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破瓮救友》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爱之(_______)   破之(_________) 足跌没(__________)水中
了(_________)其大旨(_________) 光持石击瓮 (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
A.司马光 B.归有光 C.黄继光 D.李四光
[3]“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下列词语中“释”的意思和句中“释”的意思相同的是( )
A.爱不释手 B.难以释怀 C.冰释前嫌 D.解释清楚
2. 课内阅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下面对文中第二句话的标点,最恰当的是(  )
A.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B.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C.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2]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弃去:
弃去弃去_____ 还卒业:______
[3]“问之”是指李太白问老媪。他是这样问的:“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给山下的小溪取名为“磨针溪”呢?下面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
A.为了纪念曾经在这条小溪边磨针的老媪。
B.为了纪念曾经经过小溪的大诗人李白。
C.为了学习发扬老媪坚持不懈的磨针精神。
3. 课外类文阅读。
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所(zhuó)之,树创随合。人姓
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zhé)令伐树。
——选自《淮南子·览冥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羿请不死之药   ②常斫之
③学仙有过   ④过故人庄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2]嫦娥为什么变成了“蟾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有一人”指的是________。
[4]短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月桂的神奇?请你用“   ”画出来。
[5]仿照“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介绍一下自己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课内精彩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rì  yuē)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ì  ruò)而不返(fǎn  fān),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下列词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请你选一选,填一填。
溺而不返(______)   堙于东海(______)
A 喜悦   B 仇恨   C 悲伤   D 感激
[3]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她化为精卫要填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说说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与欣赏。
望梅止渴①
魏式②行役③,失汲道④,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⑤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⑥,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本文节选自《世说新语·假诵》。②魏武:即曹操。③行役:带有任务而出外跋涉,这里指带部队行军。④汲道:取水的途径。⑤饶:多,丰富。⑥出水:流出唾液。
[1]解释加点的字。
①失汲道:_________ 
②军皆渴: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曹操想出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
A.画蛇添足 B.画饼充饥 C.望眼欲穿 D.叶公好龙
6. 文言文练习。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
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昔者:____________________争:____________________ 
触:____________________折: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_________
_________。
[3]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用“   ”画出来。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下列词语。
曰:_____故:_____ 溺:_____为: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具有浓重的悲剧彩,故事中人物的精神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1)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_____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______也感到心惊。
(2)带点一句中,“家书”是指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表达出了将士们对家乡亲人的__________。
9. 课内阅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本文主要学习古人___________的精神。
[3]再写出两个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_________  _________。
10. 阅读理解。
莫扎特“解套”
大作曲家莫扎特还是海顿的学生时,曾和老师打过一次赌。
莫扎特说,他能写出一段曲子,老师准弹不了。
世界上竟会有这种怪事?在音乐殿堂奋斗了多年且早已功成名就的海
顿岂能轻易相信。见老师疑惑不解的样子,莫扎特竟真的伏案疾书起来,很快便将一段曲谱交给了老师。海顿未及细看便满不在乎地坐在钢琴前弹奏起来。仅一会儿的工夫,海顿就弹不下去了,于是他惊呼起来:“这是什么呀?我两手分别弹响钢琴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
接下来海顿以他那精湛的技巧又试弹了几次,还是不成,最后无可奈何地说:“真是活见鬼了,看样子任何人也弹奏不了这样的曲子。
显然,海顿这里讲的“任何人”其中也包括莫扎特。莫非莫扎特也钻进了自己设计的“套子”中?且慢,让我们沉住气,仔细看看莫扎特是如何“解套”的吧——
只见莫扎特接过乐谱,微笑着坐在琴凳上,胸有成竹地弹奏起来。海顿也屏住呼吸,留神观看他的学生究竟会怎样去弹奏那个需要“第三只手”才能弹出来的音符。
令老师大为惊喜的是,当遇到那个特别的音符时,莫扎特不慌不忙地向前弯下身子,用鼻子点弹而就。
海顿禁不住对自己的高徒赞叹不已。
莫扎特的这一轶闻饶有趣味.尽管在公开演奏场合他从未表演过用鼻子去弹钢琴,但这次打赌所表现出来的变通思维,在他的不朽作品中处处闪光。
“世界上没有不能弹奏的曲子。”这应当是创新学推崇的一条座右铭。变不可能为可能,这也是创造型人才应具备的一种潜质。是的,从创新学的角度讲,没有不能实现的事情。
[1]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屏______ ( )  ______ ( )
曾______ ( )  ______ (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钻进(  )  表演(    )  变通(    )
疑惑的(    )  精湛的(    )  不朽的(    )
[3]摘抄文中的成语,并用其中的一个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创新学推崇的一条座右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理解。
借  衣
雨中借人衣着之出,道泞失足,跌损一臂,衣亦少污。从者掖①公起,为之摩②痛。公止之曰:“汝第取水来涤吾衣,臂坏无与尔事。”从者曰:“身之不恤③,而念一衣乎?”公曰:“臂是我家物,何人身我索讨。”
  [注释]①掖:扶  ②摩:抚摸  ③恤:爱惜
1.解释下列加粗字或词。
  (1)失足(  )  (2)第(  )  (3)涤(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从者掖公起,为之摩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之不恤,而念一衣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