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亚健康和健康管理
『健康知识』亚健康和健康管理
亚健康和健康管理
一、什么亚健康?
亚健康概念首先由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于80年代中期提出,他的研究表明人体的确存在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他称之为亚健康状态。由于人们习惯于把健康状态作为第一状态,疾病成为第二种状态,而把这种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灰状态,潜病期,临床前期等。所谓亚健康就是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外还存在处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指身体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临界状态,一般指机体没有明显疾病但却呈现出活力降低,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弱的生理状态。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总是认为非此即彼,只要没有疾病就是身体健康。但这是一种静态的认识。进来医学研究成果表明,从健康到疾病,特别是慢性病,它的形成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亚健康状态恰恰能表述从健康到疾病的连续过程中一个阶段,可能因为处理得好而回到健康状态,而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展为各种疾病。值得注意的是,亚健康是不稳定状态,而且很容易转化。
1.亚健康的起因
亚健康的起因很多,归纳起来:环境因素、行为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医疗服务、生物遗传等。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环境因素起着主要影响。
引起亚健康的因素:
1、 社会因素:对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信息爆炸等处理不善,都容易引起亚健康;社会关系处理不好,缺乏生活中的情感交流,不适应工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紧张,交通拥挤,住房密集等容易带来紧张感,造成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亚健康。
2、 心理因素:精神疾患几率较高,据统计来看,亚健康同时患有抑郁症占了47%,同时患焦虑症占32%,躯体化障碍的15%。亚健康的人同时符合一个或多个精神疾患的72%。有调查说明大概有20-30%的大中小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现在有40%家庭有或多或少的教育问题,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处理不当容易导致亚健康的发生。
3、 生物因素:有人提出病毒会引起亚健康。有趣的事实是许多亚健康人的非洲淋巴瘤相关病毒含量比较高,通过查病毒抗体可以看出。另外还有疱疹、巨细胞、肠道病毒等,
由于这些病毒会损伤免疫系统引发疲劳,容易导致亚健康。此外,内分泌失调学说中有些研究表明一些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者脑内五羟胺有活性的增加,五羟胺是与睡眠和疲劳有关的。另外还有代谢异常,如一些日本和英国科学家发现体内氨酸的增加能转换成调节睡眠和疲劳的物质,使人容易疲劳。免疫学异常学说,有1/3-1/4的亚健康患者血液中免疫复合物水平升高,也有细胞免疫情况的异常。所以亚健康被看作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信息传递有缺陷所导致的状态。
4、 生活因素:吸烟,尼古丁虽然可以使大脑兴奋,但平衡受到破坏,尼古丁会损伤大脑细胞,出现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等症状。酗酒,酒精是神经抑制剂,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酗酒者的死亡率高出普通人1-3倍,酗酒者发病率较普通人高出20-30%,而严重酗酒者发病率较普通人高出50%。酒精肝,肝硬化是25-60岁组男性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膳食不平衡,有调查显示,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的45岁以上妇女体重超标在北京市市区占到了50%,而儿童体中,体重超标占儿童总数5%,高出几十年前很多。有关人士预测,如果不采取科学的营养措施,到2025年时,中国心血管疾病引发的死亡人数将是现在死亡人数的3倍,癌症将是2.6倍。运动不足也会引起亚健康,另外睡眠不足也会导致亚健康。睡眠可以是机体分泌很多激素,而长期睡眠减少会抑制心血管系统的活动,对身体健康不利。
5、 环境因素:污染。
水源污染,现在农村的饮用水合格率只有六成不到,中国有22%的人引用的水水质污染都比较严重,细菌超标76%。引用有有机物污染的人口统计下来有1.6亿。
在我国已经被检测的河流中大概有八百五十多条已被污染,如果不控制,干净水源可能绝迹。水源污染轻的可能导致亚健康,重的可能危害生命。
空气污染:空气中排放的污染气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铅、铜、硝酸盐、游离机等等,都会危害人类健康。室内空气污染,现代化装饰室内环境污染比室外还严重,生活用品、洗衣粉、清洁剂、地板蜡、化妆品、合成机、化纤等不断发出一氧化碳、甲醇、乙醇等气体,污染程度比室外高出10-100倍。
噪音污染:头痛、精神不集中、情绪反常等。
电磁波辐射:头痛、恶心、眩晕、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等。白血病,脑肿瘤等。
综上,引起亚健康的因素有饮食营养,如饥饿、低血糖、营养不良、暴饮暴食、营养过剩
、微量元素缺乏、脱水等;物理化学因素,环境、大气、水、噪音、电磁波、高温高压、低压、寒冷等;生物学因素,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与昆虫或有毒物质的接触等;内分泌因素,青春期、更年期、功能紊乱等;自身躯体因素,肥胖、消瘦、睡眠不足、缺氧、缺乏锻炼等;生活行为因素,吸烟、酗酒、、药物依赖等;精神心理因素,生活突发事件刺激、人文环境突然变化、人格缺陷、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压力大等;社会环境因素,宗教文化、社会习俗、经济危机、失业等等。
二、健康和健康管理
(一).健康的衡量标准和具体指标。
上一讲中我们讲了健康和亚健康的概念,接下来我们讲一下健康的衡量标准和具体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些具体健康标准[X10] :
1、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负担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不疼痛,牙龈颜正常,无出血现象,无蛀牙;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丰富,皮肤有弹性。
(二).身心健康的八个标准:
五快:
吃得快,胃口好,不挑食,说明内脏功能正常;
便得快,大小便轻松自如,感觉良好,说明胃肠功能良好;
睡得快,入睡迅速睡得深,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说明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功能协调;
说得快,说话流利表达意思准确,合乎逻辑,说明头脑清晰思维敏捷;
走得快,步伐轻快,行动自由,身体灵活反应迅速,说明躯干和四肢状况良好。
三良好:
良好的个性,之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襟坦荡,心境乐观;
良好的处事能力,成熟自如观察问题客观,自控能力好,能应付复杂的环境,对事物的变迁保持良好的情绪,有知足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宽厚,珍惜友情,不吹毛求疵,不过分斤斤计较,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三).健康的四大基石:
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到: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已经足以预防大多数的疾病,人们对其优劣利弊也有能力进行鉴别,但有四项因素是其必需具备的,即:
1、 合理膳食
2、 适量运动
3、 生活规律
4、 心理平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概念,1946年第三节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归纳为:在身体智能及其情感上,在与他人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一个最佳状态。在此次大会上,还提出心理健康的四大标准:
1、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 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
3、 有幸福感
4、 职业发展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被认为是个体健康的表现之一,是个体能够维持对环境做出良好适应,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发挥身体潜能的身体状态和身体适应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将心理健康归纳为十条:足够的自我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评价、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保持人格完整和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保持良好人际关系、能适度的控制和宣泄情绪、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的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的满足个人基本要求。
国内心理卫生健康标准: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心理与行为的整统性,人格的稳定性。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之间没有明显的界分,心理健康的标准由于影响因素很多,较难取
得一致意见,但可以归纳出几点基本原则:心理活动要和现实环境和谐统一,心理活动本身要和谐统一,人格要相对稳定。
(四).健康管理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通过自我管理的办法来增进健康,通过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尽可能少的社会资源的投入来达到降低个人或体的健康风险和疾病发病率。
中国大多数地方还有误区:治病可以化费大量金钱,但防病却没受到重视,化一点小钱也不愿意。有关研究机构调查:在预防疾病上投入1块钱,可能上会减少100块钱。健康管理就是花少钱取得良好效果的作用。
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饮食管理: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平衡,食物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豆制品,海鲜,黑食品、鱼禽蛋瘦肉奶制品、少吃甜食肥肉,少吃盐少饮酒不吸烟、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过饱不吃霉变食物。
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每日30-60分钟运动,每次运动达到轻微出汗,脉搏120-140,散步、太极、快走、自行车、游泳等等。健康标准
心理平衡调节: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保持良好心境,培养兴趣爱好,多交朋友,保持乐观等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