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长春的感受文案
形容长春的感受文案
朋友从南方老家长沙过来,我领着他在长春的街道转了之后,他问怎么眼前的长春看起来和南方其他的城市没有什么区别,确实,从街道和城市建筑上来看,除了仅存的几座日式建筑以外,其余的是和所有城市一样的毫无个性的钢筋水泥,所以,从这城市的外貌中很难了解真正的长春,而我以为,要了解一座城市,首先应该去体验当地的美食,饮食文化是一方水土滋生出来的,最能体现当地的文化和人的性格,于是,我们去了向阳屯。     
向阳屯是长春极富特的吉菜饭馆之一,吉菜是东北菜系的一种,不过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它区别于其他东北菜的地方,我老觉得是地方政府硬生生做出来的一个菜系,以此来拉动经济还是什么就不明就里了,话扯得远了,打住,说回向阳屯。只见进得门来,迎面是一幅庄稼院的喜庆气氛,到处是成穗成穗的苞米串和大红大绿的实在姑娘,各包房形同某个农村公社,有村长家、大队会计家、钱串子家、王寡妇家不等,各标语口号张贴在四面墙上,这些把朋友看得连呼有趣。在钱串子家坐下不久,热乎乎的各种菜上来了,经典的白肉血肠,小鸡炖蘑菇,丰收菜,土豆烀茄子,排骨豆角粘玉米炖宽粉条,高粱米水饭、大馇子粥,一切都透着一股粗粗拉拉的不拘小节的热情劲。按长春的规矩,一人满上一缸白酒,就着热乎
乎的炖菜,开喝。当然这酒也不能随随便便地喝,长春的酒文化自成体系,酒桌上按大小依次提酒,提酒词短则三五句,长的可几分钟,长春人普遍能说会道,口才想必就是在酒桌上这么练成的,一般提酒的人往往会将自己的酒一口干掉,以表达诚意和感情。长春人喝酒不用别人劝,先把自己喝得尽兴了,然后再和朋友喝,能喝酒的决不伪装,不能喝酒的也尽力比划比划,仿佛只有这样,才不辜负了朋友间的情分,也只有这样,才能尽享酣畅淋漓的痛快。这么一顿饭下来,朋友早就晕了,在南方哪见过这个阵式,啤酒尚是浅酌而已,况乎白酒?特别是提酒的时候,南方人向来内敛含蓄,在公开的场合不轻易表露情感,听长春人借着酒来表达感情很是有些不习惯,轮到朋友的时候,被逼着词不达意勉为其难地说了几句,只是远远不及长春人浑然天成,挥洒自如。我来长春几年,却也喜欢上了这种长春的酒文化,平日难得有敞开自己,和别人拉近距离的机会,因为有酒,一切不显得生硬,一切就有了恰到好处的浑和。春节时,回到南方老家,酒桌上人人理性而克制,交流起感情也是浅尝即止,倒让我生出几分失落,不明白老家的人难道就不需要这种直接的感情交流?难道就能总放在心里不个机会释放出来?这时候,我就会格外地怀念长春人端着满杯酒真挚地边和你掏心窝子边一饮而尽的痛快劲。     
只是酒是好酒,可吉菜我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朋友喝晕之余还不忘和我抱怨吉菜的粗糙,
不管炖菜凉菜炒菜都一水儿的糙,每个菜都是粗加工就可以上桌成菜,比如白肉血肠,大块的肉加酸菜大锅一炖就妥,高兴了再扔点葱花进去,丰收菜更是,清水洗干净码一盘子也算一个菜,凉菜里面的熟食,切成片也码一盘子成菜,蘸点酱油就二两酒就是好生活了。长春以炖菜为主,想是因为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太复杂的烹饪手法的缘故。而南方老家却大为不同,同样是鸡的做法,长春除了小鸡炖蘑菇,顶多再加点粉条,就没见过别的做法,而老家那边,可做成手撕干锅鸡,瓦罐文火煨鸡加以天麻、人参等各种药材,还有桂圆蒸鸡和辣椒炒土鸡等。比如火焙鱼,有大小两种,大的约半斤,小的两三寸长,都是新鲜的用盐腌完后晒干,然后放在火炉旁边烘烤,每半小时翻动一次,如此反复需要十几个小时才算烘干好。烹饪时,小鱼可直接做,大鱼则需先用手撕成条状,配以大量的辣椒蒜瓣蒸炒均可。再说比较经典的腊肉,是新鲜的肉切成长条用盐腌好,挂在通风处风干,然后用大铁皮桶里面放上锯木灰(即木头屑)点燃,用这烟火慢慢熏半个月才好。腊肉的烹饪方法如同火焙鱼,可蒸可炒,加以各种配料,可做出各种不同的菜。大部分的家乡菜都是如此,在上桌之前需要经过层层的工序,这些工序都有其中的道理存在,这些经过几千年沉淀下来的道理加上做的过程中的用心,这才使原本最世俗的饮食成为了文化。不过,我想吉菜的粗糙自然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它与长春的天寒地冻,与粗犷大气的民风看
似那么和谐,质朴宽厚,热情豁达,这想必也是吉菜逐渐在全国火起来的原因。      这几年,长春的茶馆也越来越多了,以前,长春人是不爱喝茶的,记得刚来长春,每逢家里来人,我都按老家的习惯给每人沏上一杯清茶,久了却发现如果不是口渴,客人很少喝茶,有时去别人家做客,初时也奇怪主人怎么不以茶待客,再后来才明白长春人并没有喝茶的习惯,即使喝茶也只喝花茶,而花茶多是次等茶叶配以茉莉花制成。家乡到处是茶园,在山坡上呈梯级分布。小时候去过乡下的茶园,还看过采茶制茶的过程,每年新茶上市的时候,茶农都挑着扁担进城卖茶叶,喝上一杯新茶,被那股清香甜甜的浸润着,那一瞬间会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安宁。到了长春,就再没享受到过这样的愉悦。有时去茶馆喝茶,觉得长春人太把喝茶当成一回事了,把喝茶与格调、品位等同起来,茶道固然是一种文化,可是我想更应该把喝茶还原成一种生活方式。家乡的茶馆不像长春都透着一股附庸风雅的气息,而是各茶馆不等,最多的是大众化的茶楼,包房不多,所有茶位都在一个大的空间里,聊天,下棋,打麻将,或者就是单纯为了喝茶,更有那种露天的茶馆,几个竹凳,一个竹桌就是一个茶位,几十个上百个这样的茶位坐着形形的人们,人们就在这种悠闲的市井气息中品出许多滋味,而这种市井气息正是长春所缺少的。说起市井,似乎隐含贬义,我却不这么以为,以前老家的城市中有着许多的小巷,小巷的两旁是各式的院子,
长春特小吃夏天院子里的居民在外面纳凉,也把他们花花绿绿的衣服晾满小院,冬天各家一起坐在竹凳上一边晒太阳一边说些家长里短的闲话,就是这样一幅幅的市井图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还有夜间的大排挡,人们坐在江边,在江风中,在人声鼎沸中,品尝最原汁的民间小吃,我喜欢这种在柴米油盐中有滋有味地生活着的市井气息,也因为这样,才显出了城市热热闹闹的活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