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评价的常用方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过程性评价方法:
一、观察
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行为、效果的最基本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学生日常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流合作,在课堂上对教学活动有何反应,对展示自己作品的态度等,教师都可以通过观察快速获得即时的信息,作出评价、判断,从而改进教学策略,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一些措施。
如案例中的王老师就通过观察,获得了学生对第一次接触的页面边框设置不太熟悉的反馈,立即通过全班演示讲解解决了这一难题。
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较,观察法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或优点:实时,简单。其他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评价结果不能及时作用于教学行为的问题,而观察则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可以立即获得信息,作出判断,随即作出调整,所以观察的评价结果可以直接作用于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使用观察法作出的评价,因为没有事先周密的准备,存在着比较大的主观性,所以在某些情况下的评价结果可能会不太准确。
1、观察内容
观察是为了收集被评价者学习表现的信息。被评价者的学习表现信息可以分为两类典型信息:
*语言行为:即被评价者受到信息刺激之后的语言反应及表达;
*非语言行为:即被评价者受到信息刺激之后形体所作的反应及动作行为的变化等。
2、观察方法
一般来说,观察可以分为两种: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就是借助评价者的感觉器官去感知评价对象,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者(教师和学生)通过听评价对象的语言表述,看评价对象的学习行为,获得最直接的信息。
间接观察则是评价者通过对记录材料如照片、录像、录音、笔记或作品等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获得所需的信息。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监视不同学生的屏幕操作,从而判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3、观察取样
要通过观察长期地科学地评价学生,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持续不断地实施观察。一方面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不可能把精力放到某一名或几名学生身上;另一方面,观察只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手段,而全面的过程性评价需要多种手段综合利用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所以,长期进行观察需要科学地收集信息,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时间上、空间上进行取样。表4-2为观察取样方法及其特点。
表4-2常用的取样方法及其特点
4、观察记录
除非是临时性的观察,否则观察的结果都须要进行记录。过程性评价之所以为过程性,就是因为它记
录了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具有典型性的信息。科学的记录一般有以下几种:
1.频数记录:在规定的观察项目中,以特定的符号记录对象在该评价项目所描述的现象上出现的次数。比如为了考查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态度,长久以来教师们都采用了考勤登记表这一记录形式,以“√”表示正常出勤,以“×”表示缺勤,以“○”表示病假,以“▲”表示事假等等。
2.评等记录:即在规定的观察项目中再细分为若干个等级,然后在考查对象行为表现所对应的级别中作上特定标记。例如在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的评价量规,大多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效果进行了分类评价。教师对于学生表现的评价通常会使用“积极”、“比较积极”、“一般”和“不积极”等描述性语言,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在相应的等级栏目里作标记。
3.描述记录:即以文字描述的方式记录学生学习行为、表现。比如案例1中的学业评价表,就是让学生以描述性语言对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目标进行评价。
4.连续记录:即利用现代化设备如录像机、录音机对观察对象的言行进行全过程记录。例如想要重点了解某一学生某一节课的练习操作情况,又要避免近距离长时间观察给学生带来压力,教师可以使用网络教学软件的学生屏幕监视功能全程记录该学生本节课的练习过程,然后对比进行全面的分析,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例如,要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注意力进行规范的观察记录,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进行统计。假设一节课的场面或环节简单分为“导入”、“授课”、“学生练习”、“交流”等几部分,那么一个简单的表格可以设计成以下的形式,如表4-3。
表4-3课堂教学注意力观察记录表
二、形成性练习
学习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给教学效果作出判断,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促进教学。信息技术课程自身所具有的工具性特征对于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更加明确清晰。为了实时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使用形成性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形成性练习是指按照教学目标编制的特定的练习题,能够有意识地考查学生对特定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练习不同于课后的提高性练习,其主要功能是为在教学中实时调整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1、形成性练习具有如下特点
a.目的性强
形成性练习的重点是为了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而设计的,不是为了强化学习效果或追求课堂形式而进行的。它的设计必须经过周密思考。
b.内容覆盖全面
如果要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有足够多次数的形成性练习来覆盖所有的教学内容。但是想要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需要大量的工作,在现实的教学过
程中,实施过程性练习通常是在全面考虑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练习和评价。教学评价方法
c.练习量少而精
形成性练习是精心设计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不可能占用大量的时间,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针对重点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迅速为教师提供调整教学的有用信息。
2\形成性练习的作用
形成性练习的重要价值在于能够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根据形成性练习的情况,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哪些教学目标,没有达到哪些教学目标,科学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时调整并改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形成性练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a.及时确认教学效果
形成性练习大多安排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之后紧接着进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可以及时确定上一个教学环节的效果。
b.帮助教师确定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起点
有效的教学必须在已知的学生基础上进行,形成性练习的结果可以及时反馈给教师,使之确定学生相对于下一个环节的基础。在案例1中,吴海青老师就通过一个简单的文字输入练习,从而判断学生对文字处理类软件如Word已经有一定基础,是非零起点,因此,在随后的教学中,吴老师就省略了对Word的相关介绍,直接让学生完成对《荷塘月》的美化排版。
3、形成性练习的设计
形成性练习在过程性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前提是教师精心设计出了相应的形成性练习题目。形成性练习的设计一般可以根据以下的步骤进行:
a.将每一个知识点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练习题进行考查
形成性练习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它的练习题可以设计得很细。知识点与练习题的匹配程度越高,所需要的工作量越大,这样的工作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难以完成。因此,一种可取的方式是按照教学环节来粗略划分教学内容,然后设计非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的练习题。比如案例1中的文字输入练习就对应了学生启动Word、中文输入法的使用、文字字体的设置等多个知识点。
b.将每一个知识点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练习题进行考查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多媒体信息加工”中的“计算机动画制作初步”部分,教师通过形成性练
习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设计了以下的活动.
3.把所有的练习题由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列
课堂教学的练习题一般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列,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教师在之后的统计过程中便于信息的收集、分类、比较。这样的排列也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规范的形成性练习题目的设计可以参考表4-4。
表4-4形成性练习题目设计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