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考试题
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考试题
一:填空题
1: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每年1210号颁发诺贝尔奖。
2:诺贝尔奖的5个部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支持和平事业。
4:科学研究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体系,分为四个层次是 科学发现、科技发明、科学理论、哲学思辩。
5:1968年增设 诺贝尔经济学奖,1990年增设 诺贝尔地球奖。
6:发现放射性物质和发现并提炼出镭的是 居里夫人,获1903 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 诺贝尔化学奖。
7:科学活动中心有5个,为 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8: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华人有8个,分别为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
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学森、高锟。(书中只有7个,没有高锟)
9:一个科学家的成长环境可分为  家庭环境、教育环境、集体环境、社会环境。
10:诺贝尔奖的四个颁奖机构为 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瑞典皇家卡罗琳医学院、瑞典学士院、挪威议会委员会。
11:1901年发现X射线的科学家是 伦琴。
12:19011210号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为 德国科学家伦琴、
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德国科学家贝林。
13:科学种子有5中,分别为 科学对象型种子、科学方法型种子、
科学理论型种子、科学学说型种子、科学领域型种子。
14:二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 法国 居里夫人、美国 鲍林、美国 巴丁、英国 桑格。
15: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 光电效应原理。
16:科学洞察力包括 直觉、灵感、顿悟、机遇。
17:科学精神分多个层次,最核心层次包括三种精神,为 求实、创新、奉献。二:名词解释
1:科学理论:人们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对于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
2:“二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3:诺贝尔奖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它既是这二者的融合,又是人类精神在特定时期反映到个案中的典范。
4:“二弹一星”:中国的“二弹一星”最初是指、导弹和人造卫星,“二弹”中的一弹是,后来演变为和的合称,另一弹是导弹;“一星”是指人造地球卫星。
5:科学精神:从人们探索自然的历史中逐渐演变来的,是科学方式方法、科学思想、科学家的气质及行为规范等凝结在人的精神层面的综合结果。
6:科学研究:人类探究自然现象和规律,并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是创造、修改、综合知识的探索行为。
三:简答题
1:百年诺贝尔奖的特点
  1)重视探测手段的创造性研究
  2)非常重视对基本理论的创造性研究
  3)特别重视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
  4)重视实践(包括实验)对科学研究成果的检验
  5)名师指导是获奖的重要途径
  6)公正性、权威性和分布的集中性
2: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
  1)科学体系结构的专业化和整体化
  2)科学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
  3)科学发展的加速化和数字化
  4)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
3:科学作为一种职业活动的特征
  1)稳定的工作地点
  2)固定的工作时间
  3)专门的知识或技能
  4)对服务对象负责
  5)交换劳动获取报酬
  6)独立的职业规范
  7) 较高的职业道德
4: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1)求实与求真精神
  2)开拓创新精神
  3)怀疑与批判精神
  4)献身与协作精神
  5)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5:“二弹一星”成功的国家层面上的经验
  1)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2)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3)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4)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5)坚持科学管理,始终抓住质量和效益
6:百年诺贝尔科学奖的借鉴与启迪
  1)既要重视理论研究,又要重视实验研究
  2)重视发挥老、中、青科学家各自的作用及其合作效能
  3)提倡学术自由,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4)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研管理,重视人才培养
7: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发生转移的原因
  1)重视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
  2)充裕的经费和优越的研究条件
  3)吸引和凝聚世界优秀创新人才
  4) 相应的创新文化与环境氛围
8:构建合作的21世纪新型教育模式,以呼应学科交叉对交叉教育的要求
  1)努力实现从“学科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向“整体化知识”的通才教育模式的转换,构建结构合理的21世纪新型教育模式,以呼应学科交叉对交叉教育的新挑战
  2)在教育目标上,应强调建立一个既专业又博的合理知识结构对适应科技社会化、综合化的必要性,以培养“既有广阔得多的视野,又有某些新的问题或新的设想,有高度的造诣,不受学科的历史界线束缚的人”为目标
  3)在教育结构上,改革现有的高等院校系科结构,建立跨学科专业,进行课程改革,为培养通才性人才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
  4)在教育方法上,提倡跨学科学习,进行跨专业研究
9:诺贝尔奖精神的具体体现
  1)诺贝尔一生及其遗嘱所蕴涵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2) 诺贝尔奖的奖项设置及其运作中体现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3)诺贝尔奖精神体现在诺贝尔奖得主及其获奖成果之中
  4)诺贝尔奖精神表现在获奖者受教教育学校的教育理念中
10:“二弹一星”工程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1)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国力的科学发展计划,避免贪多求全图领先
  2)科研活动中始终坚持了民主平等的讨论范围
  3)始终遵循科学研究规律
  4)始终坚持怀疑精神,勇于创新
  5)始终本着开放的精神,坚持自主独立的同时,尽可能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经验,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四:论述题
1:结合诺贝尔奖得主的具体事例,从科学教育理念、知识背景、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及名师指导等方面加以阐述
具体事例:
科学教育理念:
知识背景:
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知识角度:正由于诺贝尔奖得主们勤奋能力的读书拥有扎实宽
厚的知识基础与精深得专业方向;能力结构:在科学研究中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一些特殊的能力,一般具备三项能力,即科学本能,科学智力,社会能力。
名师指导:有著名学者的指导,不仅能从名师身上学到知识,还可以从名师的经验中学到不少的实践知识,这对于诺贝尔奖得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诺贝尔奖获奖情况突出反映出“名师出高徒”这一科学人才培养的规律。
2:诺贝尔奖得主的成功法则
  1)立志,诺贝尔奖得主成功的前提。
立志是首要原则,只有从小树立坚定的信念,以崇拜的偶像为目标,以解决某一问题为己任,知道自己一辈子要干什么,并为之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有几个诺贝尔奖  2)合作,诺贝尔奖得主成功的体经验
这既是科学研究本身的需要,也是科学研究者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的有效研究方式,没有合作就没有如此多的科学发现,没有今天的科学的日新月异,也不会有如此多的因科学创造性发现而获诺贝尔的科学家。
  3)求实,诺贝尔奖得主成功的基石
求实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实事求是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质,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也正是由于这样一批人的求实精神才能得以不断的发现、证伪、创新。
  4)坚持,诺贝尔奖得主成功的坚实保障
面对误解,面对困难,面对怀疑,坚持不懈是一条必然的成功法则,意志坚定的人遇到困难时,不会萎缩,不会低头,而是面对困难,坚持到底,唯有坚持,才能成功。
  5)创新,诺贝尔奖得主成功的关键
创新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作为思维形式的核心,在科学研究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诺贝尔奖得主的思维方式是多向型、发散型的。
3:诺贝尔奖得主成功经历的借鉴意义
  1)自信以自立,厚积而薄发
自信心是一个要成功的人必备的心理品质,是第一号化学家,在充分自信的基础上,还需要广学博识,厚积薄发。
  2)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开始。
  3)在实践中寻求真理
科学源于实践,任何一门学科都不会是伪造而来,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是科研的二个方法,不可偏废其一。
  4)天道酬勤是永恒的定律
任何成功都需要努力,诺贝尔奖得主的成功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5)勇于质疑,敢于创新
勇于质疑,敢于创新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灵魂,一个敢于怀疑的人,才能不断思考,不断研究与探索,并且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创新,取得成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