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班主任视角的初中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探究--以离异、留守家庭学生为例...
2021年03期
91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
引 言
家庭对个体的影响非常深远,留守家庭、离异家庭产生的原因各异,但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的伤害。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内心敏感,情感细腻,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且容易冲动[1]。因此,班主任应给予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更多关注,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爱与关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来自留守、离异家庭的学生的表现情况
(一)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
初中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业,通过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笔者对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从学习态度来看,他们的学习态度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学习态度特别认真,另一种是学习态度特别不端正。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学生浩浩是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浩浩不仅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课下作业也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优异。而来自离异家庭的子轩同学学习态度则非常不端正,他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爸爸妈妈也会给钱,学习好也没什么用。从学习目的来看,大部分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存在错误,比如,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赚更多的钱,甚至有学生认为不学习也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
(二)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
来自留守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与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相比更容易出现问题,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内心非常敏感,对他人的评价十分在意,甚至会进行过度解读。而且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容易出现沉迷网络游戏、说脏话、旷课、吸烟、打架等不良行为。在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时,很多家长表示自己不是不管,而是管了也不听;还有的家长表示由于工作或某些原因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实在分身乏术。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学生日常生活行为存在直接影响。二、来自留守、离异家庭的学生的问题分析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个体出生后第一个接触的集体环境,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个体的成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往往比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有着更高的安全感,而且更为自信。在普通家庭中,父母的关爱、家人的交流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不论身心还是人际交往能力都会有较好的发展。而留守家庭、离异家庭中,父母的不和及难以陪伴对孩子的内心本身就有一定的伤害。以离异家庭为例,有的家长会采取一些偏激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如不让孩子与爸爸或妈妈接触,甚至会在孩子面前说一些不好的话,贬低对方在孩子心中的形象。这就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
基于班主任视角的初中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探究
―― 以离异、留守家庭学生为例刘宗阳
(江苏省启东市开发区中学,江苏南通 2262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很多人选择去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留守儿童家庭和离异家庭数量增多,也为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教育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基于班主任视角,对来自离异、留守的特殊家庭的初中生的教育进行探讨,以期为担负特殊家庭教育重任的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特殊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家庭
中图分类号:G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3-0091-02
2021年03期
92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
够优秀。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初中生是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也不全面,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身边环境和人的影响。例如,笔者在访谈一些经常旷课、抽烟的学生时了
解到,他们认为这些行为并不过分,只是教师和家长不理解自己才会认为自己不对。有的学生偏执地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能够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还有的学生在一次犯错得到父母关注后,会认为只有采取一些特殊方式才会被关注,所以才会不断做出错误的行为。由此可见,学生对家庭的认知、认知水平等对其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有着重要影响。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对成绩的重视程度较高,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需要付出耐心与精力,这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心理抗压能力弱或者本身已经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从而抵触学校生活,不愿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需要兼顾整个班级的学生,这就对班主任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班主任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如过于重视成绩、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等。这样的教育方式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对特殊家庭的学生来说,他们不愿意与以成绩为重的教师交流。三、班主任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
(一)协助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优化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是基础,要从根本上解决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改变家庭教育。班主任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家长积极配合教育工作,做好家庭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班主任应作为家长的协助者、
指导者,帮助家长调整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其家庭教育水平。对于来自特殊家庭的家长,班主任不仅要严格要求其参与家长会,还要定期与其一对一交流。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出现问题的原因不同,解决问题时必须对症下药,因此班主任必须了解学生真实的家庭环境,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知道问题所在,与家长共同商议教育对策,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其与家长进行和谐沟通,帮助家长进行合理的教育。
(二)注重对学生的行为矫正指导,规范学生行为初中生年龄小,身心发展不成熟,对班主任有一种畏惧感,因此,班主任进行权威性教育时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能够有效制止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但这种教育的有效性持续时间比较短,因此,班主任需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进行行为矫正,帮助学生改掉不良行为习惯,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安排一些适合学生担任的职务,以此来增强其责任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其认识自己的长处。此外,行为矫正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班主任应联合家长进行引导与监督。如有些家长平时爱说脏话,这对孩子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行为矫正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家长和学生互相监督,以此来激励学生。
(三)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心理疏导班主任肩负着对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进行教育的重任。班主任一定要具备责任心、耐心及爱心,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积极组织心理教育活动,注重心理疏导,对未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预防,对已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一方面,班主任应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有心事、遇到问题才愿意向班主任倾诉,寻求帮助。班主任可以在班级设立“联络箱”,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给自己写信,而班主任看到后要与学生进行私下交流,保护学生的隐私。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活动,教授一些科学的情绪舒缓方法,科普一些青春期知识,指导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特殊家庭结  语
综上所述,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容易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指导,而在进入社会后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初中阶段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班主任必须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重视对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的教育,并联合家庭与学校进行共同教育。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不断研究和完善对来自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探究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特殊家庭学生健康成长。[参考文献]
[1] 周丹,胡玉君.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学习与发展影响
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6(04):145-147.
作者简介:刘宗阳(1984.9-),女,江苏启东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