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赏析
诗词五首赏析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一二句:写诗人弃官归田后的生活状况。“人境”点明归隐之所。设置悬念,引发人们对诗人身处喧嚣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的思考。“车马喧”代表着追名逐利的官场,也是世人为富贵荣华而奔走的形象写照。
三四句:一问一答,解开上句的悬念,解释了诗人超然世外的原因。“问君何能尔”一句承接
上文,转换了叙事角度,仿佛是他人出于好奇而追问,颇有情趣。“心远地自偏”给出答案,强调了“心”的重要性,表明只要内心远离那追名逐利的官场,即使身处闹市,也不会被尘世的喧嚣打扰。
五六句:描绘了一幅静穆、淡远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七八句:”写傍晚山间的美妙景象,描绘了一幅悠远、恬淡、自然、和谐的画卷。
九十句:“此”指此时此地的景和情,“真意”指诗人领悟到的自然之趣和生命真谛。所谓“欲辨已忘言”其实是说此刻诗人体会到的真理意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与自然神游的高尚品德和审美情怀。
【主旨】本诗通过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抒发了诗人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1、前四句构成本诗的第一个层次,大意是什么?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1)前四句,诗人反思自己归田后的生活状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了全诗的基调。前
四句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2)诗人认为,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念,精神就远远超脱于现实之外了,表现了诗人决意挣脱世俗精神的枷锁,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返璞归真,获得心灵自由的心态。
2、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1)“悠然”二字,形象的写出了诗人远离尘世后自得、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2)“见”字写诗人不经意间抬头,秀丽的南山之景一下子映入眼帘,表现了诗人的心与山的自然相遇,营造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用了哪些意象,有何深意?
用了日夕之山气与归林之飞鸟两个意向,渲染了隐居之所的宁静美好和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言下之意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为什么要奔波于官场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不愿投入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
(1)借景抒情(景物描写)。借飞鸟结伴飞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的景象,含蓄地寄托了诗人回归自然、与山林为伍的意趣。(2)动静结合。两句诗一静一动,写出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峰、鸟入山林的景象,借此表达了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首联写春望所见,既点明了写作背景,又融情于景,奠定了全诗沉郁的感情基调。写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的景象,与昔日的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突出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颔联写望中所感,突出了时局的危殆和诗人心情的沉痛。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看到听到后反而“溅泪”“惊心”,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写出了诗人在与家人消息隔绝之后,对家书的急切期盼之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连三月”写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写家书的弥足珍贵。
尾联借“不胜簪”的细节,描写了头发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忧愁万分,憔悴不堪的情状,含蓄生动的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白头”写诗人日益衰老,一个“搔”字写出了诗人因愁闷而频频挠头的情状,“更短”体现了愁的程度。
【主旨】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的所见、所感,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1、你认为首联中的哪个字用得好?请做简要赏析。
破: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丛生,一片荒芜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妙处。
“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因战事使消息隔断,久盼家人音信而不至的焦急心情,表现了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请展开想象,描述尾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面对沦陷的国都,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沉思着,因焦虑而不停地挠头叹息,白发越来越稀疏,几乎无法梳髻插簪了。诗句含蓄而深刻的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的感情。
4、结合诗句内容,说说标题“春望”的“望”有哪几层意思?
望见都城长安破败的景象;盼望收到家人报平安的来信;盼望自己能去为国效力;渴望朝廷早日平定叛乱;盼望与亲人早日团聚。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赏析】第一句: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黑云”(比喻)、“压”(动词)、“城欲摧”(夸张),把敌军的兵马众多,来势汹汹,以及交战双方力量的悬殊、守军将士处境的艰难等,都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第二句:这一句转写守军斗志昂扬,严阵以待的情形,借日光来彰显守军的士气,颇为精妙。一个“开”字,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形象地展示出守城将士们的英雄气概。
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入手,“角声满天”写号角齐鸣,声震天地;“秋”点明时令。将美丽的“秋”与响亮的“角声”凝于一句,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雄浑壮烈之美。
第四句:从视觉角度夸张地描绘了战场上的血迹,从侧面暗示了伤亡的惨重,表现了一整天战斗的激烈,充分展现出守城将士浴血奋战的可贵精神。
第五句:“半卷红旗”写援军避免发出声响,以便深夜趁敌不备,发起袭击;“易水”既点明了交战地点,又使人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豪情,表现了将士们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
第六句:“霜重鼓寒”写天寒,表明将士冒寒作战,可见战斗的艰难。
七八句:用“黄金台”的典故,写将士们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突显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忠诚和慷慨赴难的大无畏精神。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绘将士们临危不乱、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1、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1)在修辞运用上,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把敌军比作“黑云”,把将士们在日光下反光的铠甲比作“金鳞”,“城欲摧”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黑云”“城欲摧”渲染敌军兵临城下 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以“金鳞开”表现我军严阵以待的气势。
(2)在字词运用上,“压”“摧”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来势的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的悬殊、守城将士处境的危急,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也衬托出将士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在彩运用上,“黑”突出敌人的猖獗、敌军兵马之多;“金鳞”指铠甲闪光如金鱼鳞,一个“金”字表现了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种颜的对比,表现了战争形势的严峻。
2、分析“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中“满”和“凝”字的妙处。
“满”字,扩大了激战的场面,反映出边防将士英勇杀敌的冲天气势。“凝”字,形象地描绘出边防将士血流遍地的场景,即牺牲人员众多,烘托出战斗的激烈。
3、请描述“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这两句诗所描写的画面。
寒风掠过半卷着的红旗,前来救援的军队在夜的掩护下向易水河畔悄悄进发。一迫近敌军营垒,他们便开始击鼓助威,投入战斗。只是夜寒霜重,战鼓也擂不响,只发出低沉的声音。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赞颂了边关战士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誓死卫国的壮志豪情。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赏析】上阙一二句:写梦中所见之景,词人以丰富的想象,选择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等意象,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彩。“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弥漫的云雾等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的传递给读者。虚虚实实,为全词雄奇的意境奠定了基调。
上阙后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一个“归”字,好像词人原来就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
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边。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形象。“殷勤问我归何处”的询问,使词人终于得到了诉说心事的机会,由写梦自然引出下阙的抒情。
下阙一二句:上句是对天帝的回答。“路长”“日暮”放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下句写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却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一个“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后三句: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词人想像大鹏一样乘风去到那没有离散、没有战乱、没有悲伤的仙境,含蓄地表达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想象丰富,意境瑰奇壮阔,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彩。内容上呼应上阙“问我归何处”,结构缜密。
【主旨】这首词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创造出一个梦境和真实、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的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阙一二句所写的梦境。
清晨,水天连城一片,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翻滚的波涛,云和拂晓时的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银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只,船帆舞动,随云涛起伏。
2、请说说你对“学诗谩有惊人句”的理解。
这句词的字面意思是:我学习作诗,徒然能写出惊人的诗句,又有什么用呢?深层意思有两层:一是感慨自己空有才华,但毕竟是弱女子,能有什么作为呢?二是感慨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写得好又有何用?
3、下阙哪两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之情。
4、这首词在《花庵词选》中被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