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银行的日子
离开银⾏的⽇⼦
别忘我的过去,珍惜您的现在,去努⼒拚搏、创造⼀个辉煌的⼯⾏吧!这是为了⼯⾏的发展,更是为了您⾃⼰轻松的⽣存。因为保住了⼯⾏,就等于保住了您⽣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写在巴林左旗⽀⾏撤销的⽇⼦⾥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我叫吕景⽟,45岁,是⾚峰分⾏原巴林左旗⼯⾏办公室主管后勤⼯作的副主任。在左旗⼯⾏撤销后的今天,我整理完这篇稿⼦,⽬的有两个,⼀是较全⾯的记录了左旗⼯⾏撤销的全过程和我内⼼的感受;⼆是通过这种形式把我的辉煌告诉你,把我的⽆奈告诉你,把我的痛苦告诉你,把我的经验教训告诉你,把我的希望告诉你。因为这是⽤巨⼤代价换来的、⼗分珍贵的东西。相信⼤家听后能有所启迪、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能从中悟出道理,懂得争取,懂得珍惜,知道你今天的⼯作是为了国家,是为了集体,更是为了您⾃⼰轻松的⽣存。也许因此你会理解领导苦⼝婆⼼,或声嘶⼒竭的思想⼯作的⽤意;也许能使我们⼤家在短暂的⼈⽣旅途中不⾄于再⾛⼀段弯路,因为我说的是左旗⼯⾏被撤销后产⽣的严酷现实,是我的亲⾝经历和闭门思索后的感悟,是⽤我这只残⼿记录下来的左旗⼯⾏七⼗七名职⼯不同内⼼
的相同感受。然⽽,这些对我已不再重要了,也已经没有意义了,但对你们今天仍然在⼯作岗位上为了谋⽣⽽苦⼲,为了事业⽽拚搏的⼈们,在珍惜现在、把握未来的⼈⽣旅途中,对纠正思维⽅式、改变⼯作⽅法、确⽴⼈⽣座标也许会有些帮助,甚⾄是值得深思的东西
⼀、把我的辉煌告诉你
⼈是体⽣存的⾼级动物,每个⼈的辉煌都离不开赖以⽣存的集体这个强⼤的依托,否则就没有辉煌可谈。
我于⼀九⼋七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左旗⼯⾏,在左旗⼯⾏成⽴到撤销的⼗六年中,我在这⾥⼯作了⼗四年,直到她的结束。在这⼗四年中,我始终在⽀⾏搞后勤⼯作,⼯⾏极⾼的知名度、⾦字招牌、优越的办公条件、丰厚的待遇、令⼈羡慕的⾏业使我乐此不疲,我也曾多次下定决⼼,趁着年轻充分发挥⾃⼰的才智,为左旗⼯⾏的发展及个⼈的前途⼤⼲⼀番。那时我曾因⾃⼰为⽀⾏节约每⼀分钱的开⽀⽽兴奋过,也曾因为⾃⼰起草的各种制度被⽀⾏采纳参与⽀⾏的管理⽽⾃豪过,更为⽀⾏各项指标的完成、⾏容⾏貌的⽇新⽉异⽽⾼兴过,也为每年结算的庆功酒和飞扬的礼花沉醉过。⼗四年的⼯⾏⼯作,应该说我们是⽣在福中,是挺着胸、昂着头、底⽓⼗⾜的⾛过来的。这也许是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的,你们今天仍然⼗分朦胧的⼀种感觉。
当我们每天从漂亮廉价的住宅楼,穿着整洁的制服,⽤不了⼏分钟就赶到单位,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
室从事着脑⼒劳动的时候,我们周围很多⾏业不分男⼥在泥⾥、⽔⾥、噪⾳⾥从事着重体⼒劳动,我们看到却不屑⼀顾,认为这是⾏业的差别。当我们⼏百、上千的拿着⼯资奖⾦、频繁出⼊商场酒店时,许多⾏业却因为⼏个⽉发不开⼯资⽽迫于⽣计,也许我们认为他们不幸运、命苦。当我们做制服、买⼤⽶、发年货、分房⼦等福利铺天⽽来时,有许多企业却破了产,职⼯丢了饭碗成了下岗⼯,我们却认为“企业的今天,就是银⾏的明天”这句话不是真的,只不过是哪位⽂⼈墨客茶余饭后的突发奇想,认为狼来了,只会咬别⼈,离我们还很远、很远,不会咬我们。就连社会上其它单位的⼈都⽤⼀种肯定、信任的⼝⽓说:“银⾏没事,那单位有的是钱”。
每当我们神⽓⼗⾜的⾛进那熟悉的、办公条件优越的办公室,必备的⼀杯茶⽔,⼀⽀⾹烟,浏览着报刊杂志,交流着每天的轶事趣闻,通过公⽤电话联络着个⼈事情,冥思苦想着个⼈职称、级别的上调、⼯资的增加和福利待遇的提⾼时,有⼀种说不出的轻松感。当我们⾛进社会,聚朋会友时,有⼈问在哪⾥⼯作?⼯资多少?我们会底⽓⼗⾜的告诉他,在⼯商银⾏⼯作!每⽉也就千、⼋百块钱吧!有⼀种甜甜的荣耀感,话⾥夹杂着炫耀和褒意的不满⾜,背地⾥当着家⼈⾯总说旗长的正式收⼊也没我多,因此亲朋们也处处⾼看⼀眼,因为我们是体⾯的⽩领阶层。每当年终计划经济体制的⼤锅饭帮助我们完成了没有指标的任务,决算的礼花飞上天空,庆功的酒杯碰响时,每个⼈的⼼⾥和脸上都写满了⾃豪。
在⼯⾏⼯作的⼗四年⾥,我没有感觉到什么是困难,什么是失落,什么是空虚,什么是后顾之忧,这
就是因为我⾝后有着⼯商银⾏这个强⼤的依托,有了朝⼣相处的同志们,才衬托出我的辉煌,衬托起了所有⼯⾏⼈的辉煌。
⼆、把我的⽆奈告诉你
“⼈⽆远虑、必有近忧”。这是句古话,我想⼀个⼈是这样,⼀个家庭是这样,⼀个集体也是这样。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虚⽆飘渺的辉煌,有了那份浅层次上理解的轻松和安逸,却失去了负重的耐⼒,有了虚浮的荣耀感,却忘记了危机和责任,盲⽬的乐观⾃豪遮盖了四伏的危机,落后的思维埋下了苦果的种⼦。⼀切都印证了这样⼀个道理,⼀个事业的成功
任,盲⽬的乐观⾃豪遮盖了四伏的危机,落后的思维埋下了苦果的种⼦。⼀切都印证了这样⼀个道理,⼀个事业的成功道路是漫长⽽艰难的,然⽽败业则是短暂⽽⼜轻⽽易举的瞬间。左旗⼯⾏从⼀九⼋五年⼀⽉⼀⽇成⽴,谁都没有注意到她是从哪天发展的,哪年⼜是她的⿍盛时期,从什么时开始下滑的,只知道到⼀九九九年底已连续六年亏损,真是兴盛时艰难曲折,衰败时只在瞬间。每况愈下的左旗⾏到了⽆可奈何花落去的程度。
“竞争”这个汉语单词,我们每个⼈都会写、会说,并能正确的解释出它的字⾯含意,但结合现实,⾯临强⼤的⽣存风暴,竞争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谁⼜能从深层次上理解⼏分呢?达尔⽂在《物种起源》⼀书中论述“物种的⽣存与进化,决不是依靠什么道德的⼒量,⽽是依靠⾃⾝实⼒的竞争来实现的”。物竞
天择,适者⽣存;优胜劣汰,适者⽣存。⼀个淡漠⽣存观念,缺少真正的竞争意识,甚⾄于当⼀天和尚撞不响钟的集体或个⼈,都很难⽴于不败之地。
三、把我的痛苦告诉你
就象⼀个久病的⼈即将离去⼀样,预感从各⽅⾯显现出来,左旗⼯⾏在撤销前⼣也同样有各种前兆在预⽰着⼈们,连续六年的亏损,不良资产的增加,存款⼤幅度下滑,各种渠道紧锣密⿎的传来了撤⾏的消息。全⾏职⼯的⼼在极度焦虑和烦躁的状态下紧缩,每天象热锅上的蚂蚁,⼀⽅⾯在审视着每条信息的可靠度,同时也在不断的传播给同事、家⼈和社会。另⼀⽅⾯怨天怨命的发泄着内⼼的苦闷与恐慌,⽽且这种焦虑的⼼态与⽇俱增,恐慌的范围不断扩⼤,每天三五成的似乎在寻着挽救败局的办法,⼀时⼜不知从哪⼲起才能扭转这个败局已成的乾坤。左旗⽀⾏的员⼯也试图给即将不⾏的⽀⾏打上⼀⽀强⼼剂,希望她能苏醒,重振往⽇的雄风,因为我们不能没有她,就象⼦⼥不能失去⽗母,因为⼯⾏是我们⽣存的⼟壤、发展的依托啊!
当我们抓住教育储蓄开通之机,近⼋⼗名职⼯的左旗⼯⾏,每天参加揽储的⼈数超过⼆百四⼗⼈次,⽗母、夫妻、⼦⼥、亲友全上阵,不分⽩天⿊夜。⼗天全⾏动员教育储蓄存款近百万元,就这个⽉存额,每年就是⼀千多万元的存款。然⽽⼀切都是徒劳的,已经太晚了,来⾃各⽅⾯的消息证明,左旗⼯⾏的撤销已成定局,但左旗⾏的⼈们明知这是真的,仍抱着⾃欺欺⼈的幻想,希望这即将成为现实
的消息不是真的。就象⼣阳⼀定要落下去,⿊夜更定会来临⼀样,那时左旗⽀⾏的⼈们多么希望出现⼀次奇迹,今天的⼣阳别落,永远悬挂在西⼭的上边。然⽽残酷的现实是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左旗⼯⾏的⼈们怀着忐忑不安的⼼情,如坐针毡般地祈祷好运时,巴林左旗⼯⾏这个成⽴了⼗五年六个⽉、⽼百姓眼⾥的⼤⾏轰然倒下了。这天是⼆000年六⽉⼆⼗六⽇。当市⾏三⼗余⼈的⼯作组来到左旗⼯⾏⼤门前时,车队被阻隔在了门外。这是我们的领导啊!⽆数次送来关怀、送来温暖的领导,是每次盼来为我们出谋划策,共度难关,⾛时依依不舍的领导。今天却被不开的铁锁拒之门外。当市⾏⼯作组的领导⽆奈在门外下车,从⼩门⾛进⽀⾏⼤院召集开会时,全⾏员⼯拒进会场开会,整天不吃饭、不睡觉、不分男⼥职⼯⿊天⽩⽇的守在⽀⾏的院⼦⾥。他们不是要同市⾏领导和⼯作组作对,⽽是实在⽆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因为撤销了左旗⼯⾏,就等于摘掉了我们的⼼,意味着我们失去了体,失去了友情和⽣命⿍盛时期最珍贵的东西,这种⼼情是没⾛到这步的⼈永远也⽆法体会到的。⼀切都与事⽆补,在⼯作组的劝导下,当⼈们怀着沉重的⼼情,迈着艰难的步⼦,再⼀次⾛进这曾经千百次研究过左旗⼯⾏兴旺发展的⼤会议室,参加最后⼀次全⾏职⼯⼤会时,谁都清楚这是最后⼀次的分离会,今后这些⼈将永远不会再以左旗⼯⾏员⼯的⾝份踏进这⾥,聆听领导的讲话,畅谈兴⾏的策略,欢歌笑语的联欢,或是抓⽿挠腮的考试,这些都将成为过去的⼀种记忆,深深地埋在我们的脑海⾥。当市⾏三⼗余⼈的⼯作组⾛进哑雀⽆声但却座⽆虚席的⼤会议室时,这⾥没有了往⽇的掌声和欢迎的笑脸,所有的⼈在那⼀刻⼤脑似乎全部停⽌了运转。市⾏的领导坐主席台上,⽤⼀种⼗分复杂的⽬光同⼤家对视着,⼀分钟、两分钟……。领导终于说话了,声⾳是那样轻,轻的⼏乎连他⾃⼰也
听不清,然⽽份量是那样重,压的⼈透不过⽓来。“根据⼯总⾏减员增效,撤并机构的⽂件精神,报请内蒙分⾏批准,从今天起,⼯商银⾏巴林左旗⽀⾏正式撤销”。象电脑拒绝输⼊错误指令⼀样,左旗⾏百⼗名职⼯的⼤脑似乎坚决排斥这条指令,接着⼤脑是⼀⽚空⽩,后边究竟那位领导⼜讲了些什么,谁也没记清,只希望这⼀切都是假的,是梦中的事,等梦醒了,虽然⼀⾝冷汗,但明天我们仍会⾼⾼兴兴的上班。然⽽这真的不是梦,残酷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这时终于不知从哪传来了呜咽的抽泣声,然⽽更多的⼈则象⼀尊尊雕像,没有哭泣、没有悲伤、没有愤怒、没有呐喊、没有任何表情,全傻了,好象都沉浸在深深的睡梦⾥。接下来的⼏天⾥,市分⾏⼯作组的领导们不厌其烦的给⼤家解释,左旗⾏撤了,但上级⾏仍最⼤限度的为奋⽃了⼗⼏年的员⼯后路着想,三条路,即够条件的办理提前退养。愿意继续⼯作的给你换个环境继续⼯作。愿意⾃⼰发财当⽼板的,上级⾏发给你⼀定数量的补助⾦,可以买断⼯龄。这是多么圆满的善后安排,这些条件令许多⾏业的下岗⼈员赞叹不已、羡慕有加。这应该说是撤并⾏员⼯不幸之中的万幸了,但痛苦的现实和未来的艰难摆在这些⼈的⾯前,每个⼈都深知这仍然是⼀条⼗分痛苦⽽⼜别⽆选择的必由之路。我们不计较待遇的多少,⽽是舍不得这个体的分散,舍不得朝⼣相处共同⼯作了⼏⼗年的同事,舍不得我们赖以⽣存的单位,舍不得我们熟悉的办公室,舍不得我们伏案每天的办公桌,舍不得⽀⾏⼤院的⼀草⼀⽊,舍不得倾注着我们汗⽔的储蓄所,因为那每⼀样最细⼩的东西都能勾起我们⽆限的遐想,都凝聚着我们伤感时的失意,失败时的痛苦,成功时的喜悦,胜利后的微笑。我们记得清⾃⼰动⼿,⼏次挥汗如⾬打完了储蓄所门前的⽔泥地;我们记得清⾃⼰动⼿,冒烈⽇,忍饥渴,挥锹挖草⽪、拉沙⼦、栽柳树、种花草美化起来
的⾏容⾏貌;我们忘不了⽀⾏每件物品在哪,闭上眼也回想得起每个储蓄所的⽅位、⾯积及每个同事的脾⽓秉性、⾳容笑貌,因为这些在我们的记忆中刻划的太深太深了。我们多么希望宁可每⽉的⼯资少⼀点、再少⼀点,哪怕不发⼯资,能不能再给我们⼀年机会,只求单位别撤、⼈别散,因为我们正年富⼒强,我们还有许多才华没有得到充分展⽰,许多⼲劲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个看来低的都不能再低,让在职职⼯看来都不是个条件的条件也被⽆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当⼈们从深深的梦境中惊醒的时候,⾯对现实,⼼如⼑绞,有多少个⽇⽇夜夜哭声和着泪⽔,失意伴着消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孤独感、失落感紧缩着每个⼈的⼼。多少次早上匆匆忙忙准备好上班,看到家⼈迟疑的⽬光,才知道⾃⼰在瞎忙乎啥,不是已经没班了吗?多少次去储蓄所⽀钱,⾯对变了主⼈的储蓄所怎么也不敢进去。⽆数次的追忆、反思却怎么也弄不明⽩,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为什么⾛到了今天?
当⼤家第⼀次连⾃⼰都不知道⾃⼰是那的⼈,为了个⼈的去向再⼀次⾛进那⼗分熟悉却⼜分明陌⽣的⼤院时,复杂的⼼情连⾃⼰都说不清楚,⾼⼤的办公楼啊,你今后将和谁相伴?她似乎也很伤感,门窗紧闭,失去了往⽇的喧嚣、热闹和神秘,宽敞的⼤院没有了车来⼈往,没有了往⽇⼈们快捷的脚步,没有了打印机欢快的叫声,⼤厅⾥失去了盖章的叮当响,夜幕降临时没有了加班灯⽕通明的灯光,有的只是⽆尽的凄凉和神伤。是啊!左旗⼯⾏这棵⼤树倒了,失去了依托的我们也只好散去了,这个体从此将四散⽽去,天各⼀⽅。原左旗⾏共有员⼯77名,随着买断、分流、提前退养、辞退⼈员的初步确定,在岗的77⼈分成六帮,各探讨各的问题,⼈⼼散了,⼈情淡了,⼈们⼀时不知从哪着
⼿。谈条件的,等结果的,争资产的,拿不准主意的,每个⼈的⼼⾥象长了草,惶惶不可终⽇。每天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点钟,象电线上成排的燕⼦⼀样,坐在临街的⽔泥台上,相对⽆⾔,有时⼏⼗⼈、有时⼗⼏⼈,有时⼏个⼈,就这样默默⽆⾔的坐着,⾯对⼤街匆匆来往的⾏⼈,他们皱紧眉头,吸着闷烟,从早晨坐到中午,从中午坐到街灯全灭,有时到深夜,他们忘记了吃饭,是那样专注,象是在等⼀个永远没有结果的消息,⼜象是在等待⼀个永远不回来的⼈。偶遇别⼈谈起上班、下班、单位之类的词,我们好象有⼀种新奇感、陌⽣感,羡慕之情油然⽽⽣。是啊!⼈家还有单位,⼈家还在上班,上班是个什么感觉?单位没了,时⾄隆冬了,原⼯⾏家属院105户⼈家仍然瑟缩着住在没有取暖的房⼦⾥,冰冷的屋⼦加上失去单位的感觉重重地压在每个⼈的⼼上,这时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没娘的孩⼦象颗草。⼤家从寒冷的家⾥⾛出来,每天议论着,相互求助着,希望我来管⼀下取暖的事,⽆奈当时我⽗亲病重,确实抽不出时间来,后来⼀些⽼头、⽼太太给我打电话说:“景⽟,你就⾏⾏好吧!管管咱们取暖的事吧!否则我们快冻死了”。我实在⽆法拒绝了,当我带领⼗名内退⼈员完全以义务劳动的形式把全部取暖安排好时,已是⼤风降温的⼗⼀⽉六⽇了,当天下午三点三⼗分,当第⼀股暖流涌⼊105户驱散了室内寒⽓的同⼀时⾠,我却因为维修锅炉引风机故障绞断了两节⼿指⽽住进了医院。就在我弄坏⼿指的第三天,⽗亲也因病去世了。此时此刻,躺在病床上的我,再也⽆法控制⾃⼰,左⼿扎着液体,右⼿是两节残指,我⽆法⾃⼰擦去眼泪,只能让泪⽔在我这个不会流泪⼈的脸上横流。我总在想:要是⼯商银⾏还有,要是单位还在,我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
当买断⼯龄的⼈拿到⼀纸合同,看到这样⼀条:“⾃本合同签订之⽇起,永远同⼯商银⾏脱离⼀切关系”。他们的泪在往⼼⾥流,然⽽⼼却在流⾎啊!  办理提前退养的⼈员似乎⼼⾥踏实些,但这些⼈都在三⼗⼋九、四⼗左右岁,正是⼲事业的黄⾦年龄,也许他们还在设想着怎样进步,怎样在⼯作中施展才华,也曾设想过在很久很久以后的退休⽣活,但做梦也没想到来的这样快,使⼈始料不及,没有⼀点⼼理准备。现在每当你坐在办公室⾥听到别⼈⼤把⼤把的赚钱时,你⼼⾥也许有过不平衡,认为⾃⼰的智商也很⾼,如果⾃⼰单⼲,也会赚很多很多的钱,成为富翁或⼤款。我不否认有⼈有这个天赋,但绝⼤多数⼈,你离开了单位,就意味着永远的失去了这个档次收⼊的⼯作。也许你不相信,我在⽀⾏撤销的这段时间⾥不断观察探讨,挖空⼼思的想⼲点什么。当你举⽬看⼀眼满街攒动的⼈,你就会得出结论,为了⽣存每个⼈都在绞尽脑汁的想得到钱,我们想到挣钱的⾏业,早已过剩的有⼈在⼲着,我们分析不挣钱的⾏业,也有⼈在⼤胆地尝试着,我们每天都听见开业的鞭炮在狂响,倒闭的⾏业也不少,只不过倒闭时他们没放鞭炮,但我们经常看到门店⾥换了⾏业、变了⽼板,报纸上⼤篇幅的注销⼴告的刊出。年轻的我们怎么办?⼲怕赔,不⼲⼜怕别⼈笑话,⼀个字,难。
等待分流的⼈员在焦急的期待着分流的消息,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恐慌的⼼⾥也在不断加剧。他们每天⽆精打采的呆在家⾥,脸上没有了往⽇的欢乐,只有愁容,偶尔同事相遇都急不可耐的打听着分流的消息。真是怕撤⾏时着急,下了岗迟迟不分流还着急,分流后他们⾯临着抛家舍业、两地⽣活等诸多困难,⼀切还要从头开始更难、更着急。可见这三种途径都是良好的结局,然⽽⼜仍然是⼗分艰难的、痛苦的选择。
四、把我的经验教训告诉你
达尔⽂进化论的发现已将近⼀个半世纪了,进化论激活了西⽅⼈的⽣存意识,激发了西⽅⼈的竞争欲望,在全球的⽣存⼤竞争中西⽅⼈成了适者。然⽽我们⼀直⽆视达尔⽂⽣存⽃争对于个⼈、对于民族⽣存发展的重⼤意义。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风靡全球和加⼊WTO的⽇益临近,在给我们带来了灿烂前途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存危机,这种良机与危机涉及到每个地区、每个单位,乃⾄每个⼈。强⼤的⽣存风暴使过惯了安逸⽣活的⼈们始料不及,然⽽失去机会,束⼿⽆策,傲视则苦;把握机遇,转变观念,冲天则甜。说转变观念,就是要树⽴竞争的观念,树⽴优胜劣汰,适者⽣存的观念,感受到⽣存竞争的压⼒。左旗医药公司的⼤墙上写了这样两句话来告诫职⼯,“今天⼯作不努⼒,明天努⼒⼯作”。这两句话说的简明扼要,但⼀语道破了当今社会残酷竞争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当今社会新的经济形势,需要每个⼈快速的适应,跟上形势。我从红⼭晚报上看到这样两句富有哲理的话:“假如你不能改变⾃⼰,那么你去改变世界;假如你不能改变世界,那么只能改变⾃⼰”。说到这⾥我希望⼤家回过头来再念⼀遍“⾏兴我荣、⾏衰我耻”的警句,你⼀定会觉得它今天的含意同昨天不⼀样。真⼼实意的把单位当成您的家吧!踏踏实实的做好您的本职⼯作吧!因为单位把你的切⾝利益紧紧的捆在了⼀起,竞争导致的优胜劣汰不在遥远的将来,它就实实在在的发⽣在你、我、他的⾝边,⼀不⼩⼼就会发⽣在你我的⾝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要把握⾃⼰的命运,全靠每个⼈⾃⼰。得到的时候不懂得珍惜,等失去了它才觉得可贵。这就是我要告诉⼤家的经验教训。
五、把我的希望告诉你
多少次挥汗如雨左旗⼯⾏从左旗这⽚⼟地上消失了,左旗⼯⾏的员⼯也象⼀⽚⽚散乱的叶⼦任风随意吹落到异域他乡。他们有的留守了,有的分流了,有的给别⼈打⼯去了,有的⾃⼰单⼲去了,更多的⼈则呆在家⾥⼼神不定徘徊观望。在这⾥我为他们祈祷祝福,希望留守的弟兄们珍重,希望分流的兄弟妹珍惜上级的关怀,珍惜这第⼆次上岗的机会,把所有的才智都发挥出来吧!这是为了你新单位的发展,更是为了您⾃⼰不要有第⼆次遭秧,也是为了我们⼤家的⼯⾏。同时希望分流所在⾏的领导、同志们多给分流⼈员些关爱和温暖,以抚慰他们诸多的困难和⼼灵的创伤。愿⾛上打⼯之路的弟兄们平
所在⾏的领导、同志们多给分流⼈员些关爱和温暖,以抚慰他们诸多的困难和⼼灵的创伤。愿⾛上打⼯之路的弟兄们平平安安,有所收获,更愿那些没有事做呆在家⾥的同事们,⼼想事成,早创辉煌。
在这⾥,我希望仍然⼯作在岗位上的所有⼯⾏⼈吸取左旗⽀⾏的教训,千万不要步我们的后尘,珍惜您现在的⼯作,就象注重⽣命⼀样,拿出执着的⼯作热情,同领导精诚合作,把稳舵、摇好桨、闯险滩、渡难关、绕暗礁、劈恶浪,单位兴盛都好过,单位完蛋都遭秧。
我现在是⼯商银⾏提前退养职⼯,我希望⼯商银⾏发展、强⼤。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左旗的⼟地上⼀定会再度建起更⼤、更新、更强的⼯商银⾏,让⼤家的根都牢牢的扎在家乡的⼟地上,希望以后⼤家再拔根是为了升迁、进步,⽽不是象现在这样背井离乡。
最后,还是⽤我这次谈话的开头结尾吧,切记“别忘我的过去,珍惜您的现在,去努⼒拚搏、创造⼀个辉煌的⼯⾏吧!这是为了⼯⾏的发展,更是为了您⾃⼰轻松的⽣存。因为保住了⼯⾏,就等于保住了您⽣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作者|吕景⽟
编辑|繁星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