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院崔海今(1963-),女,博士,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前教育。第44期总第490期No.44Vol.490大学(教学与教育)
University (Teaching &Education )2020年11月
Nov.2020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主要采用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讲究先教后学,但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善这种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校学者在教学方面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1]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呈现更加生动的材料;
在师生互动环节使用不同的方式,如提问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采用角互换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多媒体的使用看似比较先进,但实际上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影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 )应运而生,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一、PBL 的内涵及特征
(一)PBL 的内涵
济南高校1969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Howard Barrows )提出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英文全称为Problem-Based Learning )。这种教学模式,是指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把学习内容设置到问题情境中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归纳和论证等自学的方式去学习、整理并解决问题,最终达到理解并掌握新的学习内容的效果。简单地说,PBL 教学模式的流程是“划分小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归纳所需解决的问题—搜集资料—师生论证—提供反馈信息—解决问题—教师提出新的问题”。要想完全地掌握学习内容,教师需要不断地组织学生重复上述过程。此种
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并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
。
(二)PBL 的理论基础
PBL 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
通过他人的帮助,自主地查并学习资料,最终完成PBL 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崔海今
(延边大学,
吉林延吉133002)摘要:PBL (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
导向,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PBL 教学模式因其独特的优越性,
在国外取得了重要成效,并且在国内各大院校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文介绍和阐释了PBL 的内涵、理论基础和
特征,以及在国内外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总结了PBL 教学模式的意义,本文认为,在高校教学中采用PBL 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关键词:PBL 教学模式;建构主义;
创设情境;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4-0078-03
78
意义建构的一个过程。
(三)PBL的特征
在PBL教学模式中,一个情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涉及很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远远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所以需要多种途径大量地搜集材料,例如查文献,或是实地调查、访谈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水平、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协作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学生学会了应用知识的方式方法。
教师在整个过程当中,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首先要将教学内容设置到问题当中去,然后在学生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地给予指导。在这个过程当中,对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高[3]。
二、PBL教学模式在国外高校的应用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大学不仅对PBL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而且在各学科领域进行了实践,所涉
及的领域有医学、心理学、金融学、工商学、经济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可以说PBL教学模式的运用已经相当的成熟,并且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
(一)配套的教师培训机构
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为单位,涵盖学科知识广泛,因此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能力水平要求很高。对此,国外的一些基金会给大学赞助了相关培训机构和研究中心,例如美国的特拉华大学的本科生教育转型研究所(Institution for Transform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PBL信息交流中心,从而保证了PBL教学模式实施所需要的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和足够的资金[4]。
(二)PBL实施环节类似
在实施PBL教学模式的过程,尽管所设计的环节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是从小组划分开始,到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验证、修改到反思的一个过程。其过程都是相似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美国彼得·施瓦兹等人设计的PBL实施流程:问题的提出—分析—查资料—讨论—验证—解决问题—反思。
(三)课程控制因学科而异
国外大学在实施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对教师和实施时间进行灵活地控制,例如:丹麦阿尔堡大学的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只需要选修2-3门相关课程之后就可以进行PBL学习,而有些学院必须在所有相关课程完成之后才可以学习。
三、PBL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的应用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的教育研究工作者将PBL教学模式尝试性引入高校多个学科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医学学科教学中应用最多。陆嫒、安松林、冯俊等人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充分地验证了PBL教学模式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产生了影响。谢亮球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操作的方式验证了PBL教学模式的效果,证明了PBL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于外科护理学的实践教学当中[5]。
在生物学学科领域中,PBL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闫晓红、杨桂兰等在生物学的具体实验教学中体会到了PBL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蓝耀宏、曲均革等验证了PBL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互助协作和探索求知能力的影响。吴秀珍等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发现了PBL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79
在心理学学科教学中也有应用。例如,赵晓磊、汪琳、张涛、白克镇、王翠萍等人通过PBL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是实证法),以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小组进行测前、测后的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6]。
PBL教学模式在化学学科教学中也有应用。孙长艳等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王宇婷等在化学环境社会课程教学中尝试采用PBL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隋丽丽等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运用PBL教学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孙长艳、王宇婷、隋丽丽等人在无机、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和化学环境社会课程中应用了PBL教学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他们发现,PBL教学模式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教学效果的改善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PBL教学模式也被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如在美术鉴赏通识课程、历史课程、商务英语课程等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PBL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教学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已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并且教学效果良好。因此,直到现在,PBL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仍然是高校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并且有很多高校研究者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了多年实验及跟踪调查,发现PBL教学模式同样也可以应用在基础教育课程当中。
四、结语
实践表明,PBL教学模式在国外各大院校得到了推广和实施。在国内大学的各学科领域中也有推广,通过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PBL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PBL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既是提升自我的机会,也是对自身素质的挑战。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PBL教学中应该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指导能力[7]。PBL教学模式中涉及各方面的知识,知识经过整合过后才能指导学生去分析并解决问题,对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很高。如果教师整体水平欠佳,将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进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既是一个学科专家,又是一个合格的指导家。
PBL教学模式不仅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学生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探索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也要具备一定主动学习和团体合作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搜索、整理、分析资料时,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解决问题。但是,当前我国的学生普遍仍然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接受的仍然是灌输式教育,学生之间的层次、专业、知识水平和素质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PBL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推广来说,无疑是一个障碍。因此,我国要实现PBL教学还有一段长时间的艰辛路程要走。
参考文献:
[1]吴琼英,贾俊强.PBL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广东化工,2016(18):12-13.
[2]黄育妆,陈利国,董军,柏志全.PBL教学模式的理论及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2):26.
[3]仲崇光.基于PBL的高等院校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02):2-3.
[4]马真.美国PBL教学模式及在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5]王阳.基于问题的学习在美国基础教育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19.
[6]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61.
[7]罗丹,王光秀.中外大学PBL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0(01):110-111.
(责任编辑:莫唯然)8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