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每天积累一点点
⾼中语⽂,古代⽂学常识,每天积累⼀点点
⾼中语⽂,古代⽂学常识,每天积累⼀点点
《诗经》两⾸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部诗歌总集,⼜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法是“赋”“⽐”“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直⾔之者也”,“⽐者,以彼物⽐此物也”,“兴者,先⾔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 古代少年男⼥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后来⽤总⾓指代少年时代。
《离骚》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声韵,描写楚地的风⼟⼈情,具有浓厚的地⽅特⾊,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称“”。《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法的先河。
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中原⽂化和南⽅楚⽂化的辉煌结晶,中国⽂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
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源头。
《孔雀东南飞》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北朝的《⽊兰诗》(别称《⽊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结发:古代成婚之⼣,男作⼥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常⽤的姓,“罗敷”古代美⼥的通称。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恭敬的习惯⽤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称。
7.初阳岁:冬⾄以后,⽴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九为下九,是妇⼥欢聚的⽇⼦。⼆⼗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9.六合:古⼈结婚要选好⽇⼦,要年、⽉、⽇的⼲⽀(⼲,天⼲,指甲、⼄、丙、丁……;⽀,地⽀,指⼦、丑、寅、卯……;年⽉⽇的⼲⽀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年,⼄丑⽉,丙寅⽇)都相适合,叫六合。⼜指东、西、南、北、天、地。
10.青庐:⽤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婚礼的地⽅。盛⾏于东汉到唐。
11.箜篌:古代的⼀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12.妾:旧时妇⼥谦卑的⾃称。
13.公姥:公公和婆婆。
14.适:出嫁。(始适还家门: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建元是我国哪一个皇帝使用的年号14.适:出嫁。(始适还家门: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15.黄昏:⼗⼆时⾠之⼀,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21时)。
16.⼈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23时),这⾥指夜深⼈静的时候。
17.⼗⼆时⾠制,西周时就已使⽤。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出、⾷时、隅中、⽇中、⽇昳、晡时、⽇⼊、黄昏、⼈定。⼜⽤⼗⼆地⽀来表⽰,以夜半⼆⼗三点⾄⼀点为⼦时,⼀⾄三点为丑时,三⾄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18.古代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或五夜。
19.建安: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室奉祀时的名号。⼀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治武功和德⾏卓著者⽅可⼊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谥号:谥号是后⼈根据死者⽣前事迹评定的⼀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之迹”,“是以
⼤⾏受⼤名,细⾏受细名。⾏出于⼰,名⽣于⼈。”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或是乡⾥、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度废除,汉代恢复,直⾄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字,如慈惠爱民⽈⽂,克定祸乱⽈武,主义⾏德⽈元等,这是美谥;杀戮⽆辜⽈厉,去礼远众⽈炀,好祭⿁怪⽈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同情的哀、愍、怀等。⼀般⼈的谥号多⽤两字,如岳飞谥⽈武穆,海瑞谥⽈忠介。
(3)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般认为产⽣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中国之初,李斯等⼈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圣⼤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宗法天隆运、⾄诚先觉、体元⽴极、敷⽂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宗”⼆字外,其尊号竟有⼆⼗余字之多。
(4)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创,他的第⼀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事或重⼤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四年,先后⽤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个年号。唐⾼宗在位三⼗三年,先后⽤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
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四个年号。明朝⾃第⼀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个年号,如明太祖只⽤洪武,清⾼宗只⽤乾隆。
《短歌⾏》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2.⼦:对对⽅的尊称。衿:古式的⾐领。青衿:是周代读书⼈的服装,这⾥指代有学识的⼈。
3.阡陌:阡,南北向的⼩路;陌,东西向⽥间⼩路。
4.建安风⾻是以曹⽒⽗⼦为中⼼形成的⽂⼈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学倾向,他们⾼扬政治理想,展⽰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代表⼈物主要有“三曹”、“七⼦”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指孔融、陈琳、王粲、徐⼲、阮瑀、应玚、刘桢。
5.曹魏建⽴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古诗⼗九⾸》
《古诗⼗九⾸》是东汉末⽂⼈五⾔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选》,代表了汉代⽂⼈五⾔抒情诗的最⾼成就,刘勰称之为“五⾔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缝,⼀字千⾦”。
《兰亭集序》
1.癸丑:古⼈常⽤天⼲⼗个字和地⽀⼗⼆个字循环相配来表⽰年⽉⽇的次序。这⾥指永和九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个⽉。孟、仲、季表⽰每季⽉份的顺序,孟表⽰每季的第⼀个⽉,仲表⽰第⼆个⽉,季表⽰最后⼀个⽉即第三个⽉,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个⽉。
3.禊,⼀种祭礼。古时⼀三⽉上旬的“巳”⽇为修禊⽇;三国魏以后⽤三⽉三⽇,不再⽤巳⽇。禊事,古代的⼀种风俗,三⽉三⽇⼈们到⽔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4.契:⽤⽊或⽵刻成,分成两半,合在⼀起可为凭验。
《⾚壁赋》
1.望:农历每⽉⼗五。既望:农历每⽉⼗六。
晦:农历每⽉最后⼀天。朔:农历每⽉第⼀天。
2.美⼈:古⼈常⽤来作为圣主贤⾂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宿和⽜宿,都是星宿名。
4.洞箫:管乐器的⼀种。
5.匏樽:⽤葫芦做成的酒器。
6.蜉蝣:⼀种⼩飞⾍,夏秋之交⽣在⽔边,⽣存期很短,古⼈说它朝⽣暮死。
7.苏轼、苏洵、苏辙,均以⽂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成就极⼤,苏轼与黄庭坚、⽶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8.赋始于战国,盛⾏于汉。介于诗歌和散⽂之间,是⼀种形式⽐较⾃由的⽂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
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上要求声律谐协;(3)⽂辞上讲究藻饰和⽤典。多采⽤问答形式和铺陈⼿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赋⼏个阶段。
《游褒禅⼭记》
1.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2.阴阳:⼭南⽔北为阳,⼭北⽔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南⾯。《登泰⼭记》:“泰⼭之阳,汶⽔西流;其阴,济⽔东流。”《游褒禅⼭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
3.王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家”。
《姓⽒流源与⽂化寻根》
1.上古时期,姓⽒有别。姓的偏旁为“⼥”,反映初民时期母系⽒族社会的特点,只知有母,不知有⽗,只有通过不同的姓来区分不同的部落。
2.夏商周三代,姓⽒⼀分为⼆,贵族男⼦称⽒,贱者有名⽆⽒。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
3.夏商周三代,常以封地名、国名、官职名、居住地、职业技艺及祖先的字为⽒。
4.秦汉时代,姓⽒合⼆为⼀,⽽⼀般的⽼百姓只有名,不配有⽒。
(此处已添加圈⼦卡⽚,请到今⽇头条客户端查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