生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的交往,使他们能发展各自的优势,尽其才智,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学有特。
1、为什么说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是教学一项重要任务?谈谈你是怎样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的?
论述:个性心理品质是指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爱好等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人
的素质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培养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之所以是教学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因为:它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维护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全面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可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不安于现状的开拓精神,锲而不舍的拼搏毅力,无私无畏的宽广胸怀;以及善于调节、保持与增进心理健康等。
四、实例判断分析
1、我国广大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站中总结出一条经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一经验反映了什么样的德育规律?
分析:这一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诸因素和谐统一发展的规律。“动之以情”,即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晓之以理”,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观念);“导之以行”,即指导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持之以恒”,即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德育过程是知
、情、意、行矛盾统一的过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对这一德育规律的形象概括。
2、学生王林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
分析:该班主任在处理王林这件事上,采取一味指责、谩骂的方法,却没有爱护、尊重、信任学生,从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严重违背了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3、一次上班会时,万老师指着地上丢着三团纸片,当时还有三位同学尚未走进教室。万老师指着地上的纸屑对大家说:“这儿摆着三团纸屑,你们都没拾起来,现在看看后面三位同学怎么做。”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在看,第一个同学看也不看就冲进教室。第二个同学看了一眼,无动于衷地来到座位前。第三个同学出现在门口,看到了纸屑,就弯下腰拾起来。同学们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万老师表扬了这个拾纸屑的同学。从此,教室的地上再也看不到纸屑了。
分析:在处理捡纸屑这件事上,万老师遵循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当万老师发现地上的纸屑并有三位同学尚未走进教室时,他让全班同学都来注意这件事。无疑,三位同学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受到了教育,因此,“同学们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万老师又及时地表扬了那位捡纸屑的同学,从而教育了全班,所以,,“从此,教室的地上再也看不纸屑了。”另外,老师只是表扬了那位捡纸屑的同学,而没有批评前面两位同学,实际上,这里的表扬和同学们的掌声已使那位同学受到教育,万老师的这种坚持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式也符合疏导为主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
4、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美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心……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肄,久而自臭也。?♀
分析:颜之推的这段话说明,儿童和少年行为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都尚未成熟,易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德育中陶冶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对青少年的教育应善于运用陶冶教育法,创设和利用各种积极的情感和环境因素,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感化;同时应注意使学生避免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