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模拟试题(新课程理论部分)
新课程理论部分(50分)
一、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5分)
2.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5分)
3.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5分)
4.说说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5分)
二、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依据新课程理论,写出下列案例的分析。(15分)
师:课文最后一节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生:(读)“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在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
师:说得很好。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还要补充一句。
师: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许多同学举手,要求说)
师:我们相信她会把意思说完整。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说得多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教室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氛)还有吗?请看那个“嫩”字。作者形容天空为什么不用“蔚蓝”,而用“嫩蓝”?
(一时无人举手)
师:妙不可言,是不是?
生:“嫩”是不是说颜浅?
生:因为刚下过雨,天空有透明的感觉。
师:是颜浅?是蓝的透明?是春天的天空也充满着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 者的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由你们自己去体会。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美,很有味道,这就行了。
2.结合你的教学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做法。(15分)
教学设计部分(50分)
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50 分)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难道爸爸咳嗽 和东南风有关系吗教师基本功?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2月22日 阴天 北风 不咳嗽
3月 8 日 晴天 东南风 咳嗽厉害
3月10日 雨天 北风 咳嗽轻了
4月19日 多云 南风 有点儿咳嗽
4月21日 阴有雨 北风 不咳嗽
4月22日 晴转多云 南风 有点儿咳嗽
5月 1 日 晴天 东南风 咳嗽厉害
啊,果然如此!
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走出家门不远,一阵东南风吹来,我们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爸爸突然咳嗽起来。我抬头一望,远处硫酸厂的烟囱冒出的烟气正随风飘来。我猜测着,爸爸的咳嗽,大概就是这烟气造成的吧?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医生伯伯。他说,爸爸得的是过敏性支气管炎。硫酸厂排出的是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一闻到它,咽喉就过敏,引起咳嗽。爸爸就是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我为替爸爸到了病因而高兴。
从此,只要刮东南风,我就把朝南的窗户关紧。这样,爸爸就不咳嗽了。但是,我多么希望治理好环境污染,就是开着窗户,爸爸也不咳嗽呀!
走进新课程知识竞赛(理论试题)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第二,传统的应该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各国的课程改革表现出以下一些共同趋势。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6、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速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9、什么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10、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第二,设置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1、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第二,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12、这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1)《品德与生活》(1——2年级);2)《品德与社会》(3——6年级);3)《科学》(3——6年级);4)《历史与社会》(7——9年级);5)《科学》(7——9年级);6)《艺术》(1——9年级);7)《体育与健康》(7——9年级)
13、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知识的锁碎化问题。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第三,管理的问题。
1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5、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
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