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与语言文字基本功
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说,教师首先要运用教学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准,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对他的教学语言基本功有哪些要求呢?
我认为,除了做到科学性、艺术性、情感性等常规性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准确性和简约性。
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怎样华美,都会谬误百出、误人子弟。数学有着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逻辑地进行推理,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数学教师的语言不准确,就谈不上教学的效益,甚至会给学生带来的知识上的误区。
教师基本功 例如:逻辑连接词“或”与“且”一字之差,意义就已千差万别。对于求不等式组x<1或x<2与x<1且x<2的解集这一问题。前者的解集是(x1x<2),而后者的解集却是(x1x<1)。如果从集合运算的角度来看,“或”表示取并集,而“且”表示取交集。又如:对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理解,关键是对“有且只有”的理解,应该包含两方面含义:存在并且唯一。不能片面解读为“有一条”,这样就只阐述了存在性而忽视了唯一性。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教师做不到准确的解读,就会使学生走入误区,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贻害不浅。
简约性是指教师语言言简意赅,也就是说,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容。数学家阿亚帝说过:“研究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地用简洁而基本的词汇去解释世界。”简约性被公认为是数学美的一个特征。数学的公理与定理,无一不是运用了极其简明的词汇和语句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作为数学王冠上的宝石的“歌德巴赫猜想”就是用高度精炼的“1+1=2”使人赞叹不已!正是由于数学本身的这一特征,就决定着数学教师的语言必须是简洁、精炼、高度概括的,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分散教学重点,更不利于难点的突破,甚至使学生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做到准确性和简约性。这是数学教学语言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